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峰,吴桂良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00)
综合管廊又称“共同沟”,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管廊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可实现各种管线的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综合管廊系统不仅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极大方便了电力、通信、燃气、供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
照明系统作为管廊内部主要的机电系统之一,其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管廊的能耗水平与运营经济性。
因管廊属于地下构筑物,其内部无法自然采光,因此对长期、稳定的人工照明要求较高,管廊照明存在如下几个特点:
(1)管廊内照明的主要作用包括为检修、巡检提供一定照明,同时需便于观察管线运行情况。当为方便巡检或检修时,需维持一定照度,而观察管线运行情况对照度要求较低。
(2)管廊总体成长条形,照明灯具数量较多,但同一时段需要提供照明的位置较少,例如检修设备情况下,通常只需点亮部分节点或某段管廊照明即可。
(3)管廊运营成本中,电费占据1/3,其中照明用电占据重要部分。
管廊内设置有正常照明及应急照明,且应急照明通常兼做正常照明使用。正常照明由非消防配电箱供电,应急照明由消防配电箱供电。管廊正常运行时,运维人员可同步控制正常照明灯具及应急照明灯具,当发生火灾时,应急照明灯具强启。
目前管廊内的照明方案通常采用常规的照明及控制。即在各防火分区出入口处设置照明控制按钮箱或翘板开关。当人员进入某防火分区前,手动启动该分区照明,人员离开后手动关闭照明。因管廊防火分区较多,各开关数量较多,人员巡查过程中容易遗漏关闭照明,如未及时发现,将造成大量电能的浪费,同时造成灯具使用寿命降低,影响管廊经济运行。
智能照明系统是采用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自控技术等对照明系统中的光源进行智能化控制与状态监测。智能照明已广泛应用于商场、车库等场景。
结合管廊照明的特点,可采用带人体感应灯具与总线传输相结合的照明方案。该系统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灯具:灯具选用带人体感应灯具,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产品有红外感应LED灯、声控感应LED灯与雷达感应LED灯。雷达感应LED灯具有感应距离更远、角度广、无死角,不受温度灰尘等环境因素影响等优点,更适用于管廊。
感应灯具平常可设定为熄灭或者以低照度点亮,在一定范围内感应到人员移动时,可以自动正常点亮灯具。
图1 雷达感应灯接线图
(2)现场控制单元:在管廊内部各分区设置照明网关,通过总线或者无线方式采集灯具状态,同时发送指令至灯具,远程控制灯具。网关可通过管廊内部的ACU实现与上位的通讯。
管廊出入口、防火门等处设置启动按钮,可在现场人工强制启动灯具。
(3)照明系统控制后台:控制后台通常位于管廊监控中心内。通过控制后台相关应用软件,可以对管廊内灯具进行分片区控制、监控灯具启停及故障状态,实现照明系统的集约化管理,从而达到节能目标。
后台控制软件可同步网关的配置,当网络畅通时,控制权交由中央平台软件系统负责;当网络离线时,比如由于通信线路损坏或其他故障时,由现场的网关接替管理控制权。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拓扑图如图2所示。
图2 智能照明系统拓扑
该照明系统可在管廊内实现如下情景控制功能:
(1)在管廊内无人进入时,灯具可保持较低照度运行(通常为30%正常照度,可调),以保证管廊内部照度满足视频监控系统要求,同时减少能耗。
(2)当巡检人员进度管廊内时,灯具感应到人员移动,正常点亮,保证人员周围一定范围内保持正常照度,方便巡检工作。
(3)当有检修要求时,可通过远程或者就地按钮箱强制启动本段分区内灯具正常点亮,以保证检修工作进行。
(4)当火灾发生时,通过灯具上的强启回路强制启动作为应急照明的灯具点亮。
与传统照明控制系统相比,该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①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采用总线或者无线传输,施工安装方便,且便于维护保养,可扩展性好。
②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采用多级控制,就地设置控制按钮,远端可由中控室后台实现远程监控。
③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需求对灯具实现多种方式的开关,并能设置场景模式。可以根据项目工况设置日常运维模式,在设定的时间内打开或关闭照明灯具。
④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具有调光功能,可以对灯具进行调光以满足不同的照明要求,并有效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