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
摘 要 文学类文本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一种载体。为了促进我国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命制的科学化和改革的发展,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文献阅读法、图表展示法,对美国SAT与我国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文体裁、试题形式、考查内容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美国SAT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形式在体裁上来源广泛,注重考查学生的辩证性思维及推理能力,这为我国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改进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中美;大学入学考试;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比较分析
美国的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简称“SAT”),相当于中国的高考,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委托教育测验服务社(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ETS)定期举办的考试,其成绩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名校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SAT考试旨在考查学生的学习潜力,评估其是否具备继续深造,完成大学学业的能力,共分为两部分,即SATⅠ和SATⅡ。SATⅠ主要分为循证阅读、数学和论文写作三个部分,文中提到的美国文学类文本特指SATⅠ中的阅读部分。由于中美两国在教育体制、文化和教育理念上的不同,阅读考查的形式、内容等必然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对中美两国大学入学考试语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试题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比分析,笔者以为,美国试题测试的效度较高,选文体裁灵活多样,兼顾了诗歌文体的考查、试题命制上强调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对促进我国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命制的规范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选文体裁:美国选文来源广泛,中国则相对固化单一
选文体裁涵盖了选文文体和选文来源两部分,其中文体是指文章的风格或结构。体裁是指“文本的基本要素在交互作用中形成更和谐、更稳固的关系。”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中文学形式的一个重点模块。选文体裁的质量是试题命制的关键因素,进而影响着考试的效度和信度,因此,对于文学类文本选文体裁的选择至关重要。在《考试大纲》中关于文学类文本的考试范围和要求是:“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这就说明我国有意识地将不同文体的文章作为考题的选择对象,然而在对近几年试卷的分析中发现,我国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选文体裁多为小说和散文;选文来源以著名作家的现当代作品为主,对外国作品使用的频率不高。美国SAT文学类文本阅读以《SAT官方指南(2020年版)》中的样题进行分析发现,试题体裁多样,有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文体,选文为美国文学和英国文学作品。如表1和表2所示:
通过对美国SAT和我国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展开横向比较可以发现,两个国家在选文体裁上的差别,2020年美国《SAT官方指南(2020年版)》中3篇文学类文本样题有诗歌、小说文体;同年份我国七套试卷中5篇小说,2篇散文,诗歌一直以来都没有出现。我国的文学类文本选材长期采用一种文体,禁锢了试题的灵活性,也使命题走向逐渐僵化,给中学阅读教学带来不利影响,造成了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的状况。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小说、散文对培养学生文学类文本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性。必备知识是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内容,语文高考的必备知识就包括文学审美知识,文学审美知识需要通过对小说、散文进行鉴赏获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富、情节波澜起伏、内容充实、情感真挚细腻以及主旨深远的特点,方便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考试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层级。同时小说语言具有趣味性,所描写的故事贴近生活,时代性强,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意识。而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语言具有独特的风格,引导学生对散文的语言进行深度解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2020年我国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出现了两篇散文《线条之美》与《建水记》,散文和小说两种文体所占的比例是不平衡的,仍以小说作为试题选材的主导。因此,我们要灵活变换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选文文体,才能增强学生对不同文体文本的解读能力。
两国在选文的来源上都倾向于选择本国的名家名作,直接节选或者进行改编。表2中只有2020年全国卷Ⅰ出现了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越野滑雪》和浙江卷选择了前苏联作家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雪》,余下的五套试卷均为中国现当代名家名作,如蒋子龙、于坚、梁衡、刘庆邦、葛亮等。美国SAT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文体裁多样,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材料选择的陌生化是语文高考永恒的话题,陌生的知识框架、独特的叙事方式、多样的审美取向和复杂的价值判断都成为文本潜在的障碍,东西方文化差异在小说上的表现比较明显。外国小说出现较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外国的文化、风俗习惯、思维、时代背景和中国不同,考生在不了解背景知识的前提下去做题,不能真正考查出学生对文本的鉴赏能力。比如2010年SATⅠ中选取了一个背景为20世纪50年代,一名男孩和父亲在纽约的一系列故事的小说;美国的SAT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文来源为美国文学或英国文学,各占50%的比例,所选体裁的年代以20世纪-21世纪最多,16-17世纪和18世纪-19世纪各占30%,并且无论短阅读或其他部分阅读选文,SAT阅读力图保持原文的“原汁原味”,多采取“摘录”的方式收录选文,内容覆盖社会科學、自然科学领域,体裁涵盖散文、小说、自传等文学体裁。可见,我国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在命制上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倾向于选择一种体裁作为考查的载体,但如果长期偏重小说,会导致学生对其他文体形式阅读的忽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应学习美国SAT在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选材时的科学性,不仅选取散文、小说作为考查文体,还要将诗歌列入其中,以此全面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素养。
二、试题形式:美国以客观题为主,中国则主客观题兼顾
我国语文高考试题题型分为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两大类,阅读部分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采用的是主观题和客观题相结合的方式。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推动,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题型从新世纪初的1道多项选择题和3道简答题转变为1道单项选择题和2-3道主观题,其中主观题包括简答题和探究题,试题题型发生变化的同时,其分值也会进行调整,具体的分值、题型、题量分布变化见表3,美国试题分值及题型分布见表4: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美国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题型全部为客观题,以单项选择的形式出现在试卷当中,每一个单项选择题都有5个备选答案,题量不稳定,这是由于美国地区的心理学和测量学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从而形成了标准化的测试形式。而我国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文本试题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答题和探究题四种类型,总体上以简答题为主,探究题和选择题为辅,这样的题型设计与文学类文本自身的特性密不可分。一方面文学类文本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鉴赏性,考生在解读文本时会出现不同的理解,而主观题正好可以弥补客观题的不足之处,给考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另一方面多种试题形式也符合考生的认知发展特点,由简单的对散文小说中语言句子的识记理解到对文本的深度意蕴解读,遵循了考生循序渐进的解题思维模式。
文学类作品的阅读不同于论述类文本,它指向的是个体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享受,而不是对于观点的逻辑论证,所以考生在解答探究题时需要考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答案延伸到文章之外,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形成的阅读素养的基础上形成答案,不再局限于文章本身,给考生答题提供了开放性。我国的探究题侧重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审美鉴赏与创造意识的培养。这种题型设置开放度较高,不能够仅从文本出发进行解答,还必须结合考生自己的外部知识如生活经历、语文素养、知识背景等,才能够完成作答。2017年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明确将“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列为同等地位,以此为分界点,试卷中的多项选择转为单项选择,分值由原来的25分降到15分,题量由四道转变为三道,然而文学类文本分值的效度在试卷总体中所占的比例仍保持在一定的比率,这体现出我国高考改革的稳定性和公平性。
与之相反,美国每年的试题题量都会发生变化,不同于我国的试题题量长期固定于同一数量。在《SAT官方指南(2020年版》中提到:“文学类文本一般为6-8道选择题,在试卷中的顺序4-12。”美国SAT循证阅读注重考查的是学生搜集证据分析答案的能力,测试的问题分为信息和想法、修辞、综合三大类。根据美国大学理事会网站公布的信息,SAT改革有8个方面的重要变化,原有的批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将变成循证性阅读与写(Evidence Based Reading and Writing),要求选出选项后在文中找出依据。SAT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客观性的选择题不仅要求学生给出正确答案,还需要在文章中找出能支持该答案的证据。虽然试卷中只有选择题,但是试题中理解分析、推断词语和句子意思的选择题在选项和问题的设置上都很精巧,类似于我国的简答题和探究题,也取得了很好的检测效果。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中美两国大学入学考试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题型存在共同点,客观题都出现在两国的试卷中,我国的试题题型多样,但本质上两国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鉴赏方面的理念是一致的,只是在题型上存在差异,都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三、考查内容:皆重视分析鉴赏能力,美国则更强调推理能力
“测试内容”就是依据测试目的及相关政策,不同课程所确定的考查范围及考查层次。即考查了哪些知识点和能力点,主要阐述的是关于“考什么”的问题。通过两国的纲领性文件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所明确要求考生所掌握的能力层级对比分析可以从中发现,中美两国都重视考生分析理解、解读文本的能力,例如:《考试大纲》中的“理解”B层级和“分析综合”C层级与《SAT官方指南2020年版》中的(1)、(2)有共通之处,都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重要句子含义,下面以2010年“全国卷I”和美国1月份SAT考试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所考查的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如表5和表6所示:
由所列举的纲领性文件中对文学类文本考查要求和上图可知:中美两国在考查能力上存在共性,都注重对于文本中的句子、词语的理解分析。我国目前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考制度的探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性质上说,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由于是为高校选拔人才,必然要设置不同的能力层级,这样才具有区分度,我国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在设置上也呈现出由易到难,因此可以看出我国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能力层级也是逐渐深入的。而美国的设题则并没有划分的特别清楚,在试题的考查能力层级上会有相互交叉的现象。那么具体两国文学类文本所考查的能力层级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下面以具体试题为例展开分析。首先以美国SAT1月份小说阅读试题为例:这篇小说是背景为20世纪50年代男孩和父亲在纽约所发生的故事。问题13:这篇文章主要是关于什么?考查考生分析作者写作意图,评价作者的情感倾向,属于官方指南中所涵盖的(1);15-18题是对上线文中单词或句子内涵与外延的理解,比如第16题,提到“纸牌”是为了表明?让考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对于句子所表达的感情和含义深层解读,考生要运用简单的推断能力,借助语境,辨别限定语段和句子的含义;23-24题则是考查考生的推理分析能力,要求整合文本中的多则信息,进行对照和归类。我国高考2010年全国卷Ⅰ萧萧的《灯火》涉及三个能力层级,分别为理解B、分析综合C、鉴赏评价D层级。第15题中解释下列两句话在句中的含义:(1)那情境仿佛护着累积的家产;(2)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燈与灯之间。表面上写黑夜,实际上表达的是没有了祖母的陪伴,自己内心感到的孤独之感。需要全面理解了文章的内涵,对句子的含义理解才更加透彻。
总体来说,我国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重视检测考生的概括、分析理解能力以及对文本的鉴赏能力;美国的SAT阅读考查能力更全面,侧重于考生的推理能力、分析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还有提取信息基础的阅读能力,倾向于培养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学术能力,这与美国的教育理念也是分不开的,美国提倡“学会生存”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还有一点不同之处在于我国试题设置考查的能力层级固化,每一个题目考查一个能力层级,固然符合考生的认知特点,但是对文学类文本的鉴赏是一个整体感知的过程,设题需要梯度;美国的阅读试题在文章中都有标示行数和段落,有利于考生阅读和作答,设题是按照文章内容从前到后的顺序展开的,对同一种能力的考查可以在一篇文章的试题中是可以重复出现的。
综上所述,高校入学考试是由中学教育进入高等教育的桥梁,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同时又关系到中学语文教学,因此,我国要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美国的有益经验,来改进我国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考试命制中存在的问题。在试题的选材上要更加灵活多样,兼顾诗歌散文多种文体以及要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注重考查能力的综合性,避免试题考查能力层级的固化;加大探究题开放性,加强对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这些都需要命题专家及教育科研人员在结合我国当前的考试改革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和完善,才能促进我国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走向更加科学化的道路。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高考综合改革循证实践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DHA190379)的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长期以来,我国乡村建设中存在着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在乡村经济发展取得成效的同时,乡村社会的“空心化”问题逐渐凸显。当下的乡村社会,既面临着现代性的强势异文化冲击,又遭遇内部大范围的社会流动,乡土社会边界大开,其文化根基在内外双重裹挟之下被动摇、变异甚至面临解体,乡村社会很可能成为“无根”的社会。“仓廪实而知礼节”,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共同进步才能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乡村振兴,不是城市面貌在乡村的再造和还原,也不仅仅是依托经济发展的产业帮扶与设施建设,还需要尊重和接纳乡村社会的文化独特性。在存留乡村优良文化传统的同时,要将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相融合,不断创新和丰富乡村文化的内涵,实现乡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重塑乡村文化生态,树立乡村文化自信,以文化的力量涵养乡村社会的内生性发展动力。
乡村学校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相辅相成
乡村文化依托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生长”,乡村区域特色是乡村文化的基调与底色,乡村区域中的乡村学校,不仅是空间上的“在地”,更是文化上的“在场”,是乡村社会中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共同的场域特征使得乡村文化与乡村学校之间产生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
乡村文化是乡村學校教育的精神内核。费孝通先生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种“乡土性”汇聚了传统农耕文明千百年来敬畏自然、崇尚礼治而又纯朴友善的思维品性及价值追求,在此基础之上孕育的乡村文化,长远而又深刻地影响着生长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文化品格。乡村学校以天然地具有乡村文化“基因”的乡村青少年为教育对象,乡村文化理应成为乡村学校教育的价值基础与精神内核。乡村振兴战略的要义在于“从过去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向城市与乡村并重、城市与乡村真正平等的战略转变”,乡村学校也应转变为以城市学校为建设标杆的发展方向以及城市化的价值导向,正视其“在乡村”的地理空间优势,充分利用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人文底蕴、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以乡村文化滋养乡村学校教育,通过彰显乡村文化的独特文化品性寻求乡村学校教育的内涵与特色发展之道。
乡村学校教育是乡村文化的振兴之本。文化的传承路径多样而广泛,其中,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是最为系统且影响最为深远的路径。在城市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之下,乡村文化在整个文化生态中已岌岌可危,而乡村文化的振兴不仅是对乡村文化传统的诉说与追寻,更需要为乡村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找寻空间。
(邹慧明,《中国教育报》2021年10月21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