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群
据统计,普通人群所受到的放射性照射,约82%来自于天然环境,而受到的人工放射性照射绝大部分来自于医疗照射,约占总辐射的17%。最大限度降低医疗照射水平,无疑对保护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又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大多数原子核是稳定的,但也有一些不稳定,能发射出射线,这就是物质的放射性。
这些物质自发发出的射线,通常具有一定能量,可破坏细胞组织。射线强度和能量越大,受照时间越长,对人体的伤害就越大。当受到大量射线照射时,人可能会产生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死亡。但当只受到少量射线照射,例如,来自天然本底放射性照射、医疗检查照射和安全检查照射时,人不会有不适症状,也不会伤害身体。
随着多层螺旋CT、ECT、电子加速器、中子加速器等新型诊疗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给疾病诊治带来便利和希望的同时,受检者在医学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受到的电离辐射内、外照射计量也在迅速上升,伴随而来的则是潜在的致癌风险增加以及意外导致的放射损伤。
目前,医院中主要涉及电离辐射应用的科室有放射科、核医学科、放疗科;涉及的检查和治疗手段主要有X射线诊断(胸片、颅骨摄影、乳腺摄影、DSA、IVP等)、CT检查(SPECT、PET/CT)、介入诊断等,核素显像(骨扫描、心肌灌注显像、甲状腺显像等)、各种放免指标的检查等,γ刀治疗、电子直线加速器、后装治疗等。
医师应结合临床经验,依据患者具体情况,比较不同检查的优劣,合理地开具放射诊断检查单,避免或减少对不必要的检查部位进行扫描或过度使用剂量相对较高的CT检查。
医技人员应核实检查的正当性,并按照操作规程合理调节扫描参数(如管电流、管电压、扫描范围等),对辐射敏感器官(如性腺、眼晶体、甲状腺等)提供适当的屏蔽。
核医学医生应依据专业规范,实施正当性判断及合理用药诊疗。用放射性药物诊断时,应参考有关医疗照射指导水平,采用能达到预期诊断目的所需要的最低放射性核素施用量。并查阅患者以往的检查资料,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除非有很明显的临床指征,对孕妇和儿童接受诊疗时应注意控制施用放射性药物;在施用放射性药物期间应避免怀孕。为了避免对胎儿和胚胎造成意外辐射照射,应对患者是否怀孕进行询问。
放疗科医生、后装治疗医生,应与相关临床科室专家会诊,判定放射治疗的正当性,制定最优方案;在可实施的方案下,尽可能增加肿瘤组织的受照剂量,并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对靶区进行照射的同时,应采取适当的屏蔽措施保护重要器官;对孕妇、儿童实施放射治疗时,应更为谨慎和周密,将胎儿和儿童的性腺、眼晶体等重要器官受照剂量减至最小。
患者及其家属应如实反映病情,并提供之前所做的各类检查,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在实施放射性诊断检查和治疗的过程中,应与医技人员做好沟通协作,了解注意事项,及时提出自己的不适等;注意浏览相应科室的宣传板块,识别电离辐射标志与警告标志,家属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陪伴;特别是儿童、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等特殊群体,应注意了解或主动向医生咨询相关情况,以避免无法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