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工作模式研究

2021-11-18 23:42:59李明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生

李明

摘要:以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学院2021级904名新生进行测评,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際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等10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测,发现现在大学生存在的一些普遍的心理健康状况。

关键词:心理健康  大学生  心理测评

高职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四年制本科生相比,由于其学制短、学历低,导致他们的压力就更大,无论是从地理上,还是在人际方面,就业方面,求学问题上,负担都要更重。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成为高职大学生们面对社会选择和就业压力下适应新的狂会环境上的巨大阻碍。

一、数据处理

阳性检测情况

3>因子分≥2情况的239人次,4>因子分≥3情况的121人次,因子分≥4情况的7人次。

注:3>因子分≥2.5为轻度症状;4>因子分≥3为中度症状;因子分≥4为重度症状。

二、结果分析

[躯体化]

它主要反映主观的躯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道系统主诉不适和头痛、背疼、肌肉酸疼以及焦虑的其它躯体表现。

在测查群体中,有892人是正常的,所占比例为98.67%;有8人存在轻度症状,所占比例为0.88%;有4人可能存在中、重度问题,所占比例为0.44%。

[强迫症状]

它与临床上强迫表现的症状定义基本相同。主要指那种明知没有必要,但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为等表现。

在测查群体中,有842人是正常的,所占比例为93.14%;有40人存在轻度症状,所占比例为4.42%;有22人可能存在中、重度问题,所占比例为2.43%。

[人际关系敏感]

它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感与自卑感,尤其是在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突出。自卑感、懊丧以及人际关系明显相处不好的人。

在测查群体中,有857人是正常的,所占比例为94.80%;有24人存在轻度症状,所占比例为2.65%;有23人可能存在中、重度问题,所占比例为2.54%。

[抑郁]

它反映的是临床上抑郁症状群相联系的广泛的概念。忧郁苦闷的感情和心境是代表性的症状,它还以对生活的兴趣减退、缺乏活动愿望、丧失活动动力等为特征。

在测查群体中,有869人是正常的,所占比例为96.13%;有19人存在轻度症状,所占比例为2.10%;有16人可能存在中、重度问题,所占比例为1.77%。

[焦虑]

它包括一些通常与临床上明显与焦虑症状相联系的症状和体验。

在测查群体中,有882人是正常的,所占比例为97.57%;有17人存在轻度症状,所占比例为1.88%;有5人可能存在中、重度问题,所占比例为0.55%。

[敌对]

这里主要以三方面来反映被试的敌对表现:思想、感情及行为。其项目包括从厌烦、争论、摔物直至争斗和不可抵制的冲动爆发等各个方面。

在测查群体中,有866人是正常的,所占比例为95.80%;有24人存在轻度症状,所占比例为2.65%;有14人可能存在中、重度问题,所占比例为1.55%。

[恐怖]

它与传统的恐怖状态或广场恐怖所反应的内容基本一致,恐怖的对象包括出门旅游、空旷场地、人群或公共场所及交通工具。

在测查群体中,有880人是正常的,所占比例为97.35%;有17人存在轻度症状,所占比例为1.88%;有7人可能存在中、重度问题,所占比例为0.77%。

[偏执]

本分量表包括偏执概念的一些基本内容,主要指思维方面,如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关系妄想、被动体验和夸大等。

在测查群体中,有874人是正常的,所占比例为96.68%;有20人存在轻度症状,所占比例为2.21%;有10人可能存在中、重度问题,所占比例为1.11%。

[精神病性]

用于在门诊中迅速、扼要地了解病人的病情程度。

在测查群体中,有874人是正常的,所占比例为96.68%;有20人存在轻度症状,所占比例为2.21%;有10人可能存在中、重度问题,所占比例为1.11%。

[其它]

从睡眠及饮食、自罪观念等方面反映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

在测查群体中,有888人是正常的,所占比例为98.23%;有9人存在轻度症状,所占比例为1.00%;有7人可能存在中、重度问题,所占比例为0.77%。

[总分]

总分反映的是被试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

在测查群体中,有881人是正常的,所占比例为97.46%;有17人存在轻度症状,所占比例为1.88%;有6人可能存在中、重度问题,所占比例为0.66%。

三、讨论

1.运用科学手段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动态变化

摒弃以往的依靠经验来干预学生心理问题的方式,运用大数据统计的方式,科学的记录与统筹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与传统的育人模式相结合,做到科学管理,人为干预。

2.搭建大学生心理互助体系

通过研究发展,新时代的大学生在存在心理问题是,更加愿意向朋辈寻求社会支持,因此,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沙龙,如“情感问题”心理沙龙,“人际关系交往”心理沙龙,让大学生在轻松的团体氛围内达到自我疗愈的目的。

3.开展专项针对性心理帮扶

对于学生阶段性存在的心理问题,如分离问题,环境适应性问题,学业问题,就业问题,阶段性的开展专项心理帮扶活动,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

随着时代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与不同的心理问题特征,我们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才能有效的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沈翔鹰. “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调查与应对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9):270

[2]桑志芹.肖静怡.吴垠. 社会变迁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 江苏高教.2016(6):135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大学生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2期)2022-03-14 08:49:56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新大学生之歌
北方音乐(2017年7期)2017-05-16 00:32:46
跌宕起伏的心理健康之路
世界科学(2014年8期)2014-02-28 14:58:30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