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啉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细菌感染的杀菌效果

2021-11-20 05:34瞿胜
药品评价 2021年18期
关键词:氯化钠胆总管致病菌

瞿胜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 九江 332000

胆囊结石是由胆汁中的胆固醇、胆色素含量过多等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胆绞痛、胆囊积液等。患有胆囊结石后,患者胆囊内的小结石可从胆囊掉入总胆管,引起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而言,其结石引起胆道梗阻,胆汁、胰液引流不畅,会导致肝功能受损、疼痛、感染等症状,需尽早接受手术治疗[1]。由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并且在处理结石过程中,易造成继发梗阻感染、严重化脓等现象,因此手术后临床通常予以患者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有学者认为[2],奥硝唑氯化钠具有一定的抗厌氧菌作用,但易引起多种不良反应。作为第三代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吗啉硝唑氯化钠有较强抗菌作用,对厌氧菌敏感程度高。临床研究表明[3],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细菌感染患者予以吗啉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可有效减轻其用药痛楚。基于此,本文选择70 例2019年12 月至2020年12 月期间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吗啉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细菌感染患者的杀菌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70 例2019年12 月至2020年12 月期间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成对照组(35 例)与观察组(35 例),两组的入院时间分别为2019年12 月至2020年5 月、2020年6 月至2020年12 月。对照组男12 例,女23 例;年龄(52.23±6.10)岁,年龄范围34~72 岁;病程(3.26±0.47)年,病程范围1~6年;胆固醇结石10例,胆色素结石8 例,混合性结石13 例,黑色结石4 例。观察组男14 例,女21 例;年龄(52.31±6.15)岁,年龄范围35~73 岁;病程(3.33±0.51)年,病程范围1~7年;胆固醇结石9 例,胆色素结石7 例,混合性结石12 例,黑色结石7 例。将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结石类型进行对比,发现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原则要求。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4]中关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标准;②经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计数升高;③经生化检查提示胆红素升高;④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寒战等症状,生命体征平稳,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①伴有坏疽性胆囊炎;②凝血功能异常;③对奥硝唑氯化钠、吗啉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过敏;④出现蛔虫或胆道息肉病变;⑤既往有上腹部外科手术史。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 020029;规格:100 mL:250 mg)治疗,静脉滴注0.5 g/次,1 次/d。

观察组采用吗啉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厂家: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 140022;规格:100 mL:0.5 g 吗啉硝唑与0.9 g 氯化钠)治疗,每次静脉滴注0.5 g,2 次/d。

两组均连续治疗3~6 d。

1.4 观察指标与杀菌效果评定标准

用药6 d 后,对两组的杀菌效果、治疗前后感染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胃轻度不适、困倦眩晕、四肢麻木、皮疹瘙痒)进行分析。

杀菌效果包括完全清除、部分清除、未清除、替换4种情况。收集患者腹腔引流液2 mL,转移至需氧、厌氧培养皿中进行需氧、厌氧细菌培养,之后根据相关细菌学进行鉴定。完全清除:经病原学检查发现原有致病菌完全消失并且无新的致病菌生长,临床体征显著改善;部分清除:所清除的致病菌种类≥1种;未清除:原有致病菌无变化但无新的致病菌出现;替换:出现新的致病菌。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所得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杀菌效果

经分析对比后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细菌完全清除率分别为91.43%、71.4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的杀菌效果[例(%)]

2.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WBC、ALT、AST、N%

经分析对比后发现,治疗前,两组的WBC、ALT、AST、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WBC、ALT、AST 下降,N%上升,但观察组的WBC、ALT、AST 均低于对照组,N%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WBC、ALT、AST、N%()

表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WBC、ALT、AST、N%()

2.3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经分析对比后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5.72%、22.8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例(%)]

3 讨论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可达1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饮食习惯的改变,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仍处于上升趋势。发生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时,患者体内的胆汁无法正常流出,可导致胆囊内压升高,严重时还可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肝脓肿、胆源性肝硬化等,一经诊断,需尽早接受治疗[5]。

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原则在于解除梗阻、取净结石、去除病灶。目前,临床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时较为常见的方式为胆道镜胆总管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十二指肠镜胆总管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传统开腹手术等。通过以上手术治疗,能够顺利取出结石,清除病灶,但在手术进行过程中需切开胆总管,可破坏患者的胆总管,由于手术具有一定创伤性,患者术后较易发生细菌感染,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细菌感染患者,以往临床通常采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对其进行抗感染处理。但有学者提出,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在清除致病菌的同时易使消化系统与神经系统产生副作用[6]。有资料显示[7-8],吗啉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能够有效对抗厌氧菌、脆弱拟杆菌、卵圆形拟杆菌、产黑拟杆菌、消化链球菌等致病菌,并能够利用自身分子中的硝基在无氧环境中还原成氨基或通过自由基的形成,从而可以与细胞成分相互作用,促使微生物死亡,产生良好的抗菌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细菌完全清除率分别为91.43%、71.4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细菌感染患者采用吗啉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杀菌效果显著。吗啉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为第三代硝基咪唑,可与致病菌发生作用,破坏致病菌DNA 的双螺旋结构,并可阻碍病菌DNA 的转录、复制,使致病菌快速凋亡[9-10]。此外,吗啉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血浆清除半衰期通常为6 h,其药效较为持久,经静脉滴注后,其药效发挥时间较长,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杀灭致病菌。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的WBC、ALT、AST 下降,N%上升,但观察组的WBC、ALT、AST 均低于对照组,N%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细菌感染患者采用吗啉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注射液治疗,可以产生显著的杀菌效果。吗啉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具有较强的抗厌氧菌活性,能够从不同的机制发挥其抗菌作用。此外,吗啉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属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其杀菌速率较快,经静脉滴注后,不易产生耐药性,不仅可快速杀菌,还可增强杀菌效果[11]。相对于奥硝唑氯化钠,吗啉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具有较强的抗厌氧菌活性,并且其代谢产物M1、M4 也有较好的抗厌氧菌活性,能够从不同的机制发挥其抗菌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5.71%、22.8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细菌感染患者采用吗啉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吗啉硝唑氯化钠可经肾脏代谢排出,短期使用毒性较低,不会对患者机体产生影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12]。

综上所述,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细菌感染患者采用吗啉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其抗感染、杀菌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氯化钠胆总管致病菌
腹腔镜胆道术后医源性胆总管异物6例报告
早期护理对腹腔镜胆总管患者术后炎症应激的改善探讨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知识归纳
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胆总管结石,也许就是定时炸弹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急性盆腔炎的致病菌分析及治疗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基因芯片快速检验细菌的临床应用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