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静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反映了数学的本质与价值,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将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建模思想、推理与运算能力等数学思想灌输给学生,使其在学习基础数学知识同时提升应用和创新意识。在本文中,笔者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新课改;教学
新课程改革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曙光,有效改变了教师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是单纯地关注学生是否熟练掌握了基础数学概念和公式、是否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答一般题目,而是重点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和创新精神,实施快乐教学方法,将培养他们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数感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在讲授课本知识时可以通过捕捉一些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现象,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从生活数学现象中抽象出一些数学知识,并用学会使用数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感是一种关于数、数量关系的一些感悟,对于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有一定的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使学生形成数感,有效提升数学素养。
例如,教师在讲解“认识人民币”一节时,问道:“同学们去超市的时候有没有用钱买过东西?”学生回答道:“有!”教师道:“那你们买东西时都会带多少钱呢?”学生众说纷纭,有人说1元、有人说50元、有人说100元。教师随即将圆、角、分三个单位以及三者之間的转化关系讲解给学生,并问道:“同学们,假如你自己去超市买袜子和酸奶,一双袜子需要2元5角,一瓶酸奶需要3元3角,你能说出你需要给售货员多少个一元、几个五角和几个一角吗?”一学生思考后回答道:“买袜子时需要给她两张一元和一张五角,买酸奶时需要给她三张一元和三张一角。”教师道:“回答得非常棒,奖励一朵小红花。下次去超市可以帮助妈妈去结账了。”教师通过创设超市购物的生活例子场景,使学生加深了对元、角、分的认识,并且在尝试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了数感。
二、采用画图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几何直观
画图策略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频率较高,可以帮助他们快速理解题目意思,提升学习兴趣。几何直观是一种通过图形描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素养,对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十分重要。
例如,教师在讲授“倍的认识”一节时,说道:“同学们秋天兔妈妈带着三只兔子一起去地里拔萝卜,兔妈妈拔了10根萝卜,小白兔拔了6根,小灰兔拔了4根,小黑兔拔了2根,你们能够从这些数字中发现什么数学问题吗?”一学生回答道:“兔妈妈拔得萝卜数量最多,小黑兔拔得最少!”教师随即在黑板上分别画出了10根和2根萝卜,并在用圆圈将兔妈妈拔的10根萝卜中每两根圈在一起,问道:“兔妈妈一共拔的萝卜数量是由几个2组成的呢?”学生数后回答道:“5个2!”教师道:“因此,我们可以说成10是2的5倍。接下来,大家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判断一下6和4是2的多少倍。”学生立即通过作图得出结论“6是2的3倍、4是2的2倍”。教师通过采用画图教学策略,使学生通过画图认识“倍”,并且提高了几何直观素养,为以后快速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三、开展探究性活动,培养学生建模思想
探究性活动对于发散学生思维和提升其综合能力十分重要,小学生对于一些新鲜事物和知识常常感到好奇,有较强的探索求知欲,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探究性活动,使其通过活动探究得出一些结论。
例如,教师在讲授“圆锥的体积”时,说道:“同学们,我们学习圆柱的体积时使用了什么思想?”学生齐声道:“转化思想!”教师道:“那能不能使用转化思想求得圆锥的体积呢?”学生随即说出:“可以将其转化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教师道:“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沙子、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圆锥等材料,大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尝试使用这些东西能不能将圆锥体积转化为其他图形的体积。”学生立即展开讨论,有人通过利用圆锥将沙子装满正方体,有人负责装满长方体,最终得出“圆锥的体积是等底和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结论。教师开始对此结论表示怀疑,学生道:“老师我们已经使用了三组不同的圆柱和圆锥又让其它组成员进行了验证。”教师通过开展探究性数学课堂有效提高了学生建模意识和应用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借助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小学数学教师逐渐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形象生动,复杂问题变得简单易懂,同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
例如,教师在讲授“平均数”一节时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段对话:“商店老板说在这个月的第一周自己卖了8箱雪糕、第二周卖了7箱雪糕、第三周卖了9箱雪糕,请小朋友们帮忙想一想第四周应该进多少箱雪糕合适。”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立即展开思考,有人说:“进10箱比较合适,因为每周卖的雪糕数乘上升趋势,并且天气越热人们吃雪糕越多。”有人反对道:“如果第四周下雨可能就会影响卖雪糕的数量。”还有人说道:“我觉得应该进8箱,因为前三周平均数是8。”有很多学生非常支持他的观点。教师随之将平均数的意义讲解给学生,使其明白平均数能够帮助人们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言以蔽之,小学数学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并行模式开展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实现学生快乐学习目的同时提升他们数学核心素养,为其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惠.核心素养背景下渗透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6):69-69.
[2]陈小春.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603(9):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