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素养

2021-11-18 07:41金海林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8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策略分析初中语文

金海林

摘要:在众多学科中,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是最具可行性也是最有效的德育渗透方式之一。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思想性、情感性是不言而喻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篇章,大多是文道结合,文质兼美的文章,处处隐含着德育的因素。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渗透主要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提高学生的个性心理素质。在将德育和初中语文课程教学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挖掘、利用课本中包含的德育元素,给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让德育被学生理解接受。德育有很多体现形式,在不同的教学主题背景下,教师要挖掘其中有代表性的德育要点,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透过德育的渗透将学生培养成更加积极向上的个体,让学生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渗透;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8-261

但是德育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渗透状况令人担忧。重智育轻德育的应试教育,重名利轻道德的社会风气,还有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局限阻碍了初中语文德育渗透的有效开展。 德育教育课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认知水平,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正确三观的建立。所以,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的时候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以此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一、注重自主探究,传递正确价值观念

探究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通过组织合作探究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知识。在小组合作讨论之前,教师应当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划分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在小组内部积极表达自身观点,并听取他人的意见,共同解决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此外,教师还应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学生布置明确的合作探究主题,既要体现语文基础知识同时也要结合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

以《鱼我所欲也》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翻译文章,让学生理解文章中讲述的主要观点,要求学生思考“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应当如何做出选择,思考生活中是否曾经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并将自身的成长经历分享给其他同学,深入理解文章中“舍生取义”的核心观点,这样一来,学生能够从课文中获得启迪,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此外,教师还应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發,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场面,让学生学会取舍。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近距离的观察与分析,以此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随后,教师便可以针对学生对于情感的需求进行德育教学方式的创设与实施。通过这样的方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通过语文教学加强学生的亲情意识

经调查发现,在当前的中学中,开展德育教学工作的人员主要是校园的教学管理人员和思想政治教师。而其他教师,甚至是班主任,很少关注学生的的与发展状况。在此需要对这一现象提出批评。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两者是分不开的。所以,不论什么学科,教师都要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德育认知。

亲情是距离学生最近的一种情感,也是最让人动容的一种感情,学生每天都被亲情围绕着,亲情是最容易让学生感知到的感情,因此,亲情也是最容易养成的思想意识。所以,语文教师在语文课程当中深入德育知识时,可以将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作为起始点,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亲情意识,让学生珍惜和亲人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例如,在对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进行讲解时,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将学生引入这篇文章的学习当中,如:“同学们,母爱是世界上唯一对你无所图谋一心为你好的感情,那么你要怎样回报母亲对你的付出呢?”这个问题和每一个学生都息息相关,因此,学生会非常愿意参与到讨论当中。有些同学会说:“我要努力学习,挣很多的钱给我妈妈花。”还有一部分的同学会说:“我要帮妈妈做家务”等。利用简单但是却包含目的性的问答环节,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记忆,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亲情意识,让他们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变为实际行动,去孝顺自己的父母。

三、深挖教材内容,激发德育元素

课本中有很多对祖国大好河山加以描摹与刻画的文章。在讲到这些文本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读懂文章的主题思想,学习这些文章的表达方法,掌握其中的写作技巧,也应透过这些文本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这同样是德育在课堂中的渗透。这样的教学融合可以激发学生内在情感,学生不仅会对学习过程更为投入,对文章的理解体会更深,还会让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更加浓厚,激励其学好文化知识,今后去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都说“亲不亲,故乡土”,一个随时能感受到自己周遭环境优美的人,是不可能不热爱生活的。不仅如此,这种感受也会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故土,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师在讲到这些描绘祖国美好景色的文章时,要层层深入,不仅要让学生读懂文章、学习体会其中精美的语言,更要透过这些文章的学习激发学生内在的爱国情怀。比如在教学《春》《济南的冬天》《三峡》等文章时,教师应和学生一起细细品味文本语言,让学生在掌握课本内容的同时,又得到审美的陶冶。这些文章的学习还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故土的思想感情,学生内在的爱国之情会油然产生,这才是德育和文本教学相互融入应当达到的积极成效。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德育的效果,教师还需要创新教学的方法,通过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手段提升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引导下不断提升个人的道德观念,以更好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成长为明辨是非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国平.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吉林教育,2020(13):32.

[2]陈俊.浅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散文百家,2019(12):176.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策略分析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