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方龙 李艳妮
摘要:孩子的心很大,大到什么都可以忘记;孩子的心很小,小到载不下一个小小的心愿,只能将心事交给日记——老师可能是那个封闭空间,那份遗憾,那段心事里唯一的温暖。那么,此时我们唯有细心观察,耐心解读,竭力帮助,才能带领孩子走出沼泽,走出阴霾。
关键词:孩子;日记;心事
孩子的心很大,大到什么都可以忘记;孩子的心很小,小到载不下一个小小的心愿,只能将心事交给日记——老师可能是那个封闭空间,那份遗憾,那段心事里唯一的温暖。那么,此时我们唯有细心观察,耐心解读,竭力帮助,才能带领孩子走出沼泽,走出阴霾。
开学不到一周,大大小小的事安排妥当,我貌似可以闲下来了。
放学的时候,悠悠在座位上蹭了好久,再挪过来,半天才开口:“老师,我想坐校车。”
我感到奇怪,坐车不到三天,怎么就变卦了呢?这个孩子是刚刚从外地转学过来的,能主动和老师说这件事需要勇气。可开学才几天就要变更接送方式,是让人感到奇怪。这么重要的一件事,为什么家长没有联系我呢? 难道家里发生什么事了吗?
因为奶奶病了,爷爷每天要去接妹妹,没有办法过来接,所以她想坐校车回家。——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孩子急急地解释着。
听着孩子的话,我心里一酸,好懂事的娃——这么小就懂得体谅家人。折腾一番,我联系上了校车公司。遗憾的是校车公司的负责人告诉我,悠悠所在的那条线路没有车位了,坐不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回复了孩子,她一脸失望。
想到孩子落寞的眼神,我感到有些愧疚,一直琢磨着怎么能帮上孩子。当天晚上,我联系了悠悠远在外地打工的爸爸,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知女莫若父。爸爸一下子猜中了悠悠的心思。因为离家比较远,就安排孩子寄宿在姑妈家(学校内面的宿舍)。家里人觉得这样比较省事,可是孩子不愿意住在姑妈家,才想自己联系校车。可要是这个心结解不开,孩子能安心学习吗?眼前总闪现着孩子那失望的眼神。
第二天一大早,批改作业。翻开悠悠的日记本,我的心沉了下去:
今天,我本来以为可以想坐校车回家的。我鼓起勇气和老师说了,可是老师却告诉我没有车位了。我就一直哭,哭了好久,可再怎么哭,就是没有。你们一定想知道,我为什么想坐校车?因为我本来住在我的姑妈家的。可是我不想住在姑妈家——城里的房子再好,也比不上自己家的破房子。
妈妈打电话过来,叫不要哭,人要坚强。
然后,我就变得坚强起来了。
“妈妈说,人要坚强。我就变得坚强了。”真的是这样吗?孩子的日记让我泪崩。恐怕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脆弱和无奈,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面,父母不在身边,不坚强又能怎样呢?
之前,我还在为孩子骗了我,对我撒谎不高兴。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孩子的心事,寄人篱下的感觉确实真的很让人难受。小小的孩子,就有了这种体验,憋着心事一定难受。可是,我能做些什么呢?
当初布置日记的初衷,除了提高孩子们的写作水平,还有一个更重要目的是为了了解班级的动态,处理班务。既然我已经知道了孩子的心事,那么我想我应该要插手,尽力去帮到孩子。
怎么办?对于孩子而言,我是一个新老师,贸然的固执的想要走进孩子的心里,估计孩子也是拒绝的吧。她不愿意告诉我真相,估计她也不愿意让我知道她的心事。怎么办?没有办法,那只能从家人那边下手了。我把日记的内容拍给了爸爸,希望爸爸了解孩子的心意,去和孩子沟通一下。得空时,爸爸告诉我他们的家校距离较远,然后爷爷奶奶的年纪大了,来去实在不方便。
听完爸爸的话,我委婉地向他表达了我的想法。孩子刚刚转到一所新学校,安全感不足,可能还有很多的不适应。同学是陌生的,老师是陌生的,孩子是没有归属感。如果居住的环境再让他感到不适,对于这个班级,还有学习,那估计孩子更难适应。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尊重一下孩子的意愿呢?如果情况实在不允许,我们可以考虑一周接孩子回家两次,甚至一次也好。如果实在不行的话,那爷爷奶奶中途是不是可以来陪孩子一次?那对孩子算不算得上是一种安慰呢?这样起码可以满足孩子小小的心愿,讓她知道大人就算是再为难,也会在意她的感受,让她的心中充满温暖,充满爱意。那她是不是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呢?
和爸爸的沟通很有效,我们达成了共识:爷爷每天下班之后顺道来接孩子。如果有特殊情况,再做调整。
下课后,找到孩子,我和她进行了一次深层次的交流,告诉她我和爸爸的谈话内容,还有家人的决定。
“谢谢老师!我只想回自己家住。”她的声音很小,但藏着无比的坚定。我心中一动,拥住了她。
孩子泪光盈盈,一言不发,却嘴角上扬,眼睛弯成了月牙。我知道,对于这个新来的孩子,因为日记里的这桩心事,我已经走进了她的心底。
参考文献:
[1]懒猫. 藏在日记里的心事[J]. 中学生, 2017(25).
[2]潘向黎. 日记里的心事,蒸发成云[J]. 快乐阅读, 201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