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琼艳
摘 要:本文强调了小麦机械化种植的主要优势,结合河南省农业机械化的实践,从小麦的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收获这两方面入手,说明了小麦机械化种植的关键技术要点。在此基础上,以单项种植技术、复试种植技术、新型播种设备入手,阐述了小麦机械化种植的新技术应用,旨在实现小麦种植与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现代化。
关键词:农业生产;小麦种植;机械化种植技术
引言: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我国对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注程度、投入度进一步增高,对于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程度持续加深。以小麦种植来说,通过引入机械化种植技术,有效缩短小麦播种与收获时间,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基础上推动小麦种植产量与质量的增加。从这一角度来看,在实际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引入小麦机械化种植技术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相应技术值得重点探究及推广。
一、小麦机械化种植的主要优势分析
小麦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集化肥深施、小麦播种、覆盖镇压等工序于一体,省工省时,不仅可以保护耕地,保持生态环境,而且还可抗旱、保墒、蓄水、保苗,是发展生态效益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趋势。目前,常用于小麦种植生产的机械设备主要包括自走式小麦小区播种机、手扶式小麦穗行播种机、小麦立体匀播机等几种类型[1]。以小麦立体匀播机为例进行说明,该机械化种植设备主要依托六道工序一次完成作业,减少土地旋耕工序和费用,同时有助于小麦抢墒播种,节本增效显著。总体而言,在实际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引入小麦机械化种植技术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是当前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小麦机械化种植的关键技术要点探究
(一)小麦的机械化播种
出于维护小麦种植质量与产量的考量,在实施机械化种植操作时,必须严格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前结合区域现实情况选取适宜小麦品种进行种植,并参考种植区域的土壤情况,确定合理的小麦播种时间。通常来说,若种植区域土壤的含水量相对较低,则需要选用旱地小麦品种,并重点保证可以在播种适期内尽快种植,同时结合种子发芽率、土壤墒情设定播种量。在气候条件干燥、播种时间相对较晚的条件下,可以对小麦实际播种量进行一定程度的增加。
通过在小麦种植中引入机械化设备,能够在一次下地的基础上完成施肥、播种等多道工序。实践中,需要将小麦播种深度稳定在3厘米左右,并依托机械设备实现精量、均匀播种;在种子上方覆盖均匀土壤,并完成机械化镇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小麦实际种植区域的土壤具有较高的含水量,或者土壤本身的黏度较高,则可以不进行机械化镇压处理这一工序。
在河南省的小麦机械化种植实践中,更多落实了机械化免耕覆盖播种技术。对于该技术而言,其主要在完成前茬作物的收获后(如水稻的收获),不对土壤实施翻耕处理,而是直接投放机械设备,实施土壤旋耕、小麦播种、土壤施肥以及镇压处理等等操作。通过这样的种植技术应用,大幅减少了机械设备进入田间的次数,有效避免机械设备对田间土壤造成过度碾压的问题发生,在保证机械化播种效率与质量的同时,节约小麦播种时间,促使农村劳动力解放,并逐步转移至其他行业的发展中。
(二)小麦的机械化收获
当小麦进入成熟状态后,即可应用机械设备落实小麦抢收,促使小麦晾晒、脱粒等工序均由机械设备统一完成,提升小麦收获效率的同时,达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效果。通过应用机械设备展开小麦的收获,还能够在收割小麦的同时直接对秸秆实施粉碎处理,达到秸秆粉碎换田的效果,以此获取更为理想的环保效益。在进行小麦的机械化收获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落实以下几项工作要点内容:
第一,对用于小麦机械化收获环节中的农机设备展开调试。通常情况下,要在5月份左右实施对农机设备(小麦收获机械设备)进行检修以及调试,保证相应农机设备可以保持良好、稳定运行。在调试时,要求重点落实对割茬高度、切割器参数等的条件,一般情况下,将割茬高度控制在割刀不入土的水平下,即稳定在50-150毫米的范围内即可[2];严格依照说明书要求调节切割器的间隙。第二,保证田间准备的充足性。在正式落实小麦的机械化收获前,在田边位置割出方便相应机械设备掉头转弯的区域,其宽度稳定在4-5米的范围内即可;将待收割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工作区域,实施分区机械化收割;针对存在严重倒伏的区域,应当使用人工收割的模式。
三、小麦机械化种植的新技术应用
(一)单项种植技术
在应用单项种植技术展开小麦机械化种植的过程中,更多选用少量播种、精量播种的形式。实践中,需要相关种植人员在使用该技术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现实需求计算小麦种子的播种量,并保证种植机械的特定性。现阶段,常用外槽轮式播种机展开小麦的机械化种植,在播种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植株之间的间距、行距以及播种深度,确保小麦机械化播种的成活率。水平盘式播种器也是进行基于单项种植模式的小麦机械化种植实践中常用的工具,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以促使匀排播种成为现实,推动小麦机械化种植整体效率的提高,保证小麦在实际的生长过程中可以受到充足阳光照射以及养分的支持,促使小麦实现良好发育,以此保证小麦机械化种植的产量与质量。
(二)复试种植技术
第一,稻茬麦浅旋耕播技术。通过引入机械化播种设备,能够实现该技术中所有操作工序的一步完成,包括覆蓋土壤、镇压、灭茬、碎土等等[3]。就当前的实践情况来看,稻茬麦浅旋耕播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且已然与条播技术实现深入融合,促使小麦种植不断向着机械化方向发展的同时,降低在小麦播种中需要投入的财力与人力支持,也达到推动小麦机械化种植产量与质量增高的效果。
第二,免耕施肥类播种技术。在应用该技术展开小麦机械化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机械设备完成的工作任务包括施肥、覆盖土壤、镇压以及旋耕等等。就当前的实践情况来看,镇压轮在免耕施肥类播种中更加常用,可以收获更为理想的施肥与排种成效。
(三)新型播种设备
在水稻收获后,由于在农田内散落着大量的水稻秸秆,因此容易引发秸秆缠绕机器设备的问题发生,不利于后续小麦机械化播种工作的展开,且难以保证小麦种子着床、覆土等种植环节的完成质量。基于此,想要更好的实现在全稻秸硬茬地中进行小麦的高质量机械化种植,就需要积极开发、应用新的机械设备。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秸硬茬地洁区播种系列技术设备应运而生,促使秸秆粉碎、土壤施肥、小麦机械化播种、秸秆覆盖这些工作可以在机械设备一次下地的条件下完成。在该机械设备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主要在粉碎秸秆后,将其整体接续空间移位,以此为后续施肥、播种机械化操作的展开提供了不存在秸秆阻碍的清洁空间,促使小麦的机械化种植操作更好实现。同时,对于粉碎后的秸秆,将其均匀覆盖在完成播种后的土地表面上方,以此实现保温保墒,达到封闭杂草的效果。依托这样的机械化播种方式,促使秸秆还田成为现实,降低入土还田腐化耗氮、消耗氮肥问题发生概率的同时,也为小麦作物的更好生长创设更好条件。
总结:综上所述,在实际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引入小麦机械化种植技术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是当前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小麦的机械化播种与机械化收获环节的落实,结合单项种植技术、复试种植技术、新型播种设备等小麦机械化种植的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小麦机械化播种的技术升级以及增产增效,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聂志光,刘敏,赵政.小麦玉米机械化生产配套种植模式与播种技术试验[J].食品工业,2020,41(09):420.
[2]魁永忠.甘肃省永靖县小麦种植机械化与新技术分析[J].农业机械,2020(02):100-101.
[3]施佐琴.云南师宗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1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