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研究

2021-11-19 10:00:41田军英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6期
关键词:合唱渗透班级

田军英

摘要: 中国著名指挥家,教育家杨鸿年表示:"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学校的合唱活动当成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团队精神的一项重要艺术教学工作."由此可见,合唱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合唱训练,从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开始,面向全体学生,将合唱教学渗透到每节课中,让学生从小建立和声概念,培养团队意识、合作能力。

关键词:班级 合唱 渗透 和声概念

《音乐课程标准》中表述: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美的熏陶。自从事小学音乐教育工作以来,我就开始探索一条把合唱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中的路子,而合唱训练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以普通班级为单位的合唱建制,无法严格的选拔,学生素养参差不齐。如何利用每周的两节音乐课,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合唱的基本技能,养成合唱的基本素养?我在长期一线的工作中,针对小学班级合唱的日常组织教学、音准训练、和声训练的实践体验,浅谈体会如下:

一、培养合唱的耳朵

1. 优秀合唱作品欣赏,让耳朵喜欢合唱。

从小就开始多声部的听觉训练,有利于小学各个学段班级合唱意识的培养。在充分挖掘课内多声部音乐聆听素材的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选取合唱影音范本,储备课堂合唱谱例影像同步资料,如:中外童声合唱歌曲50首,全国中小学合唱比赛的优秀作品精选,都是不错的多声部合唱的资料选择。选听的作品难度,可以根据学段班级的接受程度,从轮唱、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四部合唱逐步推进,循序渐进的培养一双会听、喜欢听合唱的耳朵。

2. 常规听觉训练,让耳朵会听合唱。

敏锐的听觉,是学习合唱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从听辨音区开始听力训练。利用固定音高乐器,如钢琴、口风琴等,提示学生在高、中、低音区弹奏音高时,分别用晃头、轻拍小腹、轻拍大腿进行反应示意。经过不同音区的对比交互听辨,反复巩固练习,可以提高听辨难度,接着训练音阶音高听唱意识,构唱自然和声音程,逐步养成用和声音程寻找音阶或声部的音高位置。

二、训练合唱的技能

1. 设置音乐意境,开展节奏趣味训练

儿童天性好奇,更喜欢模仿、扮演角色游戏活动,因此在音乐意境中,适度地融入节奏趣味训练,会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注意力和参与度。例如在《可爱的小象》一课中,让学生分组选择扮演不同的角色:小象的鼻子长又长:x一;小象走路稳又稳:XX;采用先分后合轮训。先通过单声部徒手节奏练习,再依次有序递增多声部的练习方式,反复训练,达到准确拍击,然后分小组开展节奏声部合奏,再进行歌唱、节奏、律动多元联觉互动合作。

2. 根据教材内容增减二声部

针对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因材施教“增减”二声部。在现行音乐教材中,一、二年级大多是单声部歌曲,这就给老师和学生留出了很大的创作空间,可以在歌曲最开始创编“引子”,以一年级歌曲《小雨沙沙沙》为例,可以在最开始创编一个引子,以两种雨的节奏为基础:

接下来根据班级情况调整难易程度,可以直接合唱节奏,也可以加入音高,形成简单的二声部,这个方法同样可以用到给歌曲加尾声。对于较难的二声部,学生如果接受不了,可以直接去掉,或者配置相对简单的声部,把难度降低,让学生学起来有兴趣,增强学生信心。

3. 多声部卡农递进训练,增进学生演唱和谐度

在小学班级合唱入门训练中,比较常用的演唱形式是卡农,简单的二部轮唱,可以从熟练演唱单声部旋律开始,再切入师生、生生分组进行二声部卡农练习,或歌唱与钢琴等乐器的卡农二、三声部练习。可以根据年级、班级的合唱发展水平,逐步拓展为四声部、五声部、六声部轮唱。以此锻炼学生的注意力、读谱和多声部合唱配合能力,真正起到增进学生合唱和谐度。

4. 多声部逐步叠加,增强立体和声韵律。

现有教材二部合唱曲,对于小学中高学段班级合唱学生来说演唱难度较大,经常出现相互干扰问题。(1)在歌曲乐句的尾音加入和声音程伴奏。例如在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歌曲奥地利童谣《顽皮的杜鹃》,将每个乐句最后的杜鹃啼鸣声“咕咕”,由单声部“SOL MI”在其下方加入三度音程“MI DO”,五度音程“DO DO”构成二、三部和声音程伴奏。(2)创作长时值和音或单音,奏变化的声部叠加是比较好的练习多声部的途径。例如,在人音版第三册歌曲《云》中,将每个乐句的每个小节或每个乐句的第一拍的下方,加入对应时值的主干音长音,或适度变化节奏,作为歌曲的第二声部,用“鸣”或“噜”等衬词进行辅助声部伴唱。

总之,小学班级合唱必须从小抓起,重在强调合唱素养的树立与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要将合唱教学相关内容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对小学班级合唱教学必须持之以恒,身為一线音乐教师更要具备一颗长抓班级合唱教学不懈怠之心,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体验合唱的和声之美。

参考文献

1.《趣味和声的方法与运用》刘东云 人民音乐2003年第6期

2.《小学音乐课堂趣味和声教学》张娟

3.《班级合唱教学 需要一颗沉潜之心》福建省厦门市莲花小学 杨溪东

猜你喜欢
合唱渗透班级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
合唱艺术普及中老年人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合唱教学的美育功能
论影响合唱作品音准的因素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8:02:36
通俗歌曲改编为合唱的几点建议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47:11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环球时报(2014-10-30)2014-10-30 11:33:34
班级被扣分后
中国火炬(2013年5期)2013-07-25 09: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