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推动西藏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11-20 06:58:14辛馨姜雪杨慧佳
西藏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西藏科技企业

辛馨 姜雪 杨慧佳

(1.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2.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已探索实践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的创新道路。

“十三五”期间,西藏通过与东西部联动和对口支援等机制不断增加自身科技创新力量,科技创新工作取得较快发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多项“零”突破。“十四五”期间,全面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须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科技强区。

1 从要素角度分析西藏科技创新发展

为全面深入了解西藏科技创新要素,通过“A1:R&D 人员全时当量(人年)”“A2:R&D 经费(万元)”和“A3:R&D 项目数(项)”三项指标分析西藏科技创新发展,发现:

从总量上看,三项指标青海省均远大于西藏自治区。随着经济发展,西藏对创新越来越重视,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创新成果不断增加,但从总量来讲,与青海省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具体见图1~图3。

图1 2011—2019年青海与西藏R&D人员全时当量(人年)

图2 2011—2019年青海与西藏R&D经费投入情况(万元)

图3 2011—2019年青海与西藏R&D项目数

从相对量上看,A1 指标显示西藏从2011 年到2018 年(除2015 年外)均实现较大增长,2018 年达到326(人年),大约是2011 年的15 倍;A2 指标显示西藏表现较为突出,2014 到2017 年出现下降外,其余年份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2019年为5574万元,较2011年增长240.5%;A3 指标显示西藏从2011 年仅为16 项增长到2019年46项,增长幅度为187.5%[1]。

2 从产业角度分析西藏科技创新发展

科技创新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因此,提升科技创新需要产业发展的支持。2020年,西藏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别为7.9%、42.0%、50.1%[1],其中第二产业中工业比重明显低于建筑业比重。基于此,西藏科技创新存在以下问题:

2.1 产业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弱

企业普遍吸收采纳我国内陆省市的产业技术,但产出差距较大。由于高原特殊地理气候影响,其产品能耗普遍提高,相比较资源利用率低20%、成本高30%、可靠性和寿命低10%~20%.因此西藏各产业生产的高附加值产品数量及品种均不能满足区内需求,更不可能推广至区外市场。

2.2 企业研发能力不足

从图4可以看出,西藏企业利润普遍较低,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无法满足研发投入。工业企业中,相对盈利较高且有能力利用自身盈利投资研发的企业有(不完全统计):酒、饮料制造业、医药产业与非金属矿产制品等。科技创新需要大量资本投入,需要长期的教育投入与积淀。西藏产业发展研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见表1),原因在于创新人才短缺、外流严重,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产业主体技术依靠国内技术,且近年来有加大的趋势。

图4 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率

表1 西藏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量

2.3 产业集中度低,企业组织结构分散

制造业中的企业类型多数是小微企业(见表2)。和大企业比,小企业既没有资金实力,更没有品牌实力,如果技术上再没有特色,完全采取跟随战略,可能根本找不到进入市场的机会。只有做出产品或者服务的差异化,小企业才可能找到存在的价值。因此,创新是差异化的唯一出路。

表2 西藏企业规模分类数

2.4 西藏科技创新离不开财政资金和金融资本的支持

科技创新离不开财政资金和金融资本的支持,特别是需要长期且有“耐心”的资本支持。2020 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0.98 亿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07.77 亿元,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教育、卫生健康、农林水、交通运输等相关支出合计1859.24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2%。2020 年西藏财政安排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2.61 亿元,占当年GDP 比重为0.15%.2019 年全国R&D 经费投入强度(与GDP 之比)为2.23%[2]。可见,西藏在投入民生之后用于产业研发的资金非常有限,与全国差距较大。

3 科技支撑西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十四五”期间,科技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为七大产业,包括高原生物、旅游文化、绿色工业、清洁能源、现代服务、高新数字与边贸物流业等。须从资金、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产业全方位支持。

吸引一批相关高新技术产业落户西藏,优先培育和大力发展藏医药产业集群、净土产业集群与文旅产业集群,构建藏药技术、藏药产业链以及藏药的种植加工和医药生物产业结合的产业体系新支柱。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构建信息技术的底层基础设施,促进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完善西藏5G 基建和大数据中心等的底层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完善西藏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的下游应用层等建设。

4 科技支撑西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

4.1 重点引进科技力量

西藏自我科技创新能力有限,因此科技重在引进来,且主要依靠国内的援藏力量,包括引入资金、先进理念、技术与管理等多方面。在援藏工作中,智力援藏对于人的发展应是最长久的。科技援藏可采取项目援助为主,资金援助、人才援助为辅的方式开展相关工作。通过项目运作,推广成熟的技术,培训当地农牧民,提升其技术水平和应用科研成果的能力,扩大投入,提高产值产量,直至产品满足区内需求,并进一步走向区外省市甚至南亚市场。

4.2 建立科技创新平台

第一,重点打造西藏技术转移中心,为西藏引进重点产业与成熟技术搭建平台。

第二,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建立科技创新平台为西藏产业发展服务。整合集聚相关创新资源,解决产业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搭建从科研开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化一条龙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区域创新集群。促进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发展、辐射区内主导产业的产业服务平台,如形成藏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生态绿色产业创新集群等。

第三,重点打造产业园区。园区主要承载转化高校成果、引进和培育高科技人才、孵化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功能。重点打造藏医药产业园区、净土净水产业园区和文旅产业园区,助力西藏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5 提升西藏科技创新能力的几点建议

5.1 打通金融资本为科技创新融资

科技领域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必须建立功能完备、创新导向的直接融资体系与资本市场。如尝试设立或借助发达城市已有的成熟的私募股权基金、天使投资人、投资银行与天使基金等创投资金,大力发展新金融,助力全区科技型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5.2 建立柔性人才引进平台

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引进体制,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加快建立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决策机制,注重发挥智库和专业研究机构作用,完善科技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猜你喜欢
西藏科技企业
都是西藏的“错”
学与玩(2022年7期)2022-10-31 01:59:22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科技助我来看云
神奇瑰丽的西藏
科技在线
一个人的西藏
海峡姐妹(2017年4期)2017-05-04 04:03:51
西藏:存在与虚无
剑南文学(2016年11期)2016-08-22 03: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