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婉茹 简贵灯
这里说的新余采茶戏是对“赣中花鼓戏”(又名新余花鼓戏)的俗称,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据《中国戏曲志· 江西卷》记载,“赣中花鼓”初名花鼓灯,后叫花鼓戏或花鼓班。主要流行于新余、清江、丰城、新干,峡江、吉水、吉安、永丰和乐安等江西中部地区,它是采茶戏的别派。[1]164新余民间花鼓戏班经过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发展,到40年代末,逐渐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新余地方戏。[2]95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定名为赣中采茶戏,后为了保持花鼓戏的特色,仍名“花鼓”。[1]164受周边地区采茶戏的影响,新余地区将这一地方戏称之为新余采茶戏。新余采茶戏的舞台语言由独特的哀音调与当地方言组成,使得新余采茶戏剧目多以悲剧为主,以闹剧小戏为辅。题材上多以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古代才子佳人的悲惨遭遇为表现对象,唱词、念白通俗易懂又极具地方特色。唱腔变化较小,唱词相对平缓,句尾唱词有较长拖腔。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高胡、锣、鼓、镲、定音板以及钢琴、小提琴等现代音乐乐器,其表演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丑角和旦角两个行当,旦角主要负责剧情的展开和推进,辅以丑角营造欢乐的气氛。新余采茶戏融当地民间文学、民间歌舞以及杂耍于一体,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作为地方戏曲艺术,新余采茶戏的发展和传承都离不开它的艺术载体——班社剧团。同治年间组班的“秀财班”,是现知最早的花鼓戏班。班主兼台柱廖秀财,罗坊人。该班成员一般维持在7至9人左右,多演单台戏、对子戏和三小戏,属花鼓班中的三角班。[2]960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新余县建成罗坊圩戏台,坐落于罗坊圩西侧。[2]669及至清末民初,赣中花鼓传入袁河流域,盛行于新余、清江和丰城等地。当时新余有很多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亦农亦艺或亦工亦艺,有的干脆弃工从艺,使花鼓戏演出队伍不断壮大。加之每逢年节和庙会,又有演年戏、庙戏、墟戏以及赌戏之盛行,花鼓戏便借这些活动而风靡渝州。[1]164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戏曲方面开展了“改人、改戏、改制”的戏曲改革运动。在《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下,各地花鼓班的艺人自愿组织起来,建立了专业剧团。新余于1951年成立了新余县地方剧团,并于1958年改为地方国营新余采茶剧团。[1]1661983年撤县复市后,县采茶剧团升为新余市采茶剧团。[2]961
据新余采茶戏省级传承人章志刚介绍,由于民间剧团的流动性和高散班率,民间剧团的具体数量难以统计,目前新余民间采茶剧团大概有30多个。除民间剧团这一传承载体外,还有新余市采茶歌舞剧院(国营剧团)、新余采茶戏名家工作室。其中民间剧团主要生存于礼俗活动和商业演出中,主要包括红白喜事、祝寿、乔迁、修宗祠、商业庆典等。而国营剧团主要生存于官方活动中,这类活动主要包括节庆晚会、送戏下乡、慰问演出等。2016年为振兴新余地方戏曲,新余市采茶歌舞剧院改制为新余市采茶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除官方活动外,新余市采茶歌舞剧院也进入民间戏曲市场,承接商业庆典、团拜联欢会等文艺演出活动。而新余采茶戏名家工作室由新余采茶戏省级传承人章志刚主持工作,主要对流传在新余的民间传统小戏的剧目、曲调、曲谱进行文字和影像资料的挖掘和收集,以及联合市采茶歌舞剧院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
总体上,新余采茶戏的传承载体以民间剧团、国营剧团、名家工作室构成三足鼎立之势。但就剧团数量而言,民间采茶剧团在新余戏曲市场呈现一家独大的态势,几乎占据着新余民间商业演剧市场。在娱乐多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地方小戏身陷“边缘化困境”,而新余采茶戏作为地方戏曲依然展现蓬勃的生机,民间剧团也呈现方兴未艾的态势。
目前新余地区剧团的组成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公司负责制,即采用现代公司经营管理模式,招聘演员组成剧团。如上述所言的新余市采茶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剧院内设演出部、市场部、剧场管理部等部门,承接商业演出活动的同时承担艺术创作和振兴地方戏曲等职责。另一种是团长负责制。由剧团团长出资购买剧团演出的基本设备,并邀请其他演员、乐师共同组成剧团。团长既是剧团创办者也是剧团的主要负责人,集管理剧团、招聘演员、联系戏口等多重身份于一身。
据笔者调查,目前新余绝大多数民间剧团采用团长负责制的形式。其原因一是受限于民间剧团的成员构成,二是受限于民间剧团的资金收入,民间剧团不得不选择更为灵活的团长负责制以适应民间演剧市场。如以新余春连采茶剧团为例,该团由团长施春连和副团长萧琦于2015年共同出资组班。团长施春连自幼接触并学习采茶戏,表演水平较高,在2013年新余市首届地方戏曲展演中荣获二等奖和最佳配角奖,在戏迷、观众中也颇具知名度。施春连作为春连剧团的团长具有较高的表演水平和熟练的业务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头脑和社交能力,既兼管剧团的收入与支出,又负责剧团的对外联络。而副团长萧琦主要负责服装道具和音响灯光等设备的管理,以及抄写剧本整理剧目等案头工作。两位团长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良好的配合让春连剧团富有活力的同时能够快速地适应市场,迎合观众的需求。
新余采茶戏的行当体制主要包括生、旦、丑。从三小戏到大本戏的演变,行当建制逐渐丰富和精细化。剧团行当也从“一旦一丑”“二旦一丑”演变为“二旦一丑一生”。随着行当配置的完善,在旦角的基础上又增加一婆旦,俗称“老妈娌”。据笔者调查了解,目前新余民间剧团的演员人数大概在7至10人之间,主要行当建制为两小旦、一丑、一生、一婆旦。如春连采茶剧团相对固定的演员大概有7人,其中生角2人,小生老生各1人;旦角有5人,旦角又分为小旦和婆旦,其中小旦4人,婆旦1人;还有丑角1人;加上3个乐师,春连剧团相对固定成员一般有10人。按所谓“九人不多,八人不少”“七死八活九翻身”之称。[1]165春连采茶剧团的人员、行当较为齐全,但与国营剧团相比,作为民间剧团的春连采茶剧团的行当建制还是相对精简。
从现存剧目来看,新余采茶戏以旦角、丑角为主。一般剧目需要两小旦,多为小姐、丫鬟或者姐妹。旦角重唱功,唱腔哀婉感人,以苦戏见长。妆容考究,常佩戴精致的头饰,着颜色鲜艳的服装,演出时常以帕子为道具。在春连采茶剧团的演出中,施春连团长在表演中多以旦角示人,在《逼母生子》《家财万宝》等古装戏中扮演小旦。新余采茶戏中的丑角不同其他行当,丑角通常是脸上抹灰,两眼之间和鼻梁连接处涂白,有时还画八字胡须,头戴假发或者礼帽,身穿黑衣和短裙,手拿扇子或者帕子。新余采茶戏取材于日常生活,为小农、小商、小手工业者抒情、逗趣,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大多数新余采茶戏都会在剧目中增加丑戏以营造欢乐气氛,较为典型的丑戏有《十五贯》《顶烛怕妻》等剧目。新余采茶戏虽以旦戏、丑戏为主,但生戏也有相当成分,且比重日渐递增。[3]从单台戏、对子戏到三小戏,行当也随着“一旦一丑”演变为“两旦一丑一生”,在三小戏中添“公子”即生行。
在音乐伴奏上,原来的新余采茶戏仅有两把胡琴,随着剧目和行当的完善,现今新余采茶戏的伴奏主要由高胡、二胡、中胡、小锣、大锣、板鼓、镲等打击乐以及电子琴、小提琴等现代乐器。新余民间采茶剧团乐师规模一般为3至5人之间,大多数民间剧团乐师为3人,一般有两位琴师,分别负责高胡和二胡,锣鼓等打击乐由其中一位琴师负责。以春连采茶剧团为例,街头讨彩时乐师一般固定在3人,其中2个琴师分别负责二胡和高胡,还有1个乐师负责锣、板鼓、鼓和镲等打击乐。当剧团表演大戏时,一般会增加一名乐师,主要负责弹奏电子琴。
乐师的主要作用是唱腔伴奏和交代人物上下场以及闹台。所谓闹台指在正戏开始之前,由锣、鼓、镲组成的乐队比较密集的敲打。乐师“闹台”用新余方言称为“打家伙”,常常在戏开始之前团长会让乐师先把“家伙”打起来,营造热闹的氛围把看戏的人都吸引过来,“闹台”也就意味着正戏即将开始。在一些演出中乐师也承担特殊的演出仪式。这些特殊的演出仪式更像是一种民间信仰,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但基本的寓意是为了讨一个好彩头。比如在坑口村唱祝寿戏时,事主要求剧团乐师需要从村口一直敲锣打鼓前往宗祠,当乐队到达宗祠门口时,事主会在宗祠门口放鞭炮迎接乐师,乐师需伴随鞭炮声从宗祠的正大门进入,再从侧门走出来,完成以上一整套步骤仪式才算结束。据副团长萧琦介绍,一方面敲敲打打的声音也是热闹、喜庆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告知观众即将有演出。在修宗祠戏和祝寿戏以及在红白喜事等演出中存在一些特殊且重要的仪式需要乐师完成,这是基于乡土社会而产生的一种文化习俗,在传统的乡村依然延续和信奉这一独特的仪式。
民间剧团与国营剧团不同,民间剧团自负盈亏,自给自足,没有政府补贴资助和社会赞助。春连采茶剧团作为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民间剧团,剧团的主要收入以受邀演戏和街头“讨彩”为主,这也是新余一般民间剧团的生存模式。
民营剧团作为一种经营性的组织,受邀演戏的数量直接决定剧团的整体收入。受邀演戏主要是存在于商业庆典和礼俗活动中,礼俗活动主要包括祝寿、修祠堂、乔迁等,而商业庆典主要是商铺、楼盘等庆典活动,多选择《奇相会》《兄弟状元》《家财万宝》等相对喜庆的剧目。新余戏曲市场并没有形成相对规范的雇佣形式,一般民间剧团与事主不会签订正式合同,以口头协定和电话联系居多,一般演出结束后再结算戏金。2020年8月份,春连采茶剧团受邀来到新余圣地亚哥楼盘演出,口头协定每场600元,连演三晚。据施春连团长介绍,现在剧团演出戏金很低,一晚戏金只有几百块钱,商家一再压低价格。剧团在景江花园楼盘演出时,楼盘负责人就把戏金压到了550元一场,同样也是连演三晚。对于民间剧团而言,开业店庆、楼盘促销这样的商业演出是民间剧团演剧市场的一次突破。新余地方采茶戏与现代商业活动的结合,成为新余街头独特的城市景观。
而修祠堂、祝寿、乔迁这样的演剧市场主要集中在乡村。这就使得这类新余采茶戏在内容、题材、主题、格调等方面具有浓厚的乡土性,且剧目多以才子佳人、长幼慈孝的生活故事来弘扬民间社会中惩恶扬善的道德规范,剧情简单,通俗易懂,深受观众喜爱。国庆期间,春连采茶剧团受邀去珠珊镇坑口村唱祝寿戏,此次演出的戏金丰厚,连演三晚,平均一晚可达2000元,按剧团的行话这样的演出叫做唱大戏,所以需要剧团自己搭建大型舞台、灯光、字幕机等。往往这样的演出舞台都是搭在宗祠,祠堂作为一个以宗法和血缘关系占主导地位的乡土社会的产物,民间剧团的演出使祠堂这样的公共社交空间再度显现独特的文化内涵。
所谓“街头讨彩”,即新余采茶戏演员在市区街道上通过扮演悲剧角色、唱哀音调的方式以获取观众同情进而获得赏金的一种行为。由于新余民间剧团受邀演出明显地受到季节性影响,导致剧团收入不稳定。所以在演出淡季,除极端天气和特殊时段,民间剧团不得不进行“街头讨彩”。“讨彩”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维持演员生计;另一方面保持剧团演出节奏,形成与观众之间的稳定联系。
民间剧团一晚上至少“讨彩”一两次,甚至三四次,而”讨彩”的形式一般是在演员前面放两个盆或收钱的二维码,让观众往脸盆里放钱或扫码付钱,或者其他演员手持盆和话筒,一边说吉利话一边在人群中挨个“讨彩”,演员唱得越悲哀,观众就越同情,打赏的钱就越多。“讨彩”也逐渐成为了民间剧团街头表演的主要目的。“街头讨彩”还有另外一种形式——“打彩”。“打彩”单纯是观众对台上表演演员的欣赏和技术的认可而主动朝舞台上抛钱。以春连采茶剧团为例,施春连团长作为台柱子以哭戏见长,在《破碗记》《逼子休妻》《逼母生子》这几出戏中扮演苦情的角色,充分发扬新余哀音腔特点的同时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边哭边唱,使得观众也动情落泪。所以春连团长主要负责“讨彩”的工作,每当有人给钱时,春连团长都会当众致谢并示意乐师鸣锣感谢。通常来说,街头“讨彩”并没有固定的地点,在新余市区的广场、公园、街边空地都能看见民间采茶剧团在表演,街头“讨彩”时演出布景、道具和舞台都比较简单,支起简易舞台和音响灯光就开始表演。据笔者走访得知,目前新余市区每晚有五六个剧团会进行街头“讨彩”演出。剧团们通常在一个地点表演三到五天就会换新的地方。一方面,剧团在同一个地方演出太频繁,观众给的“彩”会不断减少,另一方面,剧团擅长的剧目有限,在一个地方多次演出同一出戏会影响观众数量和剧团口碑。如果现场观众反应热烈要求加戏,一般会加一些在新余地区流传较广的短戏,例如《磨豆腐》《十八摸》《四九看妹》等,往往都是采用新余方言,唱词、念白口语化,唱腔清晰富有节奏感,动作诙谐浮夸,常引得观众们哄堂大笑。
据不完全统计,春连采茶剧团一年演出200场左右,其中受邀演戏占三成,其余七成演出以街头“讨彩”为主。在剧团收入方面,受邀演戏的收入高于街头讨彩,受邀演戏除商定好的戏金外也可以与街头“讨彩”一样进行“讨彩”,甚至还有“打彩”收入。一般受邀演戏连演三天,除第一天事主不允许“讨彩”外,其他两天剧团都可以“讨彩”。春连剧团在坑口村唱祝寿戏时,一晚戏金为2000元,“讨彩”高达800元,演员和乐师一共14人,平均每人可分到200元,而街头“讨彩”很少能有这么高的收入。总体上,新余民间剧团收入以受邀演戏为主,街头“讨彩”为辅。
新余民间采茶剧团通过受邀演戏和街头“讨彩”相结合的演出方式,积极拓展城乡演剧市场的同时拥有一批固定粉丝,形成了自己的戏迷圈。但新余民间演剧市场火热的背后,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隐忧。同时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村集体过年请剧团演戏的传统已逐渐消失,传统的民间演剧市场日趋萎缩,这些也是新余民间剧团不得不直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