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立鹏 李宜纯 魏紫妍 侯雨汐 吴润琪 肖童丹
(暨南大学 广东·广州)
[提要]“社会融合”是个体与个体、不同群体或不同文化之间相互配合、相互适应的过程,以构筑和谐发展的良性社会为目标。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诞生,不同文化背景的大湾区青年融合发展成为未来必然趋势。本文以暨南大学“内-外招生”混宿制度出发,探究混合住宿制度下粤港澳青年的融合现状与未来。
2018年11月12日,习近平在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发表重要讲话,他谈到“广大港澳青年不仅是香港、澳门的希望和未来,也是建设国家的新鲜血液。港澳青年发展得好,香港、澳门就会发展得好,国家就会发展得好。”并强调“要为港澳青年发展多搭台、多搭梯,帮助青年解决在学业、就业、创业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创造有利于青年成就人生梦想的社会环境。”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港澳青年的成长成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增强香港、澳门同胞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在“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强调,要“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强港澳同胞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青年交流”列为推动大湾区繁荣发展的重要内容。粤港澳青年共建大湾区的蓝图大有可为,推动粤港澳青年交流融合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非凡意义。
2019年9月19日,对于暨南大学而言,是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6,670名新同学迎来了他们崭新的大学生活。与此同时,从这一天开始,一群来自长江、黄河的同学和来自香江、妈港的同学成为了舍友——通过安排内地学生与香港、澳门的外招生同住一室,让他们同住、同学、同生活,感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从而帮助湾区青年相互了解,进一步提升融合程度。这是暨南大学多年来开展内外招生混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也是本文研究的主题。
社会融合是社会学领域经典话题,发端于美国有关族裔移民、欧洲有关社会整合的研究,对于该概念的引入是我国社会政策研究领域重要的一步。在跨地区、跨国流动越来越频繁的背景下,客居他乡者在当地社会的适应和融合问题开始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
关于文化融合,主要指向跨文化适应者认知、态度、价值观念的变化。JohnW.Berry将文化适应类型分成融合、分离、同化、边缘化四个类型,并提出文化适应压力的理论框架。他认为,客居国的政策在鼓励文化适应者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允许他们保持自身的文化传统,对于文化适应者的文化适应压力是最低的,这种融合的模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文化适应策略。
中国学界对于融合问题的研究视角主要在群体层面,研究对象也从人口流动过程中的“本地人”与“外地人”的融合、外来务工与社区原住民的融合等内容不断丰富,扩展至边疆地区的“民汉混住”、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的融合研究。
其中,民汉混住等议题与研究密切相关。关于民汉混住,聂爱文提出,生活习惯、饮食禁忌、宗教因素是影响青年融合的重要因素。刘建华在人际交往、生理机能等方面进行了补充,认为域外大学生的跨文化冲突十分显著。马维娜认为,文化认同的障碍对民汉合住效果产生限制。
此外,针对大学生群体适应和融合的研究,赵崇莲等指出,性别、年级、文理科专业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赵小红、朱楠提出是否担任学生骨干、家庭经济状况会影响宿舍中人际融合程度。陈慧将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分为生活适应、交往适应、社会支持适应等7个维度并进行了验证,并认为价值观念的差异影响外国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
现有国内对“内外混住”这一制度的研究处于相对空白状态,对于境内外学生融合的研究集中于心理层面。傅承哲、周子玥在比较内地港澳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心理融合机制时,将影响因素归纳为“政治-文化-利益”三项认知要素。
表2“你愿意未来在这里生活、发展吗?”调查结果占比一览表
随着港澳台侨学生到内地求学的规模逐渐增加,新的群体融合有待进一步探讨,其结果将对社会融合和社会政策起到补充作用。
(一)研究假设。社会融合涉及到社区、经济、文化、心理等各个方面,考虑到我们的研究对象在社区方面具有较高的相似度,结合大湾区发展对青年人才交流与互动的现实需求,我们重点关注港澳台侨学生与内地学生在“社交、文化、心理”方面的融合情况。在本文选取的案例中,混宿制度为港澳台侨学生与内地学生提供了交往与互动的平台,有助于提高双方互动的频率,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港澳台侨学生与内地学生文化融合和心理融合的水平,因此本文作出以下假设:
H1:混宿生较非混宿生社交融合程度高
H2:混宿生较非混宿生文化融合程度高
H3:混宿生较非混宿生心理融合程度高
正如前文所述,“社交、文化、心理融合存在递进关系”,随着互动与交往越来越密切,社交层面融合程度的提高也将促进港澳台侨学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产生情感的共鸣。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入混宿制度满意度指标。混宿制度满意度是混宿制度在学生个体层面形成的主观映像,混宿生对于混宿制度的满意程度反映了混宿制度是否发挥应有的效果。正是如此,为了进一步考察混宿制度对融合程度的影响,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4:混宿制度满意度有助于提高混宿内外招生的文化融合
H5:混宿制度满意度有助于提高混宿内外招生的心理融合
同时,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影响融合程度的因素,我们对部分混宿及非混宿学生进行了开放式访谈,在访谈中我们发现:(1)个人性格内向,客观上可能会减少与内外招生的交流;(2)内外招生可能会有各自的交际圈,客观上疏远了心理距离;(3)外招生认为自身学习能力不足,可能会产生自卑情绪;(4)先入为主的“内外招生”身份印象让一些人感到畏惧;(5)担任学生骨干的学生在交往上更为顺畅,对于混宿也更为期望。正因如此,我们将性格特征、学习情况、学生干部担任情况作为控制变量,更好地探究混宿制度对于港澳台侨学生与内地学生融合程度的影响。
(二)问卷设计。本研究将“融合”定义为“社交关系的相近、文化观念的趋同、心理认知上的理解、情感关系上的共情或态度倾向上的协调”。根据文献,将社区融合分解成“社交融合、文化融合、心理融合”三大指标,并考虑个体特征、家庭状况、学校生活和社交渠道等可能对融合程度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问卷设计。
(一)样本分布。2019年,暨南大学宣布港澳台侨生比例扩招至40%,招生指标从以往的2,000人左右提升到2,300人左右。暨南大学由于其特殊招生政策及历史渊源,外招生(即港澳台侨生和外籍学生)比例较为突出,超过总招生人数的30%,外招生中又以港澳学生居多,这使得在暨南大学的研究样本更加充足、研究条件更为完备。2019年,暨南大学提出“内外混宿”制度,即港澳学生与内地学生同住、同学,以期促进粤港澳青年的交流融合。选择暨南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兼具代表性与典型性。(表1)
表1 调研样本描述统计表(单位:人)
(二)独立样本T检验。为了探究进行混宿的港澳台侨学生与内地学生之间的融合程度是否与非混宿学生之间存在差距,我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假设1、假设2和假设3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混宿制度对社交融合的影响较为显著,对于非混住的结识度亲密度较为一般,且交往频率偏低,而混住生的交往频率较高;(2)混宿制度对文化融合具有促进作用,体现在认知、交流和态度方方面面;(3)混宿制度对心理融合的影响不显著。假设1、假设2得到验证,假设3未得到验证。
(三)回归结果分析。为了进一步对假设进行检验,我们分别将文化融合和心理融合作为因变量,控制个体特征、家庭情况、学校生活以及交往渠道等变量,探究混宿制度成效即混宿制度满意度的作用。首先,关于文化融合,我们发现担任学生骨干的混住生、学习态度好的混住生(回归系数0.25)文化融合程度更高,同时混宿制度满意度高的混住生即混宿制度的效果对文化融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相关系数为0.234,假设4得到验证。其次,关于心理融合,我们发现学习态度(回归系数0.343)与混宿制度满意度(回归系数0.252)对心理融合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假设5得到验证。值得指出的是,调查的291名混宿生对于混宿制度的平均评分为3.82(满分为5分),认为混宿制度的效果较好,但仍有提升的空间。
(四)数据解读
1、从社交融合角度,混宿生的人际交往更为紧密。混宿制度在提高外招生融入水平上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不论是互相结识的数量、亲密朋友的数量还是交往的频率,参与混宿学生的平均水平都要显著高于未参加混宿制度的同学。从人际交往来看,混住使得外招生与内招生的联系更为紧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发展,在交友数量、亲密朋友数量、交流频率等方面产生了明显差异。对于内招生来说,更多人开始与外招生展开交流,虽然主要交往渠道并未明显改变,却可以充分证明这一制度对促进社交融合的基本成效已经达成。
在对交往途径的进一步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混宿制度使得内外招生在学习、生活、娱乐方面有了更为深入的接触。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混宿解开了人们沟通的心结,更多外招生愿意将自己的生活上的问题与内招生进行分享,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混住制度对个人关系的促进作用。
2、从文化融合角度,混宿生的文化认知更深刻。混宿制度也对内外招生关于文化的认知、交流以及态度产生了正向影响。特别从融入意愿的角度来看,在外招生中,参与混宿的同学相较未混宿同学更愿意在当地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混宿制度在改善学生融入湾区建设的意愿中起到了一定作用。(表2)
不仅如此,混宿成员对中华传统节日的喜好程度也有了明显提升。(表3)
随着内外招生进行混宿,交流逐渐加深,文字与语言对交流造成的障碍开始逐渐减少。据数据显示,参与混宿的内招生对于文字及语言障碍造成内外招沟通困难这一观点更多持否定态度(文化交流T值:4.13),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混宿制度的可行性,语言与文字障碍不会成为实际阻碍混宿制度的因素。
表3“外国节日与中华传统节日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个?”调查结果占比一览表
3、从心理融合角度,混宿对改变心理认知仍存在一定不足。在进行了社交融合与文化融合的探究过后,我们对更高层次的心理融合进行探究,目前来看混宿制度并没有对心理融合产生显著影响。说明当前的混宿制度还无法达到改变心理认知的程度。如当社区居民关系不能达到心理融合,那么在未来发展中,产生更深入合作与交流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因此,为混宿生提供更多心理援助、开展心理团建活动等尤为重要。
(一)访谈结果分析。根据前述报告,本文分别对“社交、文化、心理”三个角度设计了针对性提纲,先后对39位同学进行访谈。同时,我们也与负责混宿安排的社区老师进行了讨论。通过对比分析参与及未参与混宿制度的同学,我们发现:对于非混宿生而言,大部分学生对混宿制度表示赞同和支持,从参与意愿上来看普遍较好。从优点来看,相较目前举办的活动而言,混宿制度可以在客观上创造更为优良的沟通条件,提高人际交往频率及单次时间,人员也相对固定,更容易有更好的感情。然而,他们也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表示了担忧:一方面个人性格不可避免会有些人不喜欢与他人交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下,可能会造成摩擦;另一方面内外招生在学习成绩上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外招生畏惧与内招生学习交流,这也使得日常生活中内招生/外招生形成圈子。对他们而言,大多数同学接触内/外招生主要通过学校举办的活动以及社团交流。
通过查阅社区中心矛盾处理的相关记录,混宿生目前尚未收到任何一起冲突报告。许多同学表示,在实际接触过程中,一同生活起居的习惯差异不是不可协调的。在文化与习惯的差异中,他们打开了自己的心结,与身边的舍友分享地方习俗与风土人情。在高频率交往下,他们的关系显著提升。相比学校组织的文化活动,混宿制度对于自身文化素养的培养与熏陶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他们认为,宿舍内的交流更加深入,有充足的时间去讨论文化细节,让不同文化习惯融入日常生活,同学们感触也更加深刻,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也提高了。
随着访谈的深入,一些同学也表示出了自己内心心理距离的根本原因——当前的活动开展与筹划,往往将内外招生客观分离,为他们贴上了内外招生的标签。刻意的身份区别,在客观上为内外招生融合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二)研究结论。结果表明,混宿制度能够显著影响社交融合效果。混宿制度通过增加内外招生结识渠道、共同学习的机会,并对交友数量、亲密好友、交往频率产生显著影响,再次证明其优势。内外招生在生活习惯方面确实存在一定差异,并已成为阻碍混宿制度进一步发挥作用的因素之一。面对差异较大的异乡文化背景,不同的思想碰撞交融时难免会有摩擦,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多重压力也会进一步放大宿舍生活的矛盾。
制度增强了外招学生对文化认知的意愿度、兴趣度,文化了解程度也有所提升。主要原因在于文化融合除了宿舍内部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内的文化活动也会形成一定的影响。同时,担任过学生骨干的同学在文化认同方面的融合程度较高,良好的学习态度也会增加同学在文化认同与态度上的融合。
在心理融合层面,担任过学生骨干的同学在心理距离感和满意度方面融合度更高,学习态度好的同学在心理归属感和认同感方面融合度更高。但结果显示,混宿制度对内外招生的心理关系建设作用并不显著。
(一)社交融合。改善混宿制度分配方式,进一步提升制度效能。匹配相近生活习惯(主要为作息习惯)的学生为舍友。可以通过开学分宿舍之前填写个人习惯睡眠时间段(包括最晚睡眠时间的话)进行匹配分配宿舍,进一步具体的生活习惯差异可以通过分类选项进行匹配。同时,兴趣爱好的不同会成为交友的壁垒之一,但不足以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舍友组合方式也可参照自由组合,通过前期线上交流等方式先一步了解舍友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
(二)文化融合。发扬混宿制度优势,着重发展社区文化活动。传统的文化课程是单向的知识传递,难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自主性思考;文化活动和竞赛互动性较强,但又缺乏系统性。在混宿制度下,外招生的文化融合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学生学习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水平也大大提高。因此,应当以社区为主体,在宿舍廊道等设计文化宣传品,塑造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
(三)心理融合。补齐制度短板,加强融合环境塑造。同学们不约而同提到的刻板印象问题,一定程度上与社会宣传及政策导向存在关联。对于媒体、政府、学校而言,都有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对于媒体而言,应当避免在宣传中刻意描写内外招生的不同,在新闻报道中保持报道的客观性与公正性,不因身份原因夸大内地或港澳青年的刻板印象,放大不良影响。
对于政府而言,给予更加宽松、同等水平的户籍认证与学历认可,从客观条件上降低港澳青年前往内地求学的困难与阻碍,也使得他们避免在自身国家认同上造成困难。
对于学校而言,可以增强往届同乡校友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混宿制度为内外招生提供了一个融合的机会,但外招生的社交范围依然有限,形成的主要是初级社会关系——同学。学院可以为学生与老师、校友的提供特定的交流平台,通过讲座、座谈会等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和交往深度,切实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进而帮助外招生增强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