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娟
摘要:语文人文性是着眼于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教育,既强调语文学习的过程,也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但人文性教育长期被高中语文一线教学所忽略。近些年来,文化强国,然而,一线的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文化性教育并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和发扬,问题的在于传统的人才选拔方式注重的是学生的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相对忽视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化意识的培育。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语文;人文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8-284
一、语文人文性教育对立德树人的实施意义
(一)秉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在教材的各个板块,如古诗、文言文、文学作品、探究性活动等领域。基于历史大背景,收录经典的古典文化作品,有的作品甚至流传上千年。这些经典的定篇无疑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也在语文课堂上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对学生以正式、系统的传授。
(二)基于深厚革命文化,继承英雄革命品质
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蕴含着崇高的革命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价值取向等,依然是指引支撑新一代一以贯之推进社会革命的强大精神力量。[2]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英雄的事迹永远值得被学生敬仰和缅怀,历史上为后代的幸福生活捐躯的革命先烈,其精神品质在今天仍旧是中小学生学习的榜样。这些让人泪目的抗战作品正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宝藏,是培育中学生爱国情怀的革命史诗。
二、人文性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现状分析
(一)应试教育的导向造成语文趣味性的扼杀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过分强调知识性,忽略了人文性,导致语文学科没有发挥其原有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性教育,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塑造学生健康的身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价值观念以及感情观念。[3]虽然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已经提出多年,但一些学校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在学习上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同时,语言课程相对单调,难以激发学习兴趣。[4]高中语文教学应当重视挖掘和重视语文的人文属性,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应当得到相应的重视。
(二)人文性教育的教学方式有待进一步革新
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机械记忆和教师对课本内容的权威解读,使得学生的思维陷于单一和刻板。[1]语文课程蕴含富有想象力的知识财富,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创新思维,体验真善美的过程中,仅仅通过机械重复的方式难以培养。同时,当下的语文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自认为是母语学习,学习难度相对较小,因而在学习态度上并没有予以足够的看待。但是,由于被语文科目的属性所决定,中高考考查时候就会发现,学生所学的内容常常不及考试所考的范围。因此,在人文性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尝试合理的教学手段。
三、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语文人文性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培养学习兴趣,革新教学方式
1. 以兴趣为导向,教学方式多样化
心理学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兴趣是教学的目的。”传统的教学侧重教师的传授,而新课程主张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主体地位。语文人文性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独立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引导教学和启发思考的作用。
2. 以学生为本,开展教学活动
语文教学要通过改革,让学生多经历、体验各类启示性、陶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逐渐实施多方面要素的综合与内化,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的思想品质、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以学生为本,谋划学生的终身发展,站在语文学科的专业角度,培养学生未来发展的综合素质。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自主性的体现。
(二)渗透人文教育,提升综合素质
1. 培養人文关怀,形成语文素养
2017版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提出四个维度的发展要求,分别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都有所强调。语文人文性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由于人文性教育本身含有丰富的文化性,审美性,这方面素质的提升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丰富人文情感,从而发挥语文的美育、德育功能。
2. 培养语文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语文的学习不仅仅要发展听说读写这些基本的语文功底,还要加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语文能力,不仅强调现有的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也强调在语文学习该过程中持久的学习力,它需要一定的方法和知识才能养成。新课程的改革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知识更加重视学习知识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高举文化建设旗帜,加强文化传承使命感
1. 用语文课堂建设助力社会文化建设
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应当让当下文化建设的社会潮流走进校园,走进语文课堂。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培养未来的社会建设者,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放眼社会,关注生活,社会,国家,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跨学科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持久而有意义的学习。将封存在书本里的知识灵活生动的运用于实际生活,既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加以融会贯通,也能引导学生运用知识。
2. 用语文知识力量激发语文德育功能
语文作为人文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最重要的是其丰富的情感教育能够和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其震撼心灵的文字能够唤醒学生的情感认知,这是语文学科独有的学科教育功能。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是一个漫长的教育征程,它既是教育目的也是教育理念。语文学科有着春风化雨般的情感陶冶功能,有博学儒雅的文学气息,有无数历史英雄人物,有千千万万的才华横溢的名家作品,更有流传千古的文人气节和傲气。这种种富有历史生命力的文化基因应该被学生、语文教育工作者传承和弘扬,因为它是语文人文性教育的一部分,是国家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是祖国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
参考文献
[1]刘佳.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外企业家,2017(15):182-183.
[2]刘修发.略论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当代价值[J].学理论,2021(04):7-10.
[3]赖婉萍.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教育的缺失和弥补探究[J].高考,2019(24):91.
[4]刘向义.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教学策略探析[J].读书文摘,2019(07):101.
[5]中央文件.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立德树人的论述[J].职业技术,201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