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注重理论探索,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依赖丰富而有效的载体,才能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从这一点来看,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渗透和融入劳动教育,进而构建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和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构建
劳动行为伴随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历程,劳动行为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劳动教育则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一个十分重要的载体和途径。通过实施有效的劳动教育,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劳动精神的培养和独立意识的启迪,也直接关系到学生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塑造和引导。高职学生需要提升自身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不断强化自己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将劳动教育融入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进而实现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和互动,对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实践性,促进高职学生砥砺意志、塑造人格、奉献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1.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
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来讲,00后是学生的主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劳动实践的时间和机会十分有限,对劳动行为的意义和作用缺乏正确的认知和了解,有的学生甚至对劳动行为存在一定的偏见和错误认识。此外,很多学生在思想意识领域中还存在较为突出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在个体行为上往往会表现出推崇不劳而获、缺乏团队意识、奉献精神和拼搏意识等,这些思想意识和行为特点对学生的个体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输出也会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而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过构建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充分发挥劳动行为和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作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引导和影响。
2.有利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创新
从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现状来看,与专业技术实践教学相比,明显存在理论性突出,实践性不强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实效性和实践性。加之高职学生的独立个体意识已经逐渐形成和发展,对于传统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式,无论在心理上还是行为上都存在较为明显的抵触和抗拒,这也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更高的标准要求。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过构建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充分发挥劳动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思想政治教育化显性为隐性,在兼顾学生主体性和独立性的同时,可以更好地降低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和逆反,进而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提供更多可能。
3.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
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任务来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从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未来趋势来审视,职业精神对职业人才的成长发展的意义更是不可估量的,甚至比职业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而作为劳动教育来讲,本身呈现出的就是一种内在精神的外化,是一种改造自然、不畏艰险的斗志和干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注重对学生吃苦耐劳、埋头苦干、顽强拼搏等精神品质的培养和塑造,在这一点上,劳动教育的初衷与职业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过构建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充分发挥劳动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可以让学生们在体会和感受勞动行为的过程中,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塑造和体会职业精神的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更加扎实的职业素养和积极向上的职业精神。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的难点
1.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和重视不足
作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来讲,在很大的程度上更加关注和聚焦学生思想意识领域的变化和问题,更加倾向于采取直接、快捷、有效的方式去实施教育和干预,而劳动教育对高职学生思想意识领域的引导作用在短期内无法充分显现,更需要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就会导致劳动教育的思政价值大打折扣,不被人们所重视和认可。因此,很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劳动教育的实施一直持怀疑和否定态度,没有充分认知劳动教育实施对高职学生思想意识领域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深层次促进作用,更没有对劳动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对劳动教育的实施方式、实施载体和实施路径等方面也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探索,导致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充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劳动教育作用的有效发挥。同时,由于教师对实施劳动教育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导致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效果不足和作用不明显。
2.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不足
从劳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实施的初衷来看,劳动教育的重点并不在于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的培养,而在于通过劳动教育,打通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内在联系,通过劳动教育作为载体和平台,让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效果更加显著和持久,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更加春风化雨、更加润物无声,让学生们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劳动教育的实施只是单摆浮搁,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将劳动技能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而忽视了对劳动文化、劳动精神、劳动人物的宣传教育和讲解,没有激发劳动教育先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仅没有让学生们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受到思想意识领域的触动和灵魂上的洗礼,没有让劳动对学生的负面思想起到净化的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抵触和误解。
3.劳动教育缺乏有效的载体和平台
需要看到的是,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之处在于,劳动教育不能仅仅通过理论教育来实施,劳动教育的价值主要蕴含和体现在劳动过程之中,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劳动过程之中,才能有效地体味和感受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如果将劳动教育浮在表面,或者通过劳动理论的灌输替代劳动行为和劳动过程的学习和体验,就会造成劳动教育的南辕北辙和舍本逐末,使劳动教育偏离初衷和本来目的,作为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讲,实施劳动教育缺乏有效的载体和平台,在实施过程中,也更多依赖学生的自发性,引导和组织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在很大程度上将劳动教育演化为了普通的劳动行为,错失了劳动教育的初衷和目的,自然也无法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作用。
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所谓主体性原则,指的就是在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育人过程中,不能没有重点和主次之分,而是要在教育过程中明确地突出教育的主体和重点,而不能简单地将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地嵌合在一起,或者让劳动技能教育和劳动意义教育同等重要,而是要在劳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尽量挖掘和探索劳动行为和劳动技能背后蕴含的深层次内涵,以及在特定的历史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劳动行为展示和呈现出的独特方式和特点,让学生们通过劳动行为等作为切入点和兴趣点,进而以此来对劳动内涵和劳动意义产生深层次理解和感知。
2.融合性原则
作为融合性原则,一般来讲是指的就是在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育人过程中,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各自为战,而要从二者的共同点和契合点入手,深入挖掘二者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比如,无论是劳动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抛开外在的形式之后,二者都是更多体现为对精神世界的影响和磨砺,人们的劳动行为不仅包含着对于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透彻认知,更包含人们不顺从自然、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勇气和毅力,而思想政治教育也往往是以这个方面作为主体,因此,要以此入手,通过二者内涵的有机融合和深入结合,有效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实际效果。
3.延展性原则
作为延展性原则,一般来讲是指的就是在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育人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围绕劳动行为和劳动技能等进行教育,更要根据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反应和反馈,循序渐进地对学生施加更加深入和宽领域的教育,比如可以对劳动文化进行深入的发掘和整理,引导学生们对华夏民族农耕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历史有深层次的了解,也可以对劳动工具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挖掘,让学生们更好地体会和了解我国农业文明演进过程中独特的劳动智慧和发明创造等等,通过这些劳动文化等方面的延展和拓展,就可以让学生们更加加深对劳动教育的认可,增强对劳动教育的兴趣,进而巩固和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
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途径
1.科学组织和实施劳动教育
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对实施过程不加引导,而让学生们自发的去实施,而要从劳动教育的目的入手,进行精心的设置和组织。一方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强化对劳动教育实施方式和意义目的的认知和理解,从理论层面和实践维度强化对劳动教育实施的探索和创新,让劳动教育真正实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和有机衔接,充分发挥二者之间的互动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劳动教育的实施要充分结合高职院校专业实际,可以依托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让学生们进行有效跨专业体验,或者依托对口合作企业的载体,让学生们更早地进入到劳动实践之中,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兼顾劳动的安全性问题。
2.不断开发劳动教育第二课堂
在劳动教育实施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需要将劳动教育进行适时的升华,让学生们突破对劳动的粗浅理解,进而让学生们从劳动感受中得到更多的体验。一方面,可以通过聘请本地的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等代表,到高职院校之中对学生们进行教育和引导,通过分享他们在劳动方面的体会、心得、成绩等,让学生们进一步加深对于劳动作用和意义的体会。另一方面,通过开发本地区特色的劳动实践基地,比如依托博物馆、展览馆等资源,组织学生们定期参观,引导学生们围绕劳动体会进行讨论和思考,强化劳动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效。
3.注重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一方面,要对劳动教育进行针对性的组织和设置,通过结合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针对性的设置一些劳动技能培训、劳动知识竞赛等等,让学生们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劳动过程、突破劳动困境,并在此过程中树立起更加积极乐观的思想意识和顽强拼搏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要注重在勞动实践中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要让学生们在劳动过程中,感受到团队力量的强大和团队合作的价值,进一步为学生们的职业精神培养提供支撑和动力。
综上所述,强化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构建,是新形势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重要探索和创新,对于广大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来讲,必须要抢抓机遇,强化实践,真正将劳动教育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促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志阳.浅谈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J]. 公关世界.2021(08)
[2]丁晓萍.高职院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17)
作者简介:
陈勤(1981.05-),男,湖南永州人,汉族,硕士,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