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能
摘要:将现代社会中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合理的切入角度渗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在信息技术资源的辅助下更加高效,切实推动学生地理学习效率的提高,以优化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数字化改革的方式促进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为了信息技术能够真正合理地落实在地理课堂之中,教师应该结合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方式,从地理教学逻辑中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最终真正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为学生搭建数字化的地理教学平台,切实推动学生地理学习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地理;应用方式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0-147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普遍地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之中,在这一背景下,教育教学也同样出现了融合信息技术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引领着教学的数字化改革实践,意在以数字化形式为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更前沿的信息技术工具,切实以改革促发展,推动教学效率的提高并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有效发展。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迎合时代与教育改革的背景做好教學的数字化改革活动,应该切实把握地理教学核心逻辑,找到与地理教学内容相契合的信息技术资源,将二者进行深度融合,以此促进学生地理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本文将结合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具体教学实践,简要论述教师应如何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切实推动教学的数字化开展。
一、媒体技术具象展示教学内容
媒体技术是当前社会环境中十分普遍存在的表现形式,在教学环节之中媒体技术更是能够使得教学内容突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以更为立体以及具有时效性的方式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呈现在其面前。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对媒体资源的合理利用,学生不仅能够受其新颖表现形式的吸引生成地理知识学习兴趣,更能够对原本理论化的地理知识形成十分具象的了解,以此真正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为学生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切实提高。
例如在《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学生对地球上的地貌形成更具象的认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图片以及视频资源,以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更为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数字化的表现方式真正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平面表现方式,使学生能够仿佛亲临现场地看到地球上多种多样奇特地貌的地理特征。这不仅以生动的表现方式快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以立体的表现方式使得学生建立起对原本陌生知识的具象认知,为后续积极的学习与知识的高效理解打下重要基础。
二、网络资源拓展课程资源体系
以往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搜集资料的方式相对烦琐,并且无法快捷地将拓展内容呈现在课堂之中,所以教学资源体系十分固定,基本上以教材资源内容为主。然而在数字化背景下,教师则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信息渠道优势,通过关键词搜索的方式更为有效地完成资源的拓展活动,打造延伸课程资源体系,推动学生地理学习视野的丰富,为学生地理素养的提高打下重要基础。
例如在《服务业的区位选择》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程中提取关键词,并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中进行针对性地搜索,通过筛选的方式将现阶段社会中新兴起的服务业以拓展资源的方式应用在课堂之中。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程中掌握的区位选择方式,对拓展资源中讲述的新型服务业进行理论化的区位选择,使得学生能够快速地将知识落实在具有时效性的拓展资源内容之中,以此切实推动学生对地理知识理解的深化,并使学生在具有时效性的资源体系中看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切实推动学生地理应用素养的发展。
三、线上平台建立融合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还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课后互动模式,使得教师能够更好的指导学生的课后学习活动,能够助力课堂与课后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切实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可持续提高。为此,教师应该充分开发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线上教学平台,通过慕课的方式将线上与线下教学进行融合创新,在融合教学模式下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切实提高。
例如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可以将课堂中重点与难点的知识进行集中地梳理,并以慕课制作的形式将其进行精简发布在线上课程平台之上。在学生课后学习时间中,学生能够首先通过线上平台观看慕课,借助慕课对课程中所学习的内容进行集中巩固,这使得学生的课堂与课后学习活动真正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辅导学生在课后学习环节中能够不断深化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切实强化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以线上手段辅助学生提高了课后学习实效性。
信息技术资源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之中教师不应一味地机械化应用信息技术,而是真正把握地理教学的具体内容寻找具有契合性的信息技术资源,从而建立起二者的深度融合关系,使信息技术最大化地发挥出前沿性的技术优势,最终切实促进学生地理学习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静.地理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地理新课标教学的探究[J].中华少年,2019(28):127-127.
[2]吴迎晓.高中地理融合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探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3):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