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彬 王宗英 陈 倩 李显军 迟 腾 赵建坤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北京100081)
绿色食品企业内部检查员(以下简称“内检员”)是指经培训合格,在企业负责绿色食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1]。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作为全国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的审查、颁证和证后跟踪管理部门,于2010年3月发布《绿色食品企业内部检查员管理办法》,开始在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推行内检员制度,对绿色食品企业内检员实施培训注册管理。内检员制度的建立,有效促进了绿色食品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和标志使用管理,保障了绿色食品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提升了绿色食品品牌的认知度和公信度[2]。多年来,内检员作为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绿色食品企业的重要联结纽带,在企业中已成为绿色食品生产与制度宣贯的教练员、绿色食品标准实施的运动员、绿色食品证后监管的裁判员,有效发挥了“千条线一根针”的作用[3]。绿色食品内检员培训管理系统的建成与运行,突破传统培训教学限制,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快速恢复了全国绿色食品企业内检员培训注册工作,实现了全国绿色食品企业内检员网上培训与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保障了“后疫情时代”[4]绿色食品标志许可工作的有序进行。本文剖析了绿色食品内检员培训管理系统建设现状及取得的成效,探究了当前绿色食品内检员队伍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为规范绿色食品企业内部检查员管理,不断提高绿色食品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和标准化生产水平,确保绿色食品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于2019年6月修订发布了新的《绿色食品企业内部检查员管理办法》,明确了注册内检员是绿色食品标志许可的前置条件,并提出了建立全国内检员网上培训平台。2020年5月启用全国绿色食品企业内检员培训管理系统,全国内检员可自由网上注册,经培训考试合格,自动生成内检员证书。截至2020年12月10日,全国有绿色食品企业内检员63 569人[5]。
(一)绿色食品内检员培训管理系统建设实践
1.系统建设技术框架。绿色食品内检员培训管理系统设计采用为云环境部署应用和服务的Spring Cloud微服务技术,设计分布式文件存储架构,并结合业务实际和应用场景积极采用大数据(商业智能BI)、移动互联网(手机APP)、智能终端等先进技术,建立能够根据不同应用场景、业务模式、工作流程,支持功能灵活调整、业务自主编排的服务化平台。采取原型设计、敏捷开发等方法,加快开发进度,坚持滚动建设、迭代发展。从需求出发,整体建设,分步实施,优先实现绿色食品内检员线上培训注册急需功能,运用信息化新技术,创新驱动内检员培训管理业务向数字化、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服务水平。
2.系统总体架构。绿色食品内检员培训管理系统总体架构见图1。该系统以绿色食品内检员注册培训和管理业务为主线构建,实现内检员账号注册、培训考核、证书生成、审核管理等核心业务,运用信息化技术重构工作流程,以创新手段支撑绿色食品内检员培训管理工作“办事网络化、流程标准化和全员线上化”。
图1 绿色食品内检员培训管理系统总体构架
(二)绿色食品内检员培训管理系统建设取得的成效
1.实现了全程线上操作管理,培训考试标准化。绿色食品内检员培训管理系统是基于云服务模式的系统,其采用新的技术构架对内检员培训注册流程进行重构,将现有的“线下教学、集中培训”教学模式改进为“电脑/手机二合一”的线上信息化教学模式,也支持教学视频断点续播与记忆功能,支持多人在线实时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具有学习意识的学员自主合理地安排和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学习,实现专业技能和知识的提高,同时解决了原有培训模式“集中难,管理难”的痛点。
该系统是面向绿色食品内检员的综合服务平台,可以为内检员提供账号注册、培训考核、资质证书生成、变更、再注册等“一站式”培训注册服务。采用视频课件断点弹题功能,防止学员打开视频不认真学习。必修课视频课件全部学习完成后自动生成试卷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后系统自动生成内检员证书。培训视频课件邀请绿色食品系统、行业资深专家进行讲解,这种方式统一了内检员培训内容,提高了培训课件的质量。
2.满足了现阶段业务工作的需要。随着绿色食品事业发展规模的扩大,业务制度与程序的调整,原有内检员网上登记注册系统已不能满足内检员培训管理业务工作的全部需要。近年来,绿色食品申报量逐年增多,总体规模日趋庞大,对合格内检员的数量需求越来越多,各个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内检员培训工作负荷均处于临界点。加之以往内检员培训工作采用传统线下教学、集中培训班的模式,企业待培训学员、机构工作人员、培训师资的时间众口难调,且因为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近年来对内检员制度的调整,绿色食品内检员缺口越来越大。绿色食品内检员培训管理系统的启用,注册、学习、管理方便快捷,满足了现阶段业务工作的需要。
3.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培训管理的时效性。绿色食品内检员培训管理系统自2020年5月正式启用以来,截至2020年12月10日,已有63 569人通过该系统完成内检员注册,其中19 359人通过线上培训获得证书。短短半年的时间,通过系统培训的内检员人数占据历年线下培训有效内检员总人数的43.8%,绿色食品注册内检员人数得到了高速增长。系统包含Web版和APP版,终端支持电脑和智能手机,便于内检员随时随地学习,方便管理人员及时开展内检员网上资质审核、维护管理等工作。系统的运行大大提高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各地内检员培训管理的时效性。
该系统采用开放式注册、免费式培训、便捷式服务,增加了绿色食品宣传途径。系统的正式使用,引导企业人员网上实时自主学习、考试和注册,支持各地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开展内检员网上资质审核、维护管理等工作,统一了内检员培训考核业务标准,增强了培训课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化了内检员队伍的业务能力,大大降低了各地内检员培训组织成本,减少了绿色食品企业的申报成本,得到了各个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和申报企业的高度好评。
4.助推绿色食品事业高质量发展。信息化工作本质上是一场革命,是利用虚拟空间、网络资源再造重生[6],是绿色食品内检员培训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内检员在绿色食品事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新技术重构内检员培训管理系统,实现线上培训、在线管理,及时提供精确服务,提升工作效率、质量和管理水平,并把服务延伸到企业,实现专业技术在线实时交流,日常信息、安全舆情及时互通,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绿色食品事业和品牌形象、打牢绿色食品事业发展根基,推动绿色食品事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绿色食品企业内检员培训管理系统是内检员注册管理信息化的载体,是内检员队伍建设信息化的重要呈现方式之一。绿色食品内检员队伍建设信息化正处在起步建设阶段,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通过内检员培训管理系统的运行,也发现存在几方面制约因素和问题。
(一)内检员职务层级、任职年限问题制约系统的应用和作用发挥内检员在绿色食品企业中属于既懂企业业务,又懂得绿色食品相关技术标准,还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通过研究分析绿色食品内检员培训管理系统中有效期内的绿色食品内检员情况发现,从内检员在企业任职层级来看(见图2),中层、基层内检员合计占比60.97%,内检员在企业内部职务层级偏低,不在企业决策层,且没有在企业内部被赋予足够的管理权限,内检员履职尽责情况堪忧;从内检员在企业任职年限来看(见图3),内检员在一个企业任职3年内的,合计占比63.53%,任职6年以上的内检员仅占比10.61%。内检员在一个企业任职年限较短、稳定性较差,不利于信息系统的应用和作用发挥,制约了绿色食品信息化的发展。
图2 绿色食品企业内检员职务层级情况
图3 绿色食品企业内检员任职年限情况
(二)信息系统未能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程度低绿色食品内检员培训管理系统与绿色食品网上审核管理系统未实现对接互联,系统之间相互独立,无法有效实现内检员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正因为信息系统的相互独立,不能统一抓取、整理、分析内检员履职尽责数据,造成数据无法统计、统计的数据存在误差等情况,缺乏对内检员进行考核评价的基础。
(三)系统开发使用不够深入,信息化服务水平差“重硬轻软”是国内信息化建设的通病[7]。绿色食品内检员培训管理系统运行环境摒弃自建机房等硬件设施,采用公共云服务,既降低了硬件成本,又提高了运行速度和服务质量,但对于系统的开发使用不够深入。一方面,系统目前功能仅有注册功能完备,管理功能设计不完善,信息化服务水平差。另一方面,信息化培训方式存在缺陷,培训视频课件理论性太强,不够通俗易懂,培训内容相对宽泛,缺少具体专业培训深度。
(四)信息数据安全保护机制不健全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和内检员工作管理人员对系统中内检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强,信息泄露风险大。内检员线下培训时,需提供个人就职信息、学历、电话、地址,甚至有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各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均会储存,同时上报给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再由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把内检员相关信息上传到系统中,通过内检员认领最终获取内检员证书。这些内检员数据信息内容详细,各经办人员对哪些信息可以共享,哪些信息不能共享,更多依靠个人自主判断,在共享的同时,极有可能造成信息泄露,侵犯个人隐私。
(五)缺少内检员考核评价制度随着绿色食品事业的不断发展,内检员队伍不断壮大,内检员在绿色食品标志许可工作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然而现有的内检员管理制度与绿色食品精品定位、事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目前,绿色食品检查员、监管员已经初步建立培训评估体系,且运转良好[8],但绿色食品“三员”之一的内检员培训管理制度仅初步建立,尚缺少相关的考核评价制度。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明确工作思路,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抓好顶层设计,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广农业信息技术应用[9]。针对当前绿色食品内检员队伍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探索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绿色食品事业发展要求的内检员管理制度,以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提高内检员培训质量和效益,为促进绿色食品事业高质量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加强内检员队伍建设,完善内检员管理制度绿色食品内检员的设立是绿色食品企业质量管控的内在需求,也是绿色食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结果。企业内检员是开展绿色食品监管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10]。内检员在企业的任职层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应继续完善绿色食品内检员管理制度,明确界定内检员在企业中的身份、地位和职能范围,提高内检员在企业内的任职级别和在企业的话语权,提升内检员在企业中的地位。
(二)重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实现信息共享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注重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实现绿色食品内检员培训管理系统与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业务系统、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应树立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的概念,统一概念、分类及编码标准是信息交流的基础。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应主动对接现有的信息系统标准代码,为信息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共享做好准备。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投入,优化服务功能信息化对农业发展的革命性影响愈发明显,必须强化思想认识,完善信息化管理服务的顶层设计,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助力“十四五”时期绿色食品工作在“稳发展优供给,强品牌增效益[11]”主线路径发展。加大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一方面,应把信息化建设列入每年度重点工作内容,另一方面,还应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同时注重既懂绿色食品业务,又懂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虽然信息化培训能够提升内检员对绿色食品的认识,增强内检员对绿色食品标准的理解,但每个企业、每位内检员的需求不尽相同,因此在培训方式上也应具有差异性。针对不同申报企业、产品类型,建设网上教育课程“超市”,推行学时学分制的自主选学模式,进一步推动培训由集中学习的单一形式向网络化、多元化培训方式转变,满足不同培训对象的需求。一是适当调整绿色食品专业讲座课件,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二是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必修课,普及相关知识;三是开设养殖、水产、食用菌和蜂产品等专业学科知识讲座,丰富选修课;四是建立反馈机制,在培训管理系统中增设培训课程需求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定期对问卷统计分析,结合实际调整内检员注册与再注册的必修课、选修课课程设置。
(四)健全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确保信息安全多效并举健全绿色食品内检员信息保护机制。关注国家法律法规及各级主管部门出台的文件,针对个人信息保护,及时出台新的规章制度。线下内检员培训班提交的内检员信息汇总表中不应出现身份证号等个人敏感信息,汇总表在传输过程中应严格保密,探索系统管理权限下放至组织内检员培训的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另外,应不断改进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机制。对信息导出和存储的过程中设置身份验证步骤,有效保证内检员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五)探索建立内检员考核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内检员考核、激励与约束机制,鼓励各省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内检员考核细则,并通过信息系统和移动平台建立与内检员的信息沟通渠道,实现对内检员队伍高效、动态化管理,加大对绿色食品优秀内检员的表彰力度、奖励力度和宣传力度,充分调动绿色食品企业内检员的工作积极性。要通过持续抓好内检员的培训与管理工作,发挥内检员在绿色食品标准宣贯、信息沟通、质量保障和风险预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利用信息系统实现绿色食品内检员的培训管理是信息化背景下内检员培训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其关键在于培训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培训管理系统要长效发展,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应用驱动”的建设原则[12],借鉴其他人员培训先进经验,积极探索符合绿色食品实际需要的内检员信息化培训教学模式,为绿色食品检查员、监管员实现信息化培训管理提供成功经验,为绿色食品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要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内检员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充分调动绿色食品企业和内检员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从源头上管控和疏导绿色食品认证风险,切实推进绿色食品事业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