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猛,薛三宝,倪 丰
(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医学影像科,江苏 南京 211200)
结肠癌(colon cancer)是目前临床较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临床发病率已上升至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3 位[1]。结肠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可能出现便血、排便困难、局部腹痛等症状,当肿瘤发展至中晚期时,可能出现体重下降、贫血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清除病灶后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术前病情评估至关重要,是制定手术方案的重要依据[2,3]。此外,结肠癌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仍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可能再一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术后有效的复发评估也至关重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原则[4]。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影像学手段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临床诊断结肠癌与评价术后复发的主要方式,其中CT 和MRI 是最常用的两种检测方法[5]。本研究主要分析CT与MRI术前诊断结肠癌及评价术后复发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收治的188例疑似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2例,女性86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8.46±6.54)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初步检查疑似结肠肿瘤,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胀、消化不良、粘液脓性血便等,排除存在精神及认知障碍及资料不全的患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CT 和MRI 检查,成功获取到图像后,至少有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阅片,分析图像特点,并进行诊断。
1.2.1 CT 检查 通过GE Revolution256 排螺旋CT 机进行检查,检查前叮嘱患者至少禁食6 h。告知患者多饮水,检查前2~3 h 行灌肠处理,检查前30 min口服1.5%泛影葡胺500~600 ml。检查过程中引导患者取俯卧位,先进行常规平扫,扫描层面从膈顶至耻骨下缘,参数设置如下:管电流设置为200 mAs,管电压设置为120 kV,层厚设置为1.25 mm,螺距设置为1.375∶1,转速设置为0.8 圈/s。常规扫描结束后,行双期增强扫描,检查前注射肘前静脉团80~100 ml 非离子型对比剂欧乃派克,注射速率控制为3.0 ml/s,注射后30 s 行动脉期扫描,注射后80 s 行静脉期扫描。获取到图像后,上传至工作站,通过计算机基础对图像进行处理后观察。
1.2.2 MRI 检查 通过西门子Magnetom Avanto1.5T 核磁共振机进行检查,检查前叮嘱患者至少禁食4 h。检查时引导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与CT 相同,T1WI序列通过自旋回波SE 序列扫描,T2WI 序列通过快速自旋FSE 序列进行扫描。增强扫描前先经肘静脉注入20 ml 对比剂Gd-DTPA,注射速率控制为1.5~2.0 ml/s,分别行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扫描。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准,分析CT、MRI诊断价值;并对确诊结肠癌且经手术治疗后患者随访1 年,分析CT、MRI 评价术后复发的应用价值。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准确率=(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术前诊断结果 188例疑似结肠癌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确诊152例,另外36例为良性病变。CT 检查诊断结肠癌149例,MRI 检查诊断结肠癌150例,见表1。CT与MRI术前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术前诊断结果(n)
表2 术前诊断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率比较(%)
2.2 术后复发结果 152例结肠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持续随访1 年,经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发现28例复发。CT 检查发现33例复发,MRI 检查发现31例复发,见表3。CT与MRI术后复发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术后复发结果(n)
表4 术后复发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比较(%)
结肠癌是临床中较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危害性较大,合理的治疗方式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性因素[6]。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饮食结构、生活结构的变化,结肠癌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该疾病的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切除癌变肠管后能有效预防癌细胞的扩散与转移,控制肿瘤发展,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7]。良好的手术方案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因此为了保证手术方案的合理性,需要对病情有详细的了解与评估,同时结肠癌术后复发率较高,复发后疾病会快速发展,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有效的术前诊断与术后复发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8]。
病理诊断是临床诊断结肠癌的“金标准”,但病理诊断属于有创性检查,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同时也无法为结肠癌手术提供足够的信息,术前诊断的价值有限[9]。影像学检查是临床诊断结肠癌的重要方式,其中MRI 的软组织分辨率最高,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其他检查方法相比,MRI 能够通过多序列扫描成像获取到大量的病灶信息,图像中可以观察到病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联系,还能够通过抑脂序列等避免脂肪组织对病变的影响。此外,MRI 具有无创、无辐射、操作简单等优势,目前已成为结肠癌影像学检查的主要方式[10]。但MRI 检查的成本相对较高,基层医院难以全面开展,患者接受能力较差。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的出现有效提高了CT 诊断结肠癌的准确率,其能够通过容积扫描、薄层重建等方式,获取到多层薄层图像,图像层厚可高达0.6 mm,且增强扫描后,能够获取到更加清晰的图像,有效避免因呼吸、肠蠕动等因素可能导致的伪影[11]。经工作站三维重建后,CT还能够让临床医师多方位观察提供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术前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12],但其对于肠壁分层的显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区分癌组织浸润与炎症反应,同时浸润范围的显示也较为模糊,难以判断浸润至黏膜下层还是肌层组织[13]。目前,多层螺旋CT 已在基层医院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且成本相比MRI 较低,更有利于推广应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188例疑似结肠癌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确诊152例,另外36例为良性病变。CT检查诊断结肠癌149例,MRI 检查诊断结肠癌150例。CT与MRI术前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术前诊断的敏感度高达98.03%,但扫描时间较长,且获取到的图像可能受到呼吸、肠道蠕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图像出现伪影,因此对肠道准备的要求较为严格,部分耐受程度较差的患者难以接受。CT术前诊断结肠癌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性虽然略低于MRI,但CT 扫描对肠道准备的要求较为宽松,且扫描速度较快,呼吸、肠道蠕动等因素对CT 图像的影响较小,对于中老年患者接受能力较强[14]。本研究结果还发现,152例结肠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持续随访1年,经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发现28例复发。CT 检查发现33例复发,MRI 检查发现31例复发。CT与MRI术后复发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T 在结肠癌复发诊断方面的准确率与MRI 相似。CT 对于复发的诊断依据是淋巴结的大小,但淋巴结直径处于5 mm 以下时,对于是否存在转移、肠壁浸润深度等信息的了解相对有限,可能发生误诊、漏诊。MRI 则能通过多序列扫描的方式,充分显示病变的信号特点,在术后复发的诊断方面较之较高,但MRI 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术后1 年以内的患者,由于肉芽组织增生、炎症反应、瘢痕性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复发的征象,导致误诊[15]。
综上所述,CT与MRI 在术前诊断结肠癌及评价术后复发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两者在检测中的准确性相似,且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可重复等优势,患者接受能力较强,相比之下CT 对肠道准备的要求较低,而MRI 的图像分辨率较高,临床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