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效课堂八讲》由洋思中学副校长刘金玉创作,蕴含了丰富的教学管理理论和实践内容,对高效课堂的构建和操作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十分必要的,其不仅能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为此,本文通过对《高效课堂八讲》的解读,结合素质教育的有关要求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构建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这一命题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八讲
引言:在小学阶段,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除了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之外,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从而在丰富语文知识事业的基础上,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从而助力于小学生的未来健康成长。为了达成这一教育目标,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十分必要的。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法,让小学生能够在参与课内外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一、高效课堂的含义和意义
所谓的高效课堂,指的是教师能够在固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最大程度上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较少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获得最好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相比之下,高效课堂具有效率高、效益好的突出优势。小学生能够在高效课堂的学习当中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散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学生还能够在高效课堂当中尽可能的获取更多的理论知识,从而大幅度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最大效率和最优效益的有机统一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特点,教师通过这一过程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快速培养起语文学习的思维,实现语文学习的目标和任务。
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陈旧,未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当前,我国许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首先是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陈旧,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压。由于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格活泼好动,面对教师空洞枯燥的教学模式,学生很难有效的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课堂教学的效果大大降低。除此之外,由于教师和小学生之间课堂交流的缺失,教师无法捕捉到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需求变化,教学过程也难以得到动态调节,课堂效率也就很难得到提升。
(二)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对学生全面的开发和引导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很难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具体来说,教师的教学过程过于侧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融入其中,教学时不能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小学生正处在开拓思维和提升能力的黄金时期,教师在这个阶段必须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对其进行教育,挖掘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潜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打下一个坚实且有效的基础。
三、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路径
(一)关注学生特点,科学制定课堂计划
为了构建一个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结合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一个科学高效的课堂规划。具体来说,教师的教学规划必须包含对学生性格特点和学习需求的认知,力争体现出“以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当中潜移默化的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制定与课堂计划相匹配的课堂节奏,让小学生能够感受到课堂氛围的舒适性所在,这对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极为必要的。
(二)重视学生主体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小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在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智力水平、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較大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时,应充分认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关注学生的主要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对同一知识点的掌握会有差异。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更加耐心,更加关注那些掌握不好的学生,并给予积极的指导,以确保课堂教学的进度。另外,对于相同的知识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些“独特”的现象,对于学生的不同意见,教师应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给予科学合理的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方向回归课堂主题,让学生的思维跟上课堂节奏,确保学生保持强烈的探索精神,同时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三)侧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发展需要教师积极、科学地组织和引导。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有效地进行课堂学习,教师应注重教学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还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设置教学情境时,应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把握课堂节奏,按照课程要求有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设置情境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喜好,多使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愉快地学习。例如,在学习《牛郎织女》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动手动脑,在课堂上搭建鹊桥和美丽的天空,组织学生扮演课文中的牛郎织女等人物。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积极学习文本以搭建戏剧场景,同时还会积极与他人交流,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当学生表演戏剧时,学生将对角色的情感变化和性格有更深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加入其中,引导学生共同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效课堂八讲》对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深入研读《高效课堂八讲》的有关内容,结合素质教育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法,在注重引导学生提高自身语文知识储备的同时,训练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为了构建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必须把握好“以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重要原则,合理规划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小学生能够切实的感受到自己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进而可以激发自身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积极跟随教师的授课思路,主动开展各项学习工作,这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春英. 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分析[J]. 东西南北:教育,2020(4):0315-0315.
[2] 李春芳.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00(001):253-254.
[3] 刘娟. 应用多媒体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No.84(24):111-111.
作者简介: 范春艳;1990年4月; 女;苏州常熟; 汉族;本科;二级教师; 小学低年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