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雅莲
“人生一辈子阅读,其实是一辈子在积蓄中,同时一辈子在长进中。”作为教育家、作家、文学出版家,被誉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叶圣陶毕生致力于我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关于怎样才能更好地阅读,他主张阅读时切勿囫囵吞枣,要认认真真地读,以辨出书中的真滋味。
早在80多年前,叶圣陶就强调读书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可见他的思想是极其超前的。1937年,叶圣陶在给学生们作《中学生课外读物的商讨》的演讲时,就忧虑地谈到当时我国与其他国家阅读状况的对比:“你们大概也听说过一些文化发达的国家,它们的人民是如何地爱好读书,学问家不必说了,就是商店里的店员,工厂里的工人,也都嗜书如命,得空就读书成了习惯。如果普遍不读书,民众的精神如何能振奋起来?智慧如何能得到发展?所谓国力,不限于有形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等等,一般民众的精神和智慧也占着重要的成分。”他郑重呼吁:“所有的青年人都注意到这一点,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就可以成为一个普遍爱好读书的国家。”今天,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阅读水平,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叶圣陶把书形象地比喻成“人类经验的仓库”。但是,仓库里藏着的东西一定都是好的吗?当然不是。也有霉的、烂的、不合用的。“你如果随便取一部分,说不定恰正取了霉的、烂的、不合用的,那就于你毫无益处。所以跑进仓库就得注意拣选,非取那最合用的东西不可。”拣选好的、合用的来读,才会“开卷有益”,这就是批判的态度。
叶圣陶强调在阅读时不要走马观花,要读懂读透。听到有些老师和家长说,现在学生了不起,一部《创业史》两天就看完,叶圣陶建议先别急着鼓励,最要紧的是查一查读得怎么样。如果只是眼睛在书页上跑过,只知道故事的极简略的梗概,那不能不认为只是马马虎虎地读,马马虎虎地读是不值得鼓励的。在他看来:“阅读必须认真,先求认真,次求迅速,这是极重要的基本训练,要在阅读课中训练好。”“认真阅读的结果,不但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也随时会发现粗劣的瓦砾。于是收取那些值得取的,排除那些无足取的,自己才会渐渐地成长起来。”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认认真真地阅读,从而发现晶莹的宝石呢?叶圣陶建议:有的书比较容易读,读起来用不着花多大的力气,有的书比较艰深,读起来并不怎样松快。但是无论什么书,都不能让眼光像跑马似的溜过就算,一定要集中心思,把注意力放在书上。这是第一。第二,一口气直往下读,不如每读一段,稍稍停一停,回过头去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说了些什么。一口气往下读往往不能消化,好像囫囵吞枣一个样;停下来想一想就像咀嚼一个样,才能辨出真的滋味来。想到了什么,不妨随时提起笔把它记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矻矻复孜孜,书我不相属。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泥沙悉淘汰,所取唯珠玉;其精既在我,化为血与肉。斯得读之用,书可束高阁。”正如叶圣陶所言,读书时持批判态度去读、灵活地去读,就不会被书所奴役,才能淘汰沙砾,发现珠玉,汲取书中的智慧,并为我所用。
(选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1年2月7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