孙凌寒
一、写作任务: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佛系青年”,是当下的网络流行语,一般是指那些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崇尚一切随缘、追求平和淡然的生活方式的年轻人,有的人认为随遇而安很好,对任何事情都要看淡一点,但有的人认为不应该年纪轻轻本该奋发向上的时候选择安逸,不该在本应斗志昂扬的时候选择佛系,应心怀梦想,奋力前行。
要求:以“是否应做佛系青年”为话题进行辩论比赛,请根据你的观点选择为正方一辩或反方一辩,并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辩论稿。
二、写作指导
(一)题目解释:
题目来源于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课后习题——组织一场辩论赛。学生刚学完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掌握了驳论文的写作方法,用辩论稿的方式布置作文题目,既可以巩固知识点,即驳论文的写作方法,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首先进行题目分析,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给出了“佛系青年”的定义,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供学生思考。从佛系青年定义的内涵和外延来看,“佛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有其积极的一面,亦有其消极的一面,赞成或反对,取决于个人的理解。其次,题目具有一定的限制性。第一,“是否应做佛系青年”,限定了辩论的主题词为“佛系青年”,所以学生的写作构思和行文必须围绕这一主题词;第二,题目要求写辩论限定其写作文体。辩论稿的要点在于论辩陈词在观点上必须有破有立,文章开头需抓住对方观点要害进行反驳,陈述己方观点时要有理有据;在语言表达方面不仅仅要说理,还要注意语气气势,因为是辩论稿,语言应口语化。最后,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第一,正反双方一定的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正反双方是就一个问题站在正反两个对立面进行辩论,辩论稿本身就带有一定开放性;第二,学生具有两个选择,既可以选择正方,支持利大于弊;也可选择反方,支持弊大于利,写作角度具有开放性。
在审题立意之前要理解材料中双方观点的内涵和情感。正方:应做佛系青年,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保持云淡风轻的状态,乐观、坦然看待事情。反方:不应做佛系青年,青年人是清晨刚升起的太阳,是民族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不该在本该热血的年纪失去朝气,要为梦想奋斗、拼搏。
对于青年而言,应结合个人发展和时代要求,把握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据此,教师就正反双方提出以下立意:
正方:青年“佛系”一点也无妨,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平和淡然,不斤斤计较,能缓解压力和焦虑,克服焦躁、急功近利的思想。
反方:青年不应“佛系”,而要朝气蓬勃、敢于坚持己见和梦想,努力拼搏进取,为社会进步、国家富强而奋斗;一味“佛系”容易成为不讲原则、得过且过的借口。
(二)策略
1.利用多种媒介,整合教学资源。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利用多种媒介,搜集关于佛系青年的漫画图片、短視频等,再课堂上展示,便于学生理解其定义。在课堂上,开放性的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收集写作论据,锻炼其跨媒介阅读与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2.重视合作探究,采用分组的教学组织形式。辩论赛本身就是团体合作的赛事,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观点不同,进行分组,组内学生互相交流,选出辩手,两组之间开始辩论。石本无火,相击才能碰出火花,以辩论赛的形式开展写作课程即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又可以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可谓是一举三得。
3.开展同伴互评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运用辩论赛进行口语交际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评价的目的不在于选拔或分出胜负,而在于引导其注重相关能力的提升,评价的方式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在辩论赛中,双方进行阐述自己观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论述提炼总结其论点,找出其语言破绽,运用启发法发起质疑,激起学生的共鸣,把主角还给学生,让其表达自己看法。辩论赛后,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并提出建议,学生对阐述进行总结,进行评价与反思。
(三)方法
讲授法:教师运用讲授法讲授辩论的实质,和辩论稿的写作格式和写作方法。
合作探究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分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确定论点,利用网络找寻合适的论据,最终完成辩论稿。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最近有个热门词在网上引起热议,“佛系”,就是一切随缘的生活态度,从而衍生出“佛系追星”、“佛系养生”、特别是刷爆朋友圈的“佛系青年”,你们对“佛系青年”有什么看法?我看到不少同学都跃跃欲试了,别着急,今天我们既要围绕“佛系青年”展开一次辩论赛。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写作材料。
2.复习知识
请同学们回忆之前学过的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回答两个问题。
(1)什么是驳论文?
驳论文其实是议论文的一种变形,即立论前先反驳他人的观点。驳论文一般破中有立或边破边立,在反驳对方错误论点的同时,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
(2)驳论文的写作方法是什么?
驳论文有两种写作方法。第一种边破边立。首先,确定对方的论点和论据,进行反驳的并提出己方论点,然后提供论据进行支撑,最后,得出结论。第二种先破后立,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教师讲明辩论其实就是驳论,辩论稿就是一篇驳论文。
3.课堂指导
(1)根据材料作文,请同学就“佛系青年”阐述自己的观点。
(2)根据学生回答,进一步解释题目,确定正反双方论点,请同学选择正反方,并进行分组。
(3)教师讲述写辩论词的格式和辩论词写作框架。
辩论词的写作框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阐明观点——阐述论据——总结发言”,在格式和写法上都有应注意的地方。首先,格式应注意开头问候语需顶格写,文章结尾要进行致谢。其次,在写法上,阐明观点时应注意审清题干限定内容和主题词,根据自己观点选定己方身份,文章开始应明确己方观点。阐述论据是辩论词的主干部分,以己方观点为原点,思维呈发射状,从多个角度出发阐述论据,应分条分点一一列出。总结发言是对自己阐述的论据进行总结,并再次强调己方观点,这部分内容篇幅应简短精炼。
(4)教师对具体写作进行讲授。
(5)提供白板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自主搜寻资料,确定论据。
(6)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写作构思。
(7)开始写辩论稿,为辩论赛做准备。
4.组织辩论赛
教师在学生完成辩论稿的写作后,组织辩论赛,双方依次发言,教师进行总结。
5.小结
今天我们就“是否应做佛系青年”进行了辩论,其实任何事物都是其双面性,“佛”与“不佛”是可以辩证统一的,青年应以“佛系”之心为人,外表超然洒脱,以热血之性处事,明确目标,蓬勃奋斗。
6.布置作业
根据今天的辩论赛,修改自己的辩论稿,下节课请小组成员进行互相点评。
(五)学生写作案例
拒绝佛系,做有为青年
主持人、对方辩友:
大家好,我是今天辩论的反方代表,我方观点是坚决不应做佛系青年,具体理由如下:
首先,正方认为佛系青年可从容面对得失与成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守住自己的桃花源,但请各位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佛系青年的生活真的是表面上看起来的“诗与远方”吗?不,不是的,我方认为佛系青年的思想实质是在逃避现实,躲避问题。当生活中遇到难题时,他们不是积极面对,迎难而上,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而是采用鸵鸟战术,以为躲起来看不见就行了。这难道不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吗?。其实,陶渊明的桃花源只是寄托自己希望的理想社会而不是让你偏安一隅的自我安慰,所以佛系不仅仅是没有让人从失败和挫折的阴影里走出来,更没有让人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勇往直前,追寻梦想。(开门见山,态度鲜明表达自己的观点:坚决不应做佛系青年。并指出对方观点的漏洞,驳斥其谬误,希望能勇往直前,追寻梦想。)
最近正在热播的《觉醒年代》中有一幕,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所有战胜国在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决定把战前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入国内,热血青年们纷纷上街游行,发出声声怒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正是这群勇敢无畏的青年劈开了旧中国如磬石般的黑暗,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迎来了我们中华民族黎明的曙光。如果当时的中国青年遇到旧势力的打击迫害就佛系起来,躲进象牙塔中独善其身,悠哉悠哉地过自己的小日子,那不敢想象,我们现在的生活会是怎么个模样?“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百年前,李大钊将奋斗与青年划上了等号,而正是我国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对梦想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落后挨打中站了起来,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繁荣昌盛。(举例论证,运用《觉醒年代》五四运动的光辉历史,指出爱国青年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并引用李大钊的名言,有力的证明了青年人应该把自己的人生与国家民族联系起来,勇于担当,努力奋斗。)
而如今,我们的青年,美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就开始宣扬要“佛系”,要“躺平”。我们要知道,不经历一番拼搏奋斗,哪能取得优异成绩和事业成就,更别提为社会和国家做奉献了?出世的前提是入世,身为青年,还未迈出象牙塔,步入真正的社会,何谈入世?封建社会时期无数仁人志士还能心怀天下,忧国忧民: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以其为目标奋斗一生;辛弃疾日思夜想“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辞官还乡的龚自珍还吟咏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身为当代青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肩负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又怎能甘于安稳和平庸,做佛系青年呢?我们要拿出舍我其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勇敢地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为中华之崛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人生最有朝气的年纪刻苦学习,努力奋斗,绽放出生命最灿烂的光彩,而不是缩在仅属于自己的角落,追寻内心的平静,随波逐流,隨遇而安。(用古代仁人志士的名句和事例进一步论证了身为当代青年更应该具有历史责任感,为国为民努力奋斗,而不应佛系,无所作为。)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认为我们不应做佛系青年。我辈青年,理应生而无畏,勇敢担当,摒弃佛系,成就梦想。不要在最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不要在本该斗志昂扬的时刻选择颓丧。拒绝佛系,做新时代的觉醒青年,有为青年!(再次强调己方观点,铿锵有力!)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