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校开展理财教育,提升儿童理财素养责无旁贷。学习场的理论引入,为学校开展理财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学校通过设置理财长廊、开设理财校本课程、创建理财实践基地,促进多项校园育人因素的融合,建构了多维立体的理财教育学习场,有力提升了儿童的理财素养,拓展了学校全面育人的路径。
关键词:理财教育;学习场;校本建构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10A-0042-05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财富的不断积蓄,迫切需要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懂得投资理财的开拓型人才。然而,受儒家传统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思想影响,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理财意识淡薄,理财能力不强,儿童更是如此。
学校作为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人的地方,要致力于提高儿童综合素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学会理财,提升财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素养的必备要求。因此,学校也应将培养具有理财意识、懂得理财基本知识、掌握理财基本技能的学生列入育人的目标体系中。
一、儿童理财教育现状
(一)家庭教育缺少理财意识启蒙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蔡元培先生说过,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儿童成长的各阶段都要接受来自家庭成员、成长环境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因而,家庭教育是儿童理财教育的起始阶段,家庭应该对儿童进行理财教育的启蒙,埋下理财教育的种子。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市场,尤其是家庭消费市场出现“儿童中心化”的趋势,即少年儿童对家庭消费呈现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家长只关注孩子眼前的消费需求,很少关注为了孩子的明天而去理财。因而,孩子购物时往往只根据自己的喜好,考虑的是自己对该商品的渴求度,很少考虑价格因素,更难得去考虑钱的来源和父母挣钱的辛苦,攀比性、超前性、奢侈性消费现象较为严重。同时,占社会大多数的工薪阶层家长普遍认为自己收入有限,家庭花费支出较多,已无余钱可以用来理财。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缺少对儿童理财意识的启蒙,儿童对消费存在误区,家长对理财存在盲点,这些都体现出儿童理财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二)学校教育缺少理财素养培养规划
1.理财教育目标和内容缺失
笔者查阅网络资讯、文献书籍以及多所学校的工作内容,发现理财教育的目标内容、行动方案鲜有提及,且很少将理财教育纳入教育目标。在极其重视儿童综合素养培养的当下,学校育人体系中缺少理财教育令人遗憾。现行的中小学教材中,有关理财的内容只是在诸如数学、道德与法治等部分学科中零散出现,缺少系统、连贯的设置。
2.理财教育师资缺失
开展理财教育,师资是重要因素。现实中,很少有学校安排专门的理财教育师资,也很少有教师愿意担任专职理财教育教师。究其原因,第一是因为观念认识不到位,思想意识上不重视,理财教育还没有得到学校和教师的认可和接受;第二是因为教师自身素养还不够全面,作为学校教师,他們专心于学科教学,对理财教育相关内容学习不够,自身的理财素养不高,无法准确而有效地将理财知识和能力传授给儿童;第三是由于编制影响,无法抽出专门的师资进行理财教育。
3.理财教育实践场所缺失
儿童的学习总是在一定情境中开展的。儿童理财知识的学习、理财能力的提升也需要有场景化的实践空间。儿童只有在真实的理财教育情境中操作实践、感受体验,才能真正获得理财认知,掌握理财技能,提高理财兴趣。这样的理财教育实践场所在学校中很少,而在普通的教室学习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儿童缺少消费行为自省
作为家庭中心的儿童,对自己的消费行为往往缺少有效规划,一切由着性子来,很少考虑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受周边同学随意消费的影响和虚荣心的驱使,不少学生还经常出现攀比心理,追求时髦,追求高消费,养成了不负责任、不计后果、不理性的消费习惯。另一方面,部分学生面对不菲的“压岁钱”“零花钱”显得茫然无措,不知如何处理,认为将钱交给父母就是最好的保管方式。这些都显示了儿童理财意识淡薄、理财能力缺乏的特点,他们对自己的消费行为缺少自省。
二、理财教育学习场的理论意蕴
(一)“学习场”释义
“场”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提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一个人的动机行为是由其“心理生活空间”决定的,所谓“心理生活空间”是指在某一时刻影响行为的各种事实的总体,既包括人的信念、感情和目的等,即个人的“心理场”,也包括被知觉到的外在环境,即外在的“环境场”[1]。
钟启泉认为,学校是所有事件交织在一起、具有内在统整性的整体,存在于这个整体之中的所有的人(包括教师)、事物与事件的关系都是作为整体的一分子发挥作用的关系场 [2]。就学校育人系统来说,它是通过儿童、教师、课程、教育环境、校园文化等要素构成的育人“生态系统”。学校育人功能的发挥,需要各种要素相互作用、协调配合。当各种要素机能都得到酣畅淋漓的发挥,又相互影响配合、相互激发唤醒时,就容易形成情意飞扬、高潮迭起的学习氛围、育人环境,这种理想的教学背景或教学场境我们就称之为“学习场”。因此,学习场首先具有整体性。存在于这个整体之中的所有的人和其他因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分子发挥作用的关系场,不是零散状态的。其次,它具有生成性。所有人在与各种关系的互动中进行同化、顺应,实现意义建构,同时能超越具体要素的局限,生成未知的世界,不是僵硬固化的。再次,它还具有生态性。支持儿童学习的各种环境和关系之间是相互和谐、相互协调的,这种和谐与协调形成了有利于儿童成长的良好生态,不是独立封闭的。
(二)“理财教育学习场”解读
理财教育学习场是指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系统中校园文化、课程设置、教育空间环境等各要素的协调和促进作用,能够有力、有效地提升儿童理财认知和能力的学习场域。
理财教育学习场呈现以下特点:第一,理财教育学习场应该是由儿童、教师、课程、教育环境、校园文化等要素构成的育人系统。第二,理财教育学习场构成的各要素之间只有在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定的教育环境、形成一定的教育关系时,才能产生理财教育学习场。第三,理财教育学习场中的核心要素是人,指儿童和教师。理财教育学习场中的关键行为是儿童对理财知识的学习、理财能力的提升。没有人的存在,就没有理财教育学习场的存在;没有儿童的学习行为,理财教育学习场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第四,理财教育学习场的形成必须要有学习任务驱动,有进阶思维的显现,有品质学习的加入。因为学习场的形成总是和一定的学习任务联系在一起的,同时高品质的理财教育学习场应该有高品质的理财思维切实介入。
三、理财教育学习场的校本建构
校园文化、课程设置、场馆建设是学校育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承担着相应的育人功能。我们在学校教育的各种系统中,选择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加以设计,从文化学习场、课程学习场、物态学习场等方面建构理财教育学习场。
(一)墙壁说话,建构理财教育文化学习场
儿童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空间展开的,这个空间不仅作为背景、场所存在,它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的存在。建构理财教育学习场,必须充分发挥校园内墙壁的作用,墙壁展示要融知识性、教育性、专业性于一体,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让校园内的墙壁“说话”,是构建理财教育学习场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我们在学校的启思楼各层楼梯墙壁上专门设置了理财教育长廊。
一至二楼楼梯长廊布置的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介绍”。它以图片和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绍了中国货币发展的历史。从商代晚期出现的金属制币,到北宋时期出现的最早使用的纸币,再到明清时期的白银,从1948年12月发行的中国第一套人民币,到现在发行使用的人民币,都有对应的图片和简明易懂的文字介绍。儿童从中了解到我国货币发展的历史与货币形式的变化,丰富了对货币的认知。
二楼至三楼楼梯长廊布置了“世界各国钱币展示”。这里展出了从大洋洲到美洲、欧洲、亚洲主要国家的货币图片样张,如索马里的“先令”,俄罗斯的“卢布”,泰国的“泰铢”等。一张纸币看天下,开阔的是眼界,收获的是兴趣、品位。地域鲜明、特色突出的硬币与各国纸币完美结合,很好地让儿童对世界钱币有了较为直观完整的感受。
三楼到四楼布置了“金融名人汇”。这里对国内外金融方面的名人进行了简要介绍,如马云、林毅夫、马库斯·戈德曼、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等。金融名人的展示,让儿童了解了经济发展中“人”的重要性。
四楼到五楼布置了“理财吧”。这里以简短的文字介绍了关于理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有与我们学科教学有关的金融知识,如利率、利息、个人所得税;有与人们生活消费相关的支付形式,如支付宝、微信;有与理财相关的金融产品,如P2P理财、众筹、风险投资。
理财长廊的布置遵循由浅入深、淺显易懂的原则。从儿童乐于接受的货币起源介绍,到国内外货币介绍,再到金融名人和理财知识介绍,都体现了由浅入深的原则,遵循了儿童接受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由浅显到较为深入的认知规律。同时,直观的画面呈现、生活化的语言介绍,使深奥的理财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二)植根课堂,建构理财教育课程学习场
课程是学校的核心。课程建设是学校特色创建的基本路径之一。作为展现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应该适时补上理财教育这一短板。学校在建构理财教育学习场时,积极应对社会和时代发展对人才具备的理财素养的需求,立足儿童成长需要,遵循儿童认知规律,挖掘梳理国家课程中的理财教育内容,开发理财教育校本课程,让理财教育通过课程得以实施培养,同时以课程彰显我校理财教育的办学特色。
1.梳理整合现有教材中的理财教育内容
理财教育并非单纯的知识教育,其涵盖的内容不是哪一门学科所能包含的。因此,我们应当重新发掘现有教材中关于理财教育的素材,进行梳理整合,形成系统的理财教育内容,然后带领儿童进行有效学习,发挥学科群的统整效应。经过对小学六个年级教材的梳理,我们发现理财教育内容贯穿于各个学科、各个年级,主要融合在数学、道德与法冶等学科之中。
数学学科开展理财教育,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让儿童认识货币、理解“储蓄”“利息”“利率”等概念之外,还可以结合相关内容开展“我的压岁钱我做主”“我的理财小妙招”等主题理财活动,指导儿童从数学角度去发现、解释和表达生活中理财问题的数量关系、变化趋势和数据信息,并运用数学的思维与方法加以分析研究和尝试解决,最终能意识到数学对理财的作用,形成正确的数学理财观。
道德与法冶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儿童树立正确健康的理财观念,在理财过程中坚持道德自律,不要在生活中为了钱财而损人利己、不择手段,同时增强儿童的法治意识,让儿童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不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做违犯法律的事情,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对国家课程中理财教育资源的梳理整合,为理财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源头活水,也为更深、更高层次地开发理财教育内容起到了奠基作用。
2.开发校本课程
理财教育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和成长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我们以让儿童学会简单的金融知识,掌握简单的理财行为,培养自觉的理财意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理财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以年段为单位,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了理财教育主题内容。
低年段:①五颜六色——认识货币;②精打细算——观察存折;③五光十色——走近银行卡;④有条有理——学会记账。
中年段:①小小设计师;②我的零花钱我做主;③我会存钱啦;④理财日记本。
高年段:①认识利率、利息;②说说个人所得税;③认识理财产品;④设计旅游预算。
理财教育校本课程呈现以下特征:首先,课程体系具有主题性。课程内容根据儿童成长的需要,结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设计,围绕一个个主题展开。其次,课程内容具有渐进性。儿童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进步的过程。理财课程内容安排更是体现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特点。最后,课程学习具有实践性。理财教育的教学方式不再是师讲生听,而是更多地采用小组合作、知识介绍、故事分享、道具演示、角色扮演和互动游戏等方式来展开,课堂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
有高质量的课程就会有高品质的学校和高质量的学校教育。理财教育课程的设置与开发,有力地推动了儿童理财能力的培养和理财素养的提升,展现了理财教育课程学习场强大的育人功能。
(三)创设载体,建构理财教育物态学习场
理财教育必须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实践载体、物态空间,才能更好地开展活动,帮助儿童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跃迁。同时,建构理财教育学习场,在校园内营造真实的理财教育实践场景,必须要有真实具体的理财教育活动场域,实现理财教育与生活实践的高度结合。因此,创建少儿银行和少儿超市成为建构理财教育学习场的勇敢尝试。
为了给儿童提供理财教育的实践场所,学校专辟教室,创建了理财教育体验基地——“青苹果”少儿超市。超市出售的商品都是橡皮、尺子、笔袋等学习用品。每当超市开门迎客时,学生手持老师发放的积分卡去兑换不同分值的精灵币,用于购买自己需要的学习用品。此时,自己持有精灵币的多少,购买物品的价格和需要购买的数量,所购物品是否是自己急需的,如何实现购买行为的最优化、购买价值的最大化,都成为他们需要自我思考的理财问题。
储蓄理财是理财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帮助儿童在校园内真实感受、体验理财的具体过程,学校创办了“青苹果”少儿银行。银行的行长、职员同样由全校学生竞聘产生。全校每位学生都会获得学校分发的“青苹果”少儿银行存折本。存折本内有两个夹层,一个放置从老师那里获得的奖励积分卡片,另一个放置小银行存取积分的凭证夹层。学生来到少儿银行,将自己获得的奖励积分通过柜台进行储蓄,或者兑换成校内流通的纸币——精灵币。对于兑换到的精灵币,是存储在儿童银行以获得相应的利息,还是根据自身学习的需要到超市购买学习用品,也成为学生需要自我选择的理财行为。
为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理财教育场建构中的作用,学校在官网主页上开设了少儿银行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银行运行的各种管理功能,如开户、存款、取款、账户查询、统计报表等。经过注册认证的我校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通过学校的网站完成理财行为网络化、无纸化操作。网上少儿银行成为学校理财教育物态学习场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拓展。
儿童在由理财教育的文化学习场、课程学习场和物态学习场三者融合建構而成的理财教育场中,掌握理财知识,亲历理财过程,培养理财能力,实现了理财素养的全面提升,拥有了更多适应未来生活的技能和素养。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理财教育物态学习场如少儿银行和少儿超市的创建,使得儿童的所学得以使用和强化,为理财教育提供了知识应用、技能训练、品德形成的空间载体,弥补了学校教育在理财教育方面的短板,顺应了时代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需求,拓展了学校全面育人路径。
参考文献:
[1]张学良,邵东燕,张富利,等.勒温场动力理论视阈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动力的激发探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7(2):1.
[2]钟启泉.“学习场”的生成与教师角色[J].上海教育科研,2004(9):5.
[3]沈燕.找准品德教育和理财教育的契合点[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60.
责任编辑:丁伟红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儿童体验性学习场的校本建构”(B-a/2018/02/66)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徐文军,南京财经大学附属小学(江苏南京,210003),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