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前花絮】
小樱:最近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从哪里来?
书虫:嗯,是个宏大的命题,这要看从哪个角度来解答了。
小樱:如果从地理角度来看呢?
书虫:看看《这里是中国》这本书,你会找到答案。
【虫家讲坛】
“中国从哪里来?将往何处去?”这个问题,或许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出现在脑海,成为每个中国人对祖国的一份朴素的探究与关心。在众多的回答当中,地质学家们从一个行星尺度的宏大视角出发,给出了一份特别的答案。他们将我们的目光拉向一处,聚焦在青藏高原这块寒冷高地上。
“大美中国”纪录片
大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造成了青藏高原的隆升,也造就了中国地势的三级阶梯。万千山岭,大美山河,都在这三级阶梯上依次展布。碰撞造成的青藏高原的隆升又改变了中国的气候,形成了三大自然区,烟雨江南、大漠西北无不受此影响。青藏高原也因此成为一座超级水塔,长江、黄河从青藏高原沿着三级阶梯奔流而下,哺育出中华文明,这就是地理学家眼中的中国起源。
《这里是中国》全书以《中国从哪里来?》和《什么是中国?》两个章节展开内容,从自然规律到人类文明,通过16篇精选的主题文章,以“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方式探索中国,旨在从一个新的角度发现中国之美。
于是,沿着三级阶梯一路而下,从广褒而絕美的荒野可可西里出发,在一幅幅精美的照片和精心的配文中,我们领略了中国的名山大川,感受其中所孕育的生命的价值。一路向东,在江南,山川河岳的自然美逐渐让位于城市烟火的人文美。标志性的古建筑,特色的小吃,熙攘的人群,多元的交融和碰撞让我们看到了镜头下有烟火气、有人情味的中国。从荒原到人间,从风景到人文,中国地理格局的差异尽收眼底,我们足不出户,便能领略祖国的极美风光。
典藏级国民地理书
由星球研究所和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共同创作的《这里是中国》,无论在科学性还是视觉呈现上,都担得起“国民地理书”这一称号。
作为一本科普图书,它最为核心的特点便是科学性。书中每一次的内容创作都要查阅大量学术文献,并经过众多科学家的专业审核。无数科学工作者跨越高山峡谷、沼泽沙漠,测量、分析、研究中国的每一寸土地。正是在他们持续探索的基础上,才最终汇聚了对中国最细致的了解。也正是在专业团队的努力下,这本书才能够架起一座连通科学与大众的桥梁。
好的科普,不仅需要科学性,还要有艺术性。那些震撼人心的照片,首先就从视觉上打动了读者。本书共计使用了191位摄影师的365幅摄影作品,他们身份各异,有记者、职业摄影师、导演、科研工作者,还有铁路工作者、军人、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等。虽然职业不同,但他们都有着自己专注的领域。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执着于记录中国的摄影师,才有了《这里是中国》里的动人画面。
此外,精美的装帧设计、独具匠心的构思等,都使得这本书无愧于地理科普精品之称。这部诚意满满的作品,小樱我已经看了好几遍啦,你还在等什么呢!
【文本内外】
1. 星球研究所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业的地理科普传播机构。其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解构世界万物,用地理的视角来认知世界和人类自己,现已产出多篇现象级爆文。2018年,星球研究所被人民日报社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中国十大科普自媒体”。
2.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CSTP),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下属机构,成立于1990年3月,由全国从事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科技人员和其他工作者组成,是我国发展青藏高原科学研究事业的重要力量。
是地理,也是历史
利辛县利辛中学八(2)班 / 戴天琦
指导老师 / 梁 艳
作为一个农村的娃,我去过的地方太少了。从这本书里我学到很多,那些描绘历史成因的故事,描述现在发展的文字,以及对于未来的无限想象的句段,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长大后,我多想去第一阶梯那伟大的荒野阿里走一走,再拜访一下第二阶梯的遥远的伊犁角落,探寻一下楼兰之谜。
《这里是中国》犹如一本地理加历史的科普书,不仅句句是景,还处处有故事。读完后,我懂得了:在探寻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我们也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规律,守护大好河山。
探寻中国
利辛县望疃学区丹凤学校八(1)班 / 葛晶晶
指导老师 / 李 凤
这本书以广阔的地理视角和宏大的时间尺度重新诠释了中国;以美丽的图片、细致的地图、亲切的文字,描绘出祖国大好山河的壮丽;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地理知识。在整本书中,《中国从哪里来?》令我印象最深。它讲述了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撞,撞击速度快、能量大,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于是,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青藏高原就诞生了,其环境独特,足可与地球南北两极并列,被称为第三极。因此,这次板块大碰撞,堪称5亿年来最重要的造山事件。
学习了这些地理知识,以后我再去旅游时,就不再只是个“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普通游客了。读万卷书,是为了更好地走万里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