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丽,游 凯,彭 涛
(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北京 101300)
癌症(cancer)是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随着肿瘤发病率的增加,癌症防控已成为社区卫生工作的重点[2]。对社区肿瘤患者进行随访和管理,不但能对治疗方案的长期疗效进行准确的评估,还能对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特征进行分析,为疾病防治的有序开展提供科学信息[3]。顺义区自2012 年起开始承担户籍肿瘤患者社区随访工作,每年任务量几百至2000 余例不等。每年由社区医生对本市户籍肿瘤患者的生存状态等信息进行随访,随访结果录入全市肿瘤随访平台。为探究肿瘤患者社区随访工作中患者失访的影响因素和肿瘤患者的就诊现状,本研究利用2020 年的随访信息进行分析。
1.1 研究对象 于2020 年从全市二级及以上门诊系统提取2014-2017 年确诊的现住址为北京的肿瘤患者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户籍地址、现住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ICD 名称及编码、发病时间、就诊医疗机构等,通过与死因登记系统、北京肿瘤医院随访系统以及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信息中心门诊数据库进行匹配,删除已经死亡的和近期随访过的患者,共计1316例,删除外地患者56例,最终纳入顺义区本地患者1260例。按现住址将研究对象以潮白河为界分为河东地区、河西地区[4]。
1.2 方法 根据本市门诊系统提取的患者信息,以电话、村居委会、健康档案为主要随访方式,以派出所、入户等方式作为补充随访方式,向患者本人或家属核实患者户籍状态,如非本市户籍患者,则终止随访;如为本市其它区县患者,则横转至患者所在区县;如为本区户籍患者则继续随访生存状态、如已经死亡需要随访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患者本人是否了解肿瘤病情、是否需要提供肿瘤康复相关服务等内容。随访信息录入北京市肿瘤患者随访网络信息平台。
1.3 统计学分析 从肿瘤患者随访网络信息平台导出后采用SPSS 25.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频数和百分比对随访情况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对检出率的差异进行比较,行双侧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人口学特征 共随访肿瘤患者1316例,排除56例外地患者,最终纳入1260例,其中男性487例,女性773例,发病年龄在0~90岁,平均发病年龄(58.23±13.58)岁。
2.2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失访情况 1260例本地患者中,失访65例,失访率为5.15%。不同性别、不同随访年龄、不同发病年龄、不同现住址的失访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区内、区外医疗机构,二级、三级医疗机构,电话、村居委会、健康档案随访方式的失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北京市顺义区2020 年户籍肿瘤患者社区随访工作失访情况统计(n,%)
2.3 不同性别、不同现住址患者就诊医疗机构性质统计 男性在区外医疗机构就诊比例高于女性,在三级医院就诊比例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河西地区的患者区外医疗机构就诊比例高于河东地区,在三级医疗机构的就诊比例高于河东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北京市顺义区1260例本地肿瘤患者就诊医疗机构性质情况[n(%)]
我国以肿瘤登记系统为基础的社区随访工作从1959 年河南林县开始起步,目前逐步建立与健全了由市疾控中心、县(区)疾控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或由医院/肿瘤研究所、镇区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站构成的三级肿瘤登记报告网络[5,6]。顺义区自2012年起开始承担户籍肿瘤患者社区随访工作,每年任务量几百至2000 余例不等。每年由社区医生对本市户籍肿瘤患者的生存状态等信息进行随访,随访结果录入全市肿瘤随访平台,区级疾控中心负责区级质控和区内协调,北京市肿瘤防治办公室负责总体协调、技术支持。
肿瘤患者主动随访方式通常包括信函随访,电话随访,建立数字化随访系统,门诊预约随访,上门随访,社区随访,以及网络随访(包括电子邮件、信息、QQ、微信)。电话随访是直接交流的随访方式之一,总随访率可达97%[7]。本研究以电话、村居委会随访为主要随访方式,村、居委会方式随访占比达到24.36%,这可能因为顺义区在行政区划上属于郊区,户籍人口流动性相对不大,村、居委会工作人员可以获得辖区居民健康状况,因此可以完成一定数量的随访工作。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随访可能会成为一种更加便利的随访手段,在今后的肿瘤随访中的作用可能会越来越突出。
失访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人口流动、联系方式变更、对随访认识不够、患者保密意识增强、病情严重程度、不愿让他人知道患病信息等原因[8,9]。本研究失访率为5.15%,低于北京城区12.03%[10]的失访率。研究表明,失访率较高的原因主要有“查无此人”及“搬迁”。而拒访率较高的原因主要由于患者本人及家属不愿提及所患疾病,尤其是死亡患者的家属在随访过程中不愿配合所致。本研究发现失访率与患者确诊肿瘤时年龄、发病年龄、居住区域有关,可能也与以上因素的混杂有关,由于随访信息量不足无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今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一方面要注意保证患者信息的安全与准确,一方面注意加强居民对肿瘤防治的健康宣教,以提高随访率。
本研究中分析1260例本地肿瘤患者就诊医疗机构的性质。男性在就诊时选择区域外、三级医疗机构的比例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女性所患肿瘤不同,而本地区医疗机构对不同肿瘤的诊治能力不同有关。河西地区在就诊时选择区域外、三级医疗机构的比例高于河东地区,分析原因:①地理位置上,河西地区离北京城区更近,因此在就诊时优先选择市级三级医疗机构;②河西地区居民在经济水平上高于河东地区,因此在就诊时对报销比例、就诊花费和其它开销上顾虑较小。就诊的医疗机构性质不同,可能造成不同的预后,今后应不断提高本辖区医疗机构各癌种的诊治能力。
综上所述,影响顺义区2020 年户籍患者肿瘤随访失访率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随访时年龄、患者发病年龄、现住址所在地区等,其中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患者选择就诊医疗机构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