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娟 刘晓刚 孙鼐
动脉瘤是老年群体多发疾病,由动脉壁发生病变或损伤引起,病理表现为动脉壁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或膨出,形成膨胀性、搏动性肿块,严重者可引起血管破裂出血,使老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1-2]。有研究指出[3],动脉瘤患者多存在有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若这些情绪未得到有效疏导,可能出现行为改变,如不配合治疗等,严重者可能影响其治疗和转归。临床治疗中不仅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还需要通过干预措施改善其心理及行为。临床大量研究证实[4-5],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影响其行为。此外,自我调节理论可通过对患者情感、思维、行为等方面进行系统化、针对性引导,在改善患者健康认知、促进健康行为改善等方面获得了良好应用效果[6-7]。基于此,本研究首次将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健康宣教应用于老年动脉瘤手术患者中,旨在探究其对患者应对方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选取医院2018年4月—2020年10月接受治疗的76例老年动脉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时间分组,其中2018年4月—2019年7月入院者38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8月—2020年10月入院者3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60~79岁,平均68.54±4.26岁;动脉瘤类型:颈动脉瘤12例,腹主动脉瘤15例,胸主动脉瘤7例,其他4例;文化水平:初中及小学11例,高中及中专18例,大专及以上9例;动脉瘤直径5~17 mm,平均8.42±1.70 mm;户籍地:城镇22例,农村16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60~80岁,平均69.12±4.55岁;动脉瘤类型:颈动脉瘤14例,腹主动脉瘤16例,胸主动脉瘤5例,其他3例;文化水平:初中及小学13例,高中及中专20例,大专及以上5例 ;动脉瘤直径5~19 mm,平均9.04±2.01 mm;户籍地:城镇20例,农村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条件:均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检查确诊为动脉瘤;动脉瘤未破裂 ;年龄≥60岁;首次接受治疗 ;具有一定读写能力;患者知晓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条件:恶性肿瘤;有血液系统疾病;发生严重感染性疾病;有精神疾病史;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认知功能障碍;中途退出研究。
两组患者均择期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手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围术期开展不同模式健康教育。
1.3.1 对照组 予以常规健康宣教,包括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及时有效地沟通交流,取得患者信任,与患者交流时认真倾听其主诉,充分分析和了解患者心理特征,并对症状诱发因素进行分析,激发患者对手术的积极性;详细向患者讲解动脉瘤发病机制、手术治疗方案,认真解答患者的疑问,并告知其饮食的重要性,指导其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等食物,增强抵抗力,促进恢复等。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健康宣教,由1名主治医生、1名护士长、4名主管护师组成健康宣教小组,组织组员定期学习自我调节理论,对所学内容进行培训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干预程序;由组员评估老年动脉瘤手术患者的相关知识、信念及行为水平,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咨询动脉瘤手术相关专家,结合每位患者评估结果,制订出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健康宣教计划,共分为3次,每次45~60 min。具体内容如下。
(1)第1次健康宣教内容:护理人员向患者说明基于自我调节理论健康宣教的目的、时间计划安排,并按照既定动脉瘤健康知识内容向患者讲解动脉瘤基础知识,同时简单概括动脉瘤手术、饮食、情绪、自我管理重要性及意义等内容,为后期健康宣教做好铺垫,使患者大致了解老年动脉瘤手术相关知识;采用集中或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鼓励并指导其设定行为改变目标与具体的行动计划。在健康宣教讲座结束后,向患者发放“动脉瘤知识手册”,同时发放动脉瘤健康日志,如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不足,可以后期自我学习。指导并鼓励患者填写动脉瘤健康日志,对知识、行为进行自我监测,方便后期管理。
(2)第2次健康宣教内容:以动脉瘤及手术相关知识为主,由视频播放、小组互动讨论等形式进行,具体如下:①知识讲座。细致讲解动脉瘤发病机制、手术方案、注意事项等,在自我管理方面讲解合理设置知识掌握目标、饮食目标等,强化并加深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及相关知识。②视频播放。通过视频播放形式使患者了解动脉瘤手术操作步骤,减轻其对手术的恐惧、不安等情绪。③小组互动讨论。将患者分为4~5人一组,对上次健康宣教知识讲座内容进行总结,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待小组分析完成后,每组推荐1名成员进行小组发言,分享小组成功经验与失败经验教训,提出问题与疑惑,护理人员在旁随时进行指导与答疑,最终由护理人员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同时肯定患者所作出努力,并解答小组成员疑惑。
(3)第3次健康宣教内容:总结前两次健康宣教知识讲座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动脉瘤及其手术健康宣教重点知识,讲解患者仍不懂或欠缺知识,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交谈,引导患者分析自我动机信念,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①任务分析。详细向患者讲解设置饮食、用药及手术目标的原则与步骤,与患者共同讨论制订有效可行的策略计划,患者亲自参与,使患者意识到自身有能力及潜力管理自身健康问题。②直接经验。鼓励患者回忆自身为疾病及手术所作出努力及有效经验体会,并对其予以积极评价,调动其积极性。③间接经验。向患者分享动脉瘤手术成功案例,询问患者面对成功案例的感受,引导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鼓励其在之后的健康讲座中作为分享成功经验之人。④分享经验。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动脉瘤手术中的经验和收获,以自由或推荐的方式选取代表,分享其经验,并展示手术效果,给患者颁发小礼品以示鼓励,最后表示感谢,并鼓励动脉瘤手术患者术后坚持做好自我管理。
(1)健康知识掌握度:干预后采用我院自制“老年动脉瘤患者健康知识调查问卷”(经预试验,本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为0.90,效度系数为0.81),内容主要包括动脉瘤基础知识、手术治疗优势、术后并发症预防、术后自我管理等,总分100分,得分>90分为优,80~90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为差。
(2)遵医行为:干预后采用我院自制“老年动脉瘤患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经预试验,本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为0.88,效度系数为0.79),从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遵医用药、适量运动、情绪调节5个方面评估,完全遵医(>4项),基本遵医(3~4项),不遵医(<3项),完全遵医+基本遵医均为遵医。
(3)疾病感知:干预前后采用疾病感知量表中文修订版(Chinese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revised,CIPQ-R)[8],从疾病同一性、疾病急慢性程度、严重后果、个人控制性、治疗控制性、疾病相关性、疾病周期性和情绪陈述8个维度评估,共70个条目,通过不同的计分方法计算。
(4)负性情绪:干预前后采用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irri-tability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cale,IDA)[9]评估,包含焦虑、抑郁、内向性激惹、外向性激惹4个维度,共18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得分越高负性情绪越严重。
(5)应对方式:干预前后采用Jalowies应对方式量表(Jalowiec coping scale,JCS)[10]评估,包括面对、情感宣泄、寻求支持、自我依靠、听天由命、乐观、逃避、姑息8个维度,共60个条目,每个条目0~3分,得分越高越倾向对应的应对方式。
(6)术后并发症: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脑血管痉挛、压力性损伤、下肢血栓栓塞、脑积水。
(7)干预满意度:干预结束后采用PZB的SERVQUAL量表[11]评估,该量表由可靠性、移情性、有形性、响应性、保证性5个维度组成,每个维度0~5分,分值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遵医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疾病感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疾病同一性、严重后果、疾病周期性和情绪陈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个人控制性、治疗控制性、疾病相关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疾病感知评分比较(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内向性激惹、外向性激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应对方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面对、情感宣泄、寻求支持、乐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自我依靠、听天由命、逃避、姑息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应对方式评分比较(分)
干预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可靠性、移情性、有形性、响应性、保证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两组患者干预满意度比较(分)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增加,动脉瘤发生率随之逐渐升高,已成为引发血管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2]。受疾病影响,动脉瘤患者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病态心理表现,尤其是老年患者体质较弱、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加之对自身疾病和手术治疗问题缺乏认知和了解,使患者的心理及治疗依从性造成严重影响,均不利于患者预后改善[13]。因此,设计一套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改善动脉瘤患者认知、心理及行为水平现状非常有必要。
健康宣教是护理人员通过各种形式使患者获得维护健康认知、预防疾病、促进康复的护理活动,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实施有效的健康宣教,从多个方面改善患者健康认知水平,对促进患者心理状态及预后改善具有积极影响[14]。但常规健康宣教形式单一、内容不充实,虽能取得一定护理效果,但整体护理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现代医学模式强调以人为本的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人文管理对患者疾病和身心健康的作用,在此背景下自我调节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是在自我强化理论基础上演变而来,认为个体在执行某行为过程中的感知可影响其决定是否坚持该行为,可反映出患者情感与认知对行为的影响,从而开展针对性干预[15]。国外研究报道指出,自我调节理论的应用可明确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使用时机[16]。国内学者郝洁等[17]将自我调节理论应用于学龄期哮喘患儿护理工作中,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得到显著提高,可有效改善哮喘控制效果。基于此,本研究以自我调节理论为基础,对老年动脉瘤手术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发现患者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遵医率均得到提高。分析原因: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健康宣教通过对老年动脉瘤手术患者从相关知识、信念及行为水平进行评估,可有效掌握患者健康认知水平,同时能理解其个体特征,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制订出科学、全面的健康宣教计划,通过3次层次性、递进式健康宣教,可逐渐、稳定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且健康宣教过程中贯穿心理疏导,可持续有效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本研究结果显示,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健康宣教可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内向性激惹、外向性激惹评分,促使患者以积极乐观心态接受治疗,有效提高其遵医行为。
有报道显示,疾病感知是指在罹患疾病或健康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对疾病的认知评价,患者健康相关行为,受疾病感知影响非常大,如采纳医生的建议、采取健康行为等[18]。自我调节理论指出,患者疾病感知受以往的疾病知识经验、对疾病治疗过程、治疗目标以及主观情绪的影响。计海霞等[19]研究表明,在自我调节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下,能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疾病感知,促进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本研究通过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健康宣教,对患者疾病认知、心理健康、生活习惯、社会活动等多方面进行健康指导,患者疾病感知量表中疾病同一性、严重后果、疾病周期性和情绪陈述评分均明显降低,个人控制性、治疗控制性、疾病相关性评分均明显提高,提示患者疾病感知得到有效改善,这也是其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得到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时所采用的具体应对策略,相关性研究指出,动脉瘤患者应对方式偏重于消极应对,是影响其健康行为的重要因素[20]。本研究表明,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健康宣教可有效降低老年动脉瘤手术患者消极应对方式评分,提高患者积极应对方式评分,从而有效改善其健康行为,且能提高术后配合护理、治疗的积极性,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还发现,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健康宣教在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效果良好,是一种易被患者接受的健康宣教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健康宣教的良好实施需以护士的专业知识、责任心及耐心为重要前提,因此在实施前应通过专业培训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同时应由责任心强、有耐心的护士担当此项工作,以充分发挥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健康宣教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健康宣教在改善老年动脉瘤手术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应对方式及心理状态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疾病感知,促进遵医行为提高,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