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文心”深读课文

2021-11-20 23:39曾现勇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文心

曾现勇

摘 要 散文作为一种突出抒情主体的文体,学生要想读出其中的深意,必须从读懂“文心”开始。学生要从文中的实景、虚景入手,抓住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要从文章的情节入手,让学生弄清文章的情节、读透文章的思路;教师要通过对文本言语形式的深入探析,挖掘文字的内核,提高学生“咬文嚼字”的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言语感受力。

关键词 “文心”;景物描写;情节设置;言语形式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根据新课标,我们需要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探究言语的形式,感悟作者隐匿在字里行间的“文心”,最终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思考力,这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这也是语文新课标的核心内容之一。这里的“文心”是借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的“文心”二字,是“为文之用心”之意。本文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例,具体谈谈教会学生“文心”探究的几种方法。

一、明确写什么:“察”景物描写的特征

在《桃花源记》中,有两处景物描写极具有鲜明的特征: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间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这两处描写的景物特征非常明显。第一处,描绘的是桃花林之美,重在突出景物的“异”。在溪水的两岸,数百步之内,桃花盛开,也没有其他树,地上碧草如茵,林间落英缤纷,构成了一个奇异幽雅的意境。这里的桃林透出的“异”彩,具体表现在:一个“忽”字,表明桃花林出现得突然,中间也无杂树,所以美得“异常”。因此,在教学这一部分时,必须抓住“异”,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的“异”,并仔细品味。

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分三步来引导: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描绘渔人所见到的桃花林的景象。

2.思考“渔人甚异之”一句中,“异”字当如何理解?“之”具体指哪些内容?

3.渔人意外闯入的桃花林的佳境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你又能体会到作者这样安排的深意吗?

面对“忽”而出现的桃林异境,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而知其源,从而意外发现桃花源。可以说这里景物描写为后文的“发现桃花源”这一情节埋下了伏笔。另外,桃花林已然是迷离恍惚之境,虽在山外却有了世外之意,暗示了桃花源乃虚幻之境。第二处,描绘的是渔人进入桃花林后见到的桃源图景,重在突出景物的“和”。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田地肥沃,池塘波光粼粼,桑树和竹林交相掩映,田间的小路交错纵横,远远地传来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来来往往在田间辛勤忙碌着,男女的衣着都像是天外来客,老人和小孩自得其乐。这里的“和”有几个层次:自然景物的静谧和谐,男女劳作的勤劳和美,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共享天伦之乐的幸福和乐。文章着力表现世外桃源的这种和谐、和美、和乐,正是“晋太元中武陵人”(渔人)的追求与向往,更是作者陶渊明内心所追求的。

因此,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桃源图景”确实是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描绘,是关系到探究“文心”重要的一步。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层面呢?我们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1.思考渔人进入桃花源后,见到了哪几幅图景?请给每一幅题名。

2.联系上下文,你能揣摩渔人见到桃源图景后的内心活动吗?

(羡慕,向往。从后文渔人归而携人复往可见。)

3.课文开头交代渔人为“晋太元中”人,同学们对“晋”有多少了解?你如何理解这里的桃源美景?

(晋:战争频繁,政治黑暗,民不聊生。作者借晉恶劣的社会环境抒发了内心的真情,对世外桃源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向往,从而委婉地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批判。)

二、思考怎么写:“悟”情节设置之意

《桃花源记》中有三个有意思的情节设置。之所以说“有意思”,主要是因为这些情节有点“反常”,值得咀嚼。

其一,渔人“违背诚信”带人再去。渔人做客桃花源的时候,村中人对他说“不足为外人道也”。然而渔人并没有守信,反而在离开时“处处志之”,“及郡下”并“诣太守”。更有意思的是,太守居然也“即遣人随其往”。这里有两点值得探讨:

一是渔人的“违背诚信”。渔人的行为可以理解为“背信弃义”吗?应该可以。村中人热情款待他多日,也告诉了他来到绝境的原委:“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显然,他们对没有纷争、和谐安定的世外桃源生活十分满意,他们不愿再入乱世,更不希望被外界所打扰。对此,渔人自然不会不明白。然而他却打定主意再去寻找桃源,不仅如此,还报告给太守,带人前往。这当然是“背信弃义”的举动。虽然渔人没有熟读“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圣人教训,但是做人要讲诚信的道理他应该不会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渔人宁可背负“背信弃义”之名,也要再寻桃花源,甚至报告官府,带人前往呢?当然是对“世外桃源”生活迫切的渴望,对黑暗现实的极度厌弃。一“弃”一“寻”之间的心灵挣扎,实在耐人寻味。渔人是谁?是武陵人,也是作者。

二是太守的反应。“即遣人随其往”中的“即”是立刻、马上的意思。渔人来报,“说如此”,太守立即遣人同去。可见太守内心同样非常迫切地想寻到那一方心中的世外桃源。

其二,南阳刘子骥欣然规往。这个情节自然也是表现刘子骥对“世外桃源”的向往。这个情节需要引导学生思考的是刘子骥的身份。本文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是虚构的,“渔人”也是假托,而“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却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作者为何要加入一个真实的人物?就艺术效果来说,当然是让虚幻的故事多一些真实性,凸显桃花源的非凡魅力。更重要的是,作者想要通过南阳名士对“世外桃源”的“欣然规往”,表明对现实不满者并非武陵一地的人们,更有“高尚士也”。

其三,无言又无奈的结局。渔人违背诚信带人再去,“遂迷”: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渔人在桃花源中的经历可谓历历在目、真实可感,结果却是不可再得。这样的情节设置,巧妙地揭示了“世外桃源”确实是虚构的,但也暗示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内心的无奈、不满之情毕现。同时,这样的结局虚虚实实,增添了故事的虚幻缥缈意境,让人欲罢不能。

该篇以写实的记叙笔法,展现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在教学中,教师从情节入手,让学生读懂情节、读透文思,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方法。

三、探析为什么这样写:“品”言语形式之妙

《桃花源记》中有三处用词值得品味。

其一,简明中见留白。如“皆叹惋”“说如此”二句中的“叹惋”“如此”。前者是村中人听了渔人的描述后的反应,后者是渔人守报告太时的情形。两者都以极为减省的形式轻轻带过。然而在行文效果上,既避免了旁逸斜出、啰嗦重复,又有绘画艺术留白的效果,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学中则要利用这一留白,让学生补充、还原,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

其二,反复中见强调。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与上文提到的用词简明不同,“要”“酒食”反复出现,不厌其繁。其用意非常明确,表现村中人的热情好客,生活富足。

其三,平淡中见深意。如“后遂无问津者”中的“遂”。“遂”意为“最终”。最终怎样?无问津者。为什么?因为寻寻觅觅寻不到。无奈、失望、不满等复杂的情感就都在这一词一句中。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言语形式的探析,深入文字的内核,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意识,提高学生“咬文嚼字”的能力,最终培养学生敏锐的言语感受力。

[作者通联:山东平邑县文化路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文心
特别的水果
礼物
冬天来啦
看海
节日的烟花
2017年“文心杯”全国小学师生作文大赛获奖名单
文心杯全国书画才艺大赛作品选
“狮子头”好吃难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