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星
摘要:自“把關人”概念提出后,有关该理论的研究不断丰富发展,“把关人”理论作为西方经验学派的重要研究领域,逐渐成为传播学的一门流派,也成为传播控制理论中主要的理论之一。通过对该理论的梳理,探讨它在各个学科领域中的普遍应用,进而把握其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把关人;理论;应用;研究综述
一、“把关人”理论的确立与发展
国内较多学者认为,“把关”这一概念最早是在卢因的著作中提出的,但是,黄旦在其论述中认为,“把关”最早出现在《心理生态学》中。随后,怀特、麦克内利、巴斯等学者对其进行了补充与延伸,郭庆光、张国良、彭兰、牛明汉等学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当下出现的新情况增添了新的内容。
(一)基本概念提出
卢因在调查中发现,除非家庭主妇接受宣传,把牛内脏买回家做成美食摆上餐桌,不然她们的老公和孩子们很难有机会接触并接受这种食物,这时的家庭主妇其实就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1947年,卢因在他的另外一本著作中,对于“把关人”的概念再次进行了详细描述,他认为,信息的流动需要根据“守门人”的意见来决定是否与受众见面,“守门人”具有一定判断。[1]黄旦对卢因的理论概括道,渠道理论影响了卢因,使得他对于把关人的理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因为信息的流动需要渠道,但是渠道里面存在一个又一个的关卡,所以把关人就是渠道里面重要的角色。[2]
(二)补充与发展
之后,在1949年,怀特做了一项个案调查,主要的调研对象是一个日报编辑,这位编辑的年龄在40多岁,已经从事新闻工作25年,在调查中,怀特主要观察编辑对于电讯稿的处理情况,通过编辑对于情况的处理态度,询问编辑如此处理的原因,通过这一调查,怀特来证实一些他之前的猜测。通过调查发现,编辑具有较大自主权,对于是稿件是否发布这一决定的判断,编辑拥有高度的主观性,编辑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态度来决定稿件的发布。1950年,怀特发表了对于这一调查的论文,自此,在新闻研究领域内,“把关人”这一概念开始出现。怀特的研究对于传播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
1969年,巴斯发表《重新定义守门人概念》,提出“双重行动”模式。巴斯认为,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存在很多把关的环节,这些把关环节能够影响信息的流动,但是,对信息流动最具有决定作用的就是传媒组织,在巴斯看来,把关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两个阶段,也就是双重的把关。在第一阶段中,新闻的记者就是最主要的把关人员,新闻记者决定了他们要对哪些信息进行删减,以及对哪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对于第二个阶段的信息把关,主要在新闻记者创作、加工新闻之后,这时,编辑拥有很大决定权。
和之前学者考察的内容不同,1965年,学者盖尔顿和鲁奇不是对个别的把关现象进行考察,两位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把关标准的衡量上,总结了很多把关的共性判断方式,盖尔顿和鲁奇认为,信息能否进入下一个阶段,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这里主要包括几点,一是信息与发布的时间跨度,二是信息的强度或阈限价值,三是信息是否明晰,四是文化的相近程度,五是心有灵犀,六是出乎意料,七是连续性,八是构成组合性,九是社会文化,十是价值观念。
美国传播学者休梅克在他的著作《把关》一书中,对于把关的概念再次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休梅克系统的将传统把关理论进行建构,把关人的发展逻辑得以完整体现,对此,休梅克总结了传统把关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关于把关过程的研究,他认为,把关过程是新闻媒介对于社会现实再次建构的过程,它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第二,关于把关分析层次的分析,在总结了卢因以来的把关概念之后,他认为,这一理论主要包括五大类,分别是个人层次、媒介工作常规层次、组织层次、媒介外社会团体层次、社会系统层次。
二、国内“把关人”理论研究现状
国内的学者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对把关人理论做了进一步研究。从基础理论来看,郭庆光认为,把关人更加类似于一个筛选机制,这些筛选机制在信息传播过程之中,影响信息的筛选与传播。在这个过程中,只有符合这一标准的信息才能够通过把关,进入受众接触范围。[4]彭兰在《网络传播概论》一书中指出,把关的过程中,媒介组织扮演重要角色,他们的主要工作时筛选新闻素材,判断新闻价值。彭兰指出,影响新闻价值的因素有两个,第一是对新闻素材的判断,媒介组织对于新闻素材进行判断,思考素材是否适合新闻制作,第二是受众的需求,受众的需求是影响新闻信息筛选的一个判断标准。[5]牛明汉在其著作中,有专门的一章用来介绍把关。他指出,影响把关的重要因素,首先是判断新闻是否有政治性差错,报社要避免这类差错,要保持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另外,新闻是真实的,对于新闻报道,要进行斟酌,反复考查,防止事实性差错,记者要有媒介素养,务必确保报纸中所报道的新闻是准确无误、客观真实的;最后,报社是提高把关人的知识高度,不能出现知识性差错[6]。陈力丹曾指出在传播中的五种自然控制情形,阐述了影响把关的因素,分别是选择的控制、时间的控制、材料组合结构的控制、语言文字的控制、认知结构对传播的控制[7]。
在概念的外延上,李光认为,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把关人的概念发生了改变,传播者和受众的关系难以明确定义,变得模糊,因此,需要扩展把关人的内涵和外延。由于互联网中用户的隐匿性,信息传播的快速,缺乏一定的监管,导致网络信息把关困难[8],对此,应该加强监管,政府、平台、网民应该提高意识,强化把关人作用,使受众拥有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从理论的历史沿革来看,龙远通过对抗战时期桂林媒介的考察,梳理了把关的行为与作用[9]。魏华、杨亚军从征婚广告的问题入手论述把关人的重要性[10]。陈颖从电视娱乐节目的角度论述守门人应当具备的把关意识[11]。
三、“把关人”应用性研究
从应用研究的角度看,把关人理论已经被用于更广泛的学科领域,针对其发挥作用的不同,发现国内的许多学者分别关注了医药卫生、教育、影视、文学、新闻传播中把关人问题的研究。
(一)医药卫生中的把关人
从关注的热点来看,除去新闻传播类学者对把关人理论的关注热度最高之外,医药卫生领域的学者对把关人的关注度次之,他们敏锐地意识到把关人在医药卫生领域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些学者认为在医学领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充当着守门人的角色。[12]。任晓、李君荣认为,结合我国目前双向转诊的实施情况,分析其存在的困难及原因,应该继续完善双向转诊的思路,提出全科医生应该发挥“守门人”作用[13]。周凌志等学者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卫生服务守门人制度的发展现状,得出我国在分级医疗体制建设中的几点启示:必须由政府规制引导;要与医疗健康保险密切配合;建立相关运行机制;完善全科医生培训体制;分级医疗实施应当稳步推进[14]。
虽然在医学中把关人的概念被多次提起,但其研究范围大多仍局限在其自身的领域之内,很少运用把关人的理论去解决现实问题,对于医学的把关人制度也主要是借鉴西方。
(二)教育中的把关人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在幼儿教育中,王蔚以儿童绘本为媒介,阐述了儿童绘本从创作到销售的整个过程中存在着多重把关的现象,首先第一层把关出现在绘本创作与销售阶段,对于绘本内容进行筛选,第二层把关是绘本购买和阅读消费过程中,家长对于购买的绘本内容进行把关,再进入儿童视野,第三层把关在于学前儿童的主体性实践和自我把关,儿童自己对于阅读的内容进行选择判断[15],认为不仅图书编辑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在消费过程中幼儿的家长以及幼儿自身都发挥着把关的作用。刘开源、潘子健则立足于高校,他们指出,辅导员陪伴大学生成长,他们是大学生成才、成人的指路人,是一线的管理者,因此,可以把高校辅导员作为“把关人”[16]。在网络舆情的引导面前,陈秋华、苏剑认为高校辅导员要扮演好信息的把关角色,对于信息的接收、信息加工、信息传播都应该有一定敏感,特别在网络舆情引导中,辅导员的把关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个环节[17],因此,辅导员要做好高校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
(三)影视、文学中的把关人
影视、文学中也引入了把关人的概念,进行了应用性和解释性研究。在影视领域,一些学者借用把关人这一理论阐释其在影视综中的重要性。贾乃军认为微剧的编剧导演最好是由一个人完成,并且由他担任整部微剧创作过程的把关人[18]。在电影的报道方面,刘秀梅在其论述中指出,把关人应当树立“三个意识”,培养“三种能力”。
在文学方面,对于把关人的研究,学者主要集中在网络文学领域。曾少武认为,在网络文学中,也是存在把关人概念的,这里的把关主要包含三个重要部分。第一个把关人,主要是文学网站、网络写手、网络,这是从网络文学源头进行把关,他们直接决定网络文学是否发布;第二个把关人包括青年学生读者、学校、家庭,是终端的把关,他们拥有很大自主权,他们是购买网络文学的主要力量;第三个把关是宏观的把关,主要包含政府、社会、文学社团层面,主要发挥监督作用[19]。叶璐、王琳琳指出网络文学中海量信息的增加、把关主体的分化导致效率低下、商业性侵蚀文学性[20]等问题的出现,都为把关增加了难度,要增加对于网络文学的监督。
(四)新闻传播中的把关人
新闻传播中关于把关人的讨论相对较多,目前主要集中在自媒体、短视频方面,许多学者注重对网络中出现的现象与问题进行剖析。值得注意的是,自媒体的发展使把关人的作用逐渐被弱化,随之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吴灏鑫、牛伟指出,目前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反转”新闻不断产生,这现象的出现,与主流媒体把关人角色的弱化有较大联系[21]。喻国明在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谣言的生成因素时,也指出了把关人功能泛化[22]的问题。陈晓彦、杨茜则认为在社交媒体环境下,职业把关人的思维也发生了变化,受众思维渗透把关流程的各个环节,通过研究他们发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工具或将重塑把关人与受众的关系[23]。
在短视频与直播方面,研究者从理论的新特征(公克迪、李菁媛,2017)、安全隐患(吴祐昕等,2009)、发展对策与方向(邓若伊、余梦珑,2018)入手,思考如何实现网络视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咏华.大众传媒把关[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8.
[2]黄旦.“把关人”研究及其演变[J].国际新闻界,1996(04):27-31.
[3]麦奎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35.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89-95.
[5]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36-337.
[6]牛明汉.《版面 标题 导语 图片 把关 創新》[M].北京:长征出版社,2003,159-171.
[7]陈力丹.把关人理论与传播的五种自然控制[J].东南传播,2017(04):20-23.
[8]李光.问题、表征与规范:网络视频直播泛化的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06):158-160.
[9]龙远. 抗战时期桂林媒介的“把关”行为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
[10]魏华 ,杨亚军.恶俗征婚广告——被报刊“把关人”遗忘的角落[J].新闻与写作,2004(10):37-38.
[11]陈颖.电视娱乐节目“守门人”的把关意识[J].新闻界,2007(03):78-79+82.
[12]本刊编辑部.全科医生小词典——守门人、健康管理者与健康代理人[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4):4284.
[13]任晓,李君荣.新医改下的双向转诊新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04):44-46.
[14]周凌志,刘俊,罗利刚,李云川.国外卫生服务“守门人”制度的发展现状及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S1):116-118.
[15]王蔚.以儿童绘本为媒介的健康教育与传播研究——基于“多重把关”的视角[J].编辑之友,2017(08):32-36.
[16]刘开源,潘子健.从“把关人”理论谈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J].新闻界,2010(04):92-93+139.
[17]陈秋华,苏剑.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辅导员“把关人”的角色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07):107-111.
[18]贾乃军.谈微剧的把关人[J].视听纵横,2018(05):95-96.
[19]曾少武.论网络小说阅读“把关人”体系的建构[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02):115-119.
[20]叶璐,王琳琳.网络文学的把关难点及对策分析[J].出版广角,2017(18):18-20.
[21]吴灏鑫,牛伟.重新认识主流媒体在新媒体平台的“把关”角色[J].新闻与写作,2018(06):100-103.
[22]喻国明.双因机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谣言生成[J].新闻与写作,2018(03):45-48.
[23] 陈晓彦,杨茜.社交媒体环境下职业把关人的受众思维与行为模式[J].新闻记者,2018(11):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