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代社会发展较快,并且随着新课程改革,高中教育阶段教学理念也在随之创新,而在新课改影响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更注重实践教学,且要求教师在具体授课阶段应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探索,并收集众多教育资料,与此同时也应加强自身对该学科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理念进行阐述,并有针对性提出教学设计。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设计
引言:信息技术属于新时代下所衍生的新兴课程,其代表着当代社会的科技发展现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对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该项学科也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主要则是需要通过该课程培养高中生创新意识,并引导该阶段学生群体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而为有效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师应为学生群体营造良好的外部学习条件,将培养学生对科学深入探索的学习兴趣视为主要前提,并确保其实践能力可得到有效锻炼。
一、新课程影响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理念
当前社会中,因信息技术功能极为强大,因此社会群众对该项技术关注度较高。因此,现阶段各高中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应加强学生群体信息处理及收集能力,并由此促使高中生信息技术能力能够大幅提升,而因信息技术学科内容本身则具有一定实用性,学生对其加以学习能够真正做到实践能力增强,并且,高中学生在相关内容学习下也可在生活实践中对该知识内容进行实际应用,从而起到充实学生课外生活的最终目的。鉴于此,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应对现有教学观念加以改变,从学生群体需求出发,深入贯彻全新教育理念,让高中时期所开设的信息技术学科实用性更为突出,并使之成为一项技能,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该项技术的学习主动性与参与热情。而加强高中学生信息素养、营造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培养该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打造极具特色的相关课程、构建和谐信息文化等则是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理念。
二、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一)优化教材,激发学生兴趣
当前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主要依托于课堂教育形式,因此,对课堂时间进行有效利用则是落实新课改目标的重要所在。信息技术作为新兴课程有其自身特点,因此教师切忌套用其他学科教学方法。据调查发现,高中学生在首次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时,通常会认为该课程较为神秘,随即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但随之不断深入学习,一些抽象性极强的知识内容也日渐凸显,此时学生群体则会认为该项学科难度较大,兴趣也随之降低。而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授课初期,教师应避免直接让学生接触难度过大的知识内容,以防其学习主动性下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优化教材内容,且化繁为简,确保每节课都能够做到难度适宜、有紧有松。以信息发布与交流讲解为例,在对该基础知识进行讲述时,教师可将时下最流行的社交软件及平台进行融入,以此调动学生兴趣,并以此为主题,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引导高中学生在课堂学习阶段能够明确信息发布规范,也有利于该群学生在后续利用网络平台发布各项信息、表达个体思想。
(二)注重实践,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性较强,因此高中教学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群体完成大量实践活动。首先,在学生思想及认知上应使其充分明确实践课作用与地位,促使其对实践课有充足的学习热情;其次,作为授课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将演示作用充分发挥,指导学生群体积极参与上机实践。以简单的程序编写为例,通常高中阶段学生对于算法、编程等内容都是首次接触,因此好奇心极重,但该方面知识内容过于抽象,难以理解,此时则需教师加以演示,而教师演示也要做到由浅开始、逐步深入,且对各项细节问题要特别讲解,并进行多次重复操作,如此帮助学生对抽象知识更好理解,而这就是理论课堂讲解所达不到的教学优势。最后,则是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展现,让学生群体自行动手操作,锻炼其实践能力,并进一步强化学生主体创新思维。
(三)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除实践性外,信息技术也具有一定灵活性,在该项课程中,同一问题能够有多种解法,因此学习阶段,教师需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首先,课前准备环节,教师应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设问准备,将教学重点和难点贯穿于各项问题中,通过提问以此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以达到培养高中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目标。以程序知识讲解为例,教师可提出“智能机器人为何可以独立完成简单性任务操作”,提问时,教师需确保相关问题具有一定吸引力和明确启发性特征,而通过一系列提问,教师则能调动学生对知识探索的求知欲望,此时再对学生群体进行适当引导,可有效增强学生互动性及课堂参与度。其次,高中信息技术知识讲解时,应给予学生充足时间与空间进行思考,且在上机实践中也應予以足够时间进行自主实践,让高中生通过实践而发现问题,且能够自行解决,该过程能够使其创新及独立思维得到有效训练。最后,当学生产生创新灵感时,可引导其立即付诸行动,由此方能保证创新意识及行为之间的有效联系,坚决避免学生个体创新思维因外界因素限制而产生冷场现象。
结论:综上所述,新课改教学理念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影响重大,其要求教师不能再继续沿用传统授课方式,应注重教材优化,加强实践教学,以及利用导向性问题,促使高中阶段学生群体创新意识及思维能力皆可获取良好锻炼。
参考文献:
[1]韩建芳.新课程理念下普通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06):3-4.
[2]范仁俊.例谈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03):54-56.
[3]申晓萍.浅谈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3(07):94.
作者简介:陈芳明,男,汉族,籍贯:安徽桐城,生于:1982-12,工作单位: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单位省市:江苏省南京市,单位邮编:211500,职称:中学一级,学士学历,研究方向:新课程新教材新学测下的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策略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