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养德:“菁英少年”的养成行动

2021-11-18 08:41王敏彭春伟苗彩成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28期

王敏 彭春伟 苗彩成

摘要:道德是用来自律的,学生只有通过向内的“自治”,才能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变成自身内在的品德。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湖路小学通过环境营造、活动体验、评价激励等一系列实践,帮助学生实现道德品格的提升,彰显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也证明学生自我养成的品德可以根植于内心。

关键词:自治养德;自省手册;菁英少年;品格提升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10A-0021-05

【项目简介】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湖路小学自2018年建成以来,始终坚持“基于儿童自然成长,指向未来无限可能”的办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断发掘学生内在的潜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德育文化。2020年,“菁英少年的‘自治·养德行动研究”成功立项为江苏省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学校初步构建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升核心素养的务实的德育模式,回归德育的本真样态。

摘要:道德是用来自律的,学生只有通过向内的“自治”,才能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变成自身内在的品德。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湖路小学通过环境营造、活动体验、评价激励等一系列实践,帮助学生实现道德品格的提升,彰显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也证明学生自我养成的品德可以根植于内心。

关键词:自治养德;自省手册;菁英少年;品格提升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10A-0021-05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湖路小学(以下简称青小)于2018年建成并启用,是一所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学校。学校以“青色童年,菁英未来”为办学愿景,以“基于儿童自然成长,指向未来无限可能”为办学理念,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公民。学校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断发掘学生内在的潜力。建校伊始,学校便以落实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为目的,设计了菁英少年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20年初,“基于‘学生自治提升小学生品行的实践研究”成功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课题。与此同时,学校成功申报了江苏省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建设项目“菁英少年的‘自治·养德行动研究”。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青小初步构建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升核心素养的德育模式,培养了一批带有青小印迹的“菁英少年”。

一、自治养德的逻辑起点

“自治”指自行管理或处理,也指修养自身的德性,还可理解为自我治理的能力。我们认为,学生的自治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生个体的自我管理,二是不同群体的自主管理。学校可以为学生创造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学生自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学校教育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治是为了养德,这里的德是指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华传统文化所积淀的美好道德品质,也可以是个体在处理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关系的生活实践中涵养的公德、完善的个人品格,悦纳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则和规范。“养德”指修养德性,出自《庄子·天地》。养德强调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不违背客观规律。这里指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过多地干预,做到自我实现,这是一种德育尝试。

“菁英”是指事物内在的真善美,是指把每个学生内在的美好品德激发出来的美好愿望,也是指小学生阳光向上、生命拔节的美好状态。“菁”引申为学生核心素养中最美好的品德素养。“菁英少年”是青海湖路小学的一个德育目标,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对品德修养的要求。“菁英少年”是行动的主体,也是对学生成长状态的一种愿景,“自治”是实践的方略和路径,“养德”是主体实践渐进达成的结果。菁英少年的“自治·养德”行动研究,从学生真实需要入手,满足学生因时段、认知程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心理,变革传统德育模式下“被治”与“他治”的高耗低效、品行分离,通过多方面不断强化,在不断的体验中实现自我管理、自主成长,固化学生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形成个性化的品行。

二、自治養德的时代需求

(一)顺应教育改革,适应社会变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现了我们党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高度关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教育工作者矢志不渝的行动指南和奋斗目标。现代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基石是理想信念、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随着智能化时代来临,社会开始转型,从“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一字之变却有了深刻的内涵。“社会治理”倡导社会自治,倡导公民参与式治理,隐含了对公民素质提升的期待。因此,培养适应社会自治的未来“合格小公民”,也就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生发点。

(二)厚植人性化德育理念,彰显学校教育人文性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鲜活的生命。学校德育必须直面人的生命,立足人的实践生成性,关注生命的现实存在,正视生命的多元向度,彰显学生的生命情感体验,唤醒学生的道德生命意识,提升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1]。学校德育要关注所有学生生命的成长,使学生成为“他们自己”,还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改变观念,以“尊重、自然”为核心理念,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和发展的规律。作为学校德育对象的学生,只有诗意地栖居在“自认知、自生长、自新陈代谢的,而非被动的、机械组合的或生搬硬套的”[2]自由环境中,才能彰显学校管理的人文情怀。

(三)守正与创新,传承与发展

我国思想家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哲学理论,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进一步发扬这一思想,针对教育领域之时弊,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同时将其融入教育基本理念。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与“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高度契合。陶行知先生还提出:“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即今日所应当养成的学生……共和国所需要的公民,是要他们有共同自治的能力。”先贤们的教育思想,闪耀着理论的光辉。新时代的学校德育工作既要发扬和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同时还要创新地使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夯实德育工作。

三、自治养德的实践场域

学校本着对生命主体的尊重和对生命自然规律的遵循,通过营造和谐的自治环境,开展丰富的自治体验活动,进行多方自治评价,激发学生自我管理潜能,使他们不断自我唤醒、自我定位、自我实践、自我反省,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中内化德性、提升德行,习养成为阳光向上、正直向善、快乐幸福的菁英少年。

(一)营造积极向上、美好向善的自治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的物质基础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为了有效提高自治效应,学校精心规划,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美好向善”的校园文化氛围。

首先,创设自治环境,营造自治氛围。校园物形文化围绕“立德树人,快乐成长”,设计了“小青鸟世界之窗”“四季美庭院”“国学紫藤长廊”“松下问童园”“青青君子堂”“小青鸟大剧场”等等。同时学校注重营造班级自治氛围,通过设计展评台,设立吐槽墙,开发创意角等举措,让教室真正成为学生养德、启智、怡情、育美的心灵家园,很好地展现了“让墙壁说话,让环境育人”的效果,从而让学生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德育对象的德性与德行的习得,是学习个体“生长”、“生成”或“建构”的过程,学校需要提供有利于道德生长的价值引导环境,创造更多的有德育意味的“自治”空间。

其次,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校园文化设计。学校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设计活动中,成为“小小设计师”。从山石长廊、校园一景的命名,校园吉祥物、校徽Logo的设计,到社团建设及班级文化墙的布置等,均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及需求。项目征集令面向全体学生发布,学生提交方案后统一组织解说并进行评审,评审团由教师及学生代表组成,方案选定后再进行加工完善最终成型。

(二)构建自主体验、自我实现的真实情境

杜威认为,学校需要“正视学生作为道德当事人、局内人、责任人的实际需要,积极促进学生道德实践主体性的发展,引导他们在学习道德中操练道德,在学习义务时履行义务,在学习责任时担当责任”[3]。基于此,学校为学生设计了可以亲身体验的“道德场”,通过社团形式搭建活动支架,让学生在导师引领、同伴影响下,形成道德认知及行为自觉,具备自觉的行为能力后,便可以撤掉活动支架。学校成立了十多个学生感兴趣的社团。每个社团聘请一位辅导员和“N”个导师,活动以混龄形式开展,不同年级混搭,互相学习、相互帮助。

青超市社团模拟真实的超市场景,由大队委成立管理部门,负责超市商品购买、定价、摆放及结算统计。采购费用从学校专项经费中划拨,学生购买商品所使用的货币则是学生设计的“青云卡”,学校各项评比及举办活动的奖励均可以不同星级的青云卡兑换。超市设管理员监管,学生自取商品、自觉投卡,超市管理员定期进行收支核算,做好统计,而采购小组则根据销售情况调整货物品种。

青慈善社团是学校设立的青慈善机构,成员由学生自主申报,负责管理全校师生捐献的衣物、书籍等用品,并将所捐物资捐到挂钩帮扶的偏远地区或农村学校,实现爱心的传递和资源的共享。

在青园艺社团中,学校采取跨年级方式进行分组,划拨责任田,小组合作选择种植品种、制定种植方案,聘请有经验的家长作为导师进行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田间管理,记录、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撰写工作日记。种植园成果由学生自由支配,如此更激发了学生热爱劳动、参与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意识。

在青交警社团中,学校模拟真实情境,设立交通岗位,采用竞争上岗的形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岗位体验。主要任务是维护校园课间秩序、活动秩序,制止不文明、不安全的行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放学后,“小交警”们指挥学生自觉排队、有序离校,在交警、教师和家长志愿者的协助下,劝导接送家长有序停放车辆,提醒过往车辆注意礼让、减速慢行。

在青消防社团中,学校设立了微型消防站作为消防体验区,学生可自行试穿消防员工作服、自主体验使用消防器材。在开展消防及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时参与演练,真实扮演消防员角色,充分了解消防工作的艰难和重要性,感受消防职业的伟大之处,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各种安全,懂得“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义。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创新能力的培养需从小抓起。为此,学校设立了青创客社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专业教师,协同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定期开展社团活动,还设置了创客作品展区,为学生营造自主创造氛围,搭建创新平台,提供展示机会。同时,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实现自我认同,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到创客活动中来。

在青媒体社团中,少先队大队部组织竞选,选出电视台台长1名、小主持人4名、栏目策划及宣传员10名,各中队分别选出负责信息报送的通讯员2名。栏目的策划、采访到摄像、主持,都由学生负责,导师给予适当帮助,鼓励学生表现自我,发掘自身潜能,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校园电视台每周五中午进行直播,传播知识和文化等,同时宣传学校动态。

除此之外,学校还设有烹饪、合唱、美术等社团,涵盖了劳动教育、职业体验、科技创新、个人展示等各个领域。既有专业知识的学习,又有自我管理的练习,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自治能力的形成。

(三)搭建目标进化、自省互助的成長阶梯

评价是一个人成长的“催化剂”,通过自我及他人的省察及评价,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不断发展,激励前行。

1.个体自省自评

学校针对现代小学生过于强调自身权益而缺乏自我反省能力的实际,设计了《学生自省手册》,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通过自省,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改进,就会不断进步,日臻完善。《学生自省手册》围绕遵纪守规、进取好学、诚信友善、尊师明礼、勤劳节俭,引导学生自主制定一周目标,开展每日一省,进行一周总结。在一定时间内发现、改进自身的不足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便能长久坚持。《学生自省手册》的自省周期是8周,内容将根据学生自省情况进行进阶式调整,通过不断地自省评价、自我完善,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知行合一、自律自强的人。

2.群体互助互评

评价对教育和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设计了菁英少年评比细则(见表1),通过定期开展班级及校级菁英少年评比,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改进、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

3.青云卡奖励机制

学生的品格,从内在的思想到外在的言行,需要激励和驱动,需要师长的欣赏和赞许,需要同伴的鼓励和帮助,需要自己的反思和回望。青小每两周开展一次班级菁英少年评比,每月开展一次校级菁英少年评比,期末每个班级综合评比出学期菁英。评比出的菁英少年均获得青云卡,同时参加各类比赛获奖或者对学校有特殊贡献的学生,均以青云卡作为奖励。青云卡从一星到五星不等,作为校园货币可在青超市兑换商品。这种奖励手段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物质奖励,它留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同时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评价激励机制。

菁英少年的“自治·养德”品格提升行动研究,是青海湖路小学针对小学德育现状进行的校本化探索实践,也是立德树人背景下育人模式的新探索。

参考文献:

[1]杨明宏.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教育管理人学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07.

[2]赵敏.教师制度伦理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76.

[3]杜威·约翰.民主主义与教育[M].陶志琼,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78.

责任编辑:赵赟

本文系2020年度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建设项目“菁英少年的‘自治·养德行动”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敏,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湖路小学(江苏宿迁,223800);彭春伟,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湖路小学(江苏宿迁,223800)副校长,高级教师;苗彩成,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湖路小学(江苏宿迁,223800)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