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波(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812)
世界大多数园区发展分为初创阶段、创业阶段、强化阶段、成熟阶段4个阶段[1]。详细来说,第一阶段是要素聚集阶段,这个阶段要素具备,但配置低,企业处于初创阶段,规模不大。例: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园区。第二阶段是产业主导阶段,一批企业在区内聚集,产业轮廓清晰。例:发展中国家小部分园区。第三阶段是创新突破阶段,大量研发成果投入生产,创新成为主旋律和带动园区发展的关键。例:台湾新竹工业园、中关村、上海深圳一些园区。第四阶段财富凝聚阶段(最高级阶段),有大量创新形成,有形(资本)和无形(人力)财富聚集。园区要素高度聚集,螺旋式上升和发展。世界上只有少量处于该阶段的园区,例如美国硅谷。
园区在规划时,要能够做到园区前港后厂,物流、生产装置综合考虑,实施一体化建设;产品上下游间公司或装置产品互供、管道互通。在资源节约利用方面,而且园区在建设初期就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模式要求,把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作为布局公司生产价值链的重要因素。
园区内企业间形式了广泛的企业网络,化工园区内各个企业之间要保持密切的沟通合作关系。分为正式合作与非正式合作,正式合作形式有战略框架联盟、合同或者调度协议、物料或产品投入和产出;非正式合作有定期交流、面对面会议、接触与对话。
由园区内多家法人企业组成的公共管理组织,通过建立共同决策、共同监督、一起落实的机制,共同解决园区内各个企业的安全、生产等重大问题,一体化指挥园区的应急管理工作,督促园区企业坚决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调动和共享园区各家企业的资源,定期组织园区企业开展安全管理情况检查或互查。
最佳实践:
每周定期组织园区企业总结上周生产及介绍未来一周生产计划;
每周定期组织园区企业讨论船舶靠泊计划、园区发运物流计划;
每双周组织园区企业的技术管理部、优化中心、工艺等部门,参加园区层面能源优化、节能降耗项目讨论;
定期组织园区层面每周安全生产调度会、每月隐患会议、每季度园区应急会;
园区调度中心和各装置运行经理通过电话会议形式进行沟通、交流各工业园整体运行生产情况,并每日发布《大横班运行日志》。
强调非合同式人际关系在企业园区内行为时蕴含的积极力量。一定要建立区内各企业彼此信任的氛围,可以在合同不能完全涵盖时,保证合同双方仍然在善意合作的基础上,以友好、共赢的形式履行约定。企业间信任关系能以有别于利润、风险等的第三种方式作用于园区内各个企业的行为。
信任企业的行为有3个特征:公司间愿意共赢、风向共担,而不害怕被利用或者吃亏;公司间愿意以牢不可破的关系共同行事;公司间愿意共同一致行动,达到互惠互利。
公司间建立起了信任和承诺,就会减少摩擦和阻力,进一步降低企业间成本。
最佳实践:
公用工程管理相关调度协议,比如:电网管理预案、蒸汽异常管理预案;园区总体停开车安排,园区检修日报,强调检修计划的严肃性,调度现场跟踪每班次短信等工具发布检修进度;管廊管线综合管理系统;
园区内企业形成一个产业链,一家企业的产品是另外一家企业的原料,园区企业共享园区内资源,比如:公用工程、技术、设备、工具等,甚至园区的管理也可以由园区内统一的管理机构代为执行,减少管理成本,让职能部门的人员尽量降低到员工总数的10%以内。机构稠密性具体体现在一是企业公司或者装置之间上下游产品互供;二是企业间各部门机构建立网络联系;三是各部门机构有强烈的园区意识。
最佳实践:
KPI分解:战略规划—运营KPI—业务KPI;
产品计划,通过APO(自动排产系统)打造精确、高效的自动化排产平台,衔接销、产、存环节,实现内部供应链闭环管理;
园区生产日报/日计划,产品日计划执行:差异化产品生产需求和策略、产品切罐、合格时间、特殊料包装顺序、发运派车顺序;
对园区企业关键设备清单进行梳理,形成关键设备清单,调度中心根据此清单对设备运行状态、检修进度等内容进行重点跟进,确保关键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同时对易造成产业链产量损失的关键设备的检修天数进行梳理,形成标准检修时间;
园区生产绩效管理主要包括,重点考核工艺平稳率;减少工艺(负荷、工艺参数)波动;保障关键设备完好率,降低设备故障率,降低紧急维修率和提高计划维修率;提高效益,以成本中心为单元的时效利润,进行成本项目固化;培养标准化和信息传递能力,细化开停车标准操作文件的执行,加强装置横班间信息的沟通传递。
园区HSE部或园区调度中心组织工艺事故调查,全面地挖掘了工艺事故在管理和设计方面的根本缺陷,并加以改进。
企业要有创新、有活力,就一定要具备学习能力,优秀的企业,员工往往都有6个表现行为,分别是有激情、有思想、有胸怀、有韧劲、有担当、有业绩,这些都离不开学习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区别与研究和开发活动的能力,企业必须注重员工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行为包括各行为主体之间的互相学习以及行为主体内部的学习,两个因素缺一不可。
最佳实践:
园区要对核心骨干人员,进行精益管理培训、六西格玛带级培训,优秀的园区带级人员培训认证率超过30%,黑带要能达到5%。园区内要逐渐形成了精益改善的文化,这包括项目的改善,改善周、leanwalk等,在实施这些工作的过程中回涌现和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精益对制造型企业来说就是做好的产品、最优的质量、最佳的交期,用这样的理念一直是不会落后的。精益是一段旅程,精益是一条正确的路,园区各企业一定要一直走下去。精益六西格玛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精益六西格玛体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形成的稳定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经营精神和风格。企业有怎样的文化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可持续性。企业文化落地分为5步法:(1)知道-认同文化(讲故事、方法是4p:目的purpose,现状vs愿景picture、计划play、人/角色part);(2)理解-接受文化(看案例);(3)相信-内化文化(向内观);(4)支持-彰显文化(建制度);(5)行出-传递文化(自觉行)
最佳实践:
园区一体化管理文化,建立“责任明确、管理高效有力”的园区资源共享、保障安全管理工作机制。促进工业园安全、绿色、和谐发展。生产调度一体化,依据“风险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原则协调解决园区生产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安全管理一体化,依据“资源共享”原则对企业间出现的影响园区安全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应急救援一体化,依据“快速高效”的原则,按照《园区综合应急预案》负责现场消防、气防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护。
循环经济园区是继经济技术园区、高新技术园区之后的最新园区概念,循环经济园区是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建立的一套新型的工业组织形态[2]。通过三流(物料流、能量流、信息流)的传递,把园区内不同企业联系起来,形成共享某种资源和互换原副产品的产业链共生组合体,使园区内的一个企业的产品成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料,同时园区内共享某种能源。在产业链系统中建立成“生产—消费—分解”的园区内循环路径,追求物质闭环、能量梯级利用和危废等废弃物产出最小化。
循环经济园区表现在园区内企业聚合能力、园区内部资源整合能力、外部资源获取能力。
循环经济园区管理方面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一是安全/应急,园区内各企业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应急有序;二是可及,园区内各企业目标、任务、信息准确及时;三是高效,园区内各企业生产绩效、运行绩效持续提升;四是可视,园区内物流、信息流无死角覆盖。这4方面做好了,化工循环园区及其企业就能实现安全高效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