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革,社会各界对小学阶段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成长需要,因此,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学习指导。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师要明确核心素养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大力发展的时代环境下,生硬地将知识灌输到学生脑海中已经成了过去。于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教师愈来愈强调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尤其是像数学这门被人们公认为具有学习难度的学科。身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从核心素养的视角找到合适的教学途径,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能动地融入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状态当中,再以恰当的点拨方式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推动数学教育教学。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虽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一直不断进步,但在一定程度上仍旧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從教师层面来看,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虽已逐渐认识到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教学压力较重,其考核任务多与学生的成绩息息相关,大都将自己放在主导位置上。由于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有限,为了赶上教学进度,教师很难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表达,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一定限制,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丧失学习积极性。从学生层面来看,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都处于发展初期,因此,教师的引导和影响至关重要。多数学生容易过度依赖教师,很少产生自己的思维意识,这样一来,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总是缺少灵活性,对问题的理解比较片面。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
1.认真做好问题设计
要想更好的根据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来开展课堂教学,教师需要在课前认真做好教学设计,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开展对知识点的探索,使学生能够结合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快速融入学习活动之中,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数学问题。所以教师要注重问题设计,问题设计要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符合,并且要紧紧围绕数学教学的主题。
以《因数与倍数》这一节的学习为例,教师对教材中的例题进行讲解之后,引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基本概念来展开对问题的思考,教师给出36这个数字,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将36的所有因数找出,由于36这个数字所涉及的因数很多,学生在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中,稍不留心就会遗漏,因此借助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利用自己的数学思维来探索如何防止遗漏的方法,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解题经验,提出按照顺序排列或分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来展开探索,验证自己的想法,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认真利用这种方法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就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同时,教师也要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发现解题规律作为教学重点。在植树问题中,教材给出了三个例题,分别是:在路的两边种树,路的两端都种、路的两端不种以及在封闭曲线上种树这三种情况,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一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三种种树方式存在的不同和特点。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借助问题做好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就能做好对小学生学习的引导,使核心素养真正发挥出促教学目标实现的作用。
2.发展核心素养,加强课堂实践改革
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教师要认识到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主战场。因此,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地挖掘和探索保证课堂实践的教学结果,促进教学改革的有效进行。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能力、数学基础等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法,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特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基础上实现进步。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将知识点之间进行有效的联系。对于数学知识的教学,教师不能只局限于一个点上,而应从整体上进行教学,由旧知识点引出新知识点,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树立系统的数学思维。
3.积极引导学生互动
只要小学数学教师结合核心素养的要求积极展开教学互动,就能使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以《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活动为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章节的知识点,教师就要改变传统教学思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到互动中,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和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来探究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三角形的制作中,并应用测角仪来测量,或者将三角形撕开,利用拼接的方式来展开教学互动,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否等于180°,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废纸制作各种各样的三角形来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大量实践,学生就能对本节课所讲授的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总结规律,使学生能够强化对本节课所涉及知识点的理解。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教师要从根本问题上出发,将核心素养的内涵聚焦起来,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通过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发散思维、拓展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在质疑中思考并掌握相关知识,为核心素养体系的建立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对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大教学反思力度,紧紧围绕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发挥自身的引导价值。并在核心素养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真正为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一份保障。
参考文献:
[1]任小霞.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J].学周刊,2021(1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