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研究

2021-11-17 06:09顾雪光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0期
关键词:培养研究小学语文

顾雪光

摘要: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一般六岁左右的孩子可以自由使用汉语交流。他们对汉语语法一无所知。他们对语言有敏锐的感觉,这种感觉植根于生活的直觉。它是对语言特征的敏锐感受,是对话语在特定环境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快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

关键词:语感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0-094

引言

语感是学习语文的主要条件,也是体现语文素质的主要标志。所以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而语感能力训练也始终是语文老师一直探讨的重要课题。小学生语感的建立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老师在课堂实际中不断地练习与探讨的。

一、小学语文语感教学重要性

1.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不同的语言,词语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信息,学生的感受和理解也不同,能产生多种形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教师整理总结词汇,形成抽象和抽象的概念。当这种形象与抽象、抽象的概念进行融合时,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让语言文学、学习变得能够更简单。

1.2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语言直觉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主要桥梁与纽带。合理的语言表达能够更清晰地传达你的内心观点,从而减少和别人之间的距离,不然只会适得其反。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必须学会恰当的语言使用方式,熟练地使用语言,养成良好的语感。客观地说,他们还是处在语言教学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建立好自身的思考方法和话语风格。在此期间,教师应该做好语感的培养,引导他们熟悉基本的语言方式,锻炼他们的语感技能。

1.3有助于提升学生最基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对于三到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真正理解语感对于语言的重要性,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教师开始重视学生的语感时,学生会逐渐形成自己对汉语课文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对课文进行总结和归纳,能够运用语法知识正确分析课文,提高正确解决问题的速度,同时提高语文成绩。目前,许多教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得许多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教师能够通过情感朗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感,学生的课堂参与就可以无形地增加,学生在语感教学中就可以有一定的感受,并将其运用到自学中,充分体验语文学科的魅力。从学生的内心来看,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把“听、说、读、写”做好,就能完全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而忽视了语感对自己学习的重要性。培养语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做出理性的选择,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当教师开始重视小学语文意识教育时,就要把传统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从而改变教学模式,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在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将这种能力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同时提高学习水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4有益于促进学生的日常交际

借助于对双方交际意图的分析,人们就能够更精确、灵活、全面地了解对方的语言意向,这就直接决定了双方人际交往的结果。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注意训练学生的语言语感,让学生迅速融入相关的集体气氛和生活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技巧。

二、语感培养的出现的误区

2.1:强 调 “读 ”,忽 视 “悟 ”

语感是在语言训练中形成的感知、理解和掌握语言的能力。但很多语文教师对于语感能力培养不是很重视、简单明了,就简单教会学生理解课文并大声朗读,忽视学生其语言理解能力。然而,大声朗读只是阅读语言的第一步,如果你想深入地欣赏它,你必须通过语言来解读它丰富的内涵。

2.2语感是一种语言习惯,是语言活动的附属产品

语言是语感的主体。语感是语言使用者在使用语言时的一种不自觉的心理感受。它具有直觉性、完整性和自动化的特点,并伴随着情感体验等正常的心理反应。没有语言活动和语言经验,语感就不会存在。不仅语言教学,任何语言活动都有语感的刺激和反应,有语感的训练潜力。不同之处在于,语文教学提供了规范的言语范式,注重培养良好的语感。良好的语感体现在一系列正确、规范、流畅的具体言语行为中。没有规范的演说内容与形式的落实,语感的训练将落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三、培养小学生语文语感能力的措施

3.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间接培养学生语感

学好汉语是最关键的兴趣点,而学习兴趣就是开启汉语的大门。只有透过学校对中文教学的全面开放,老师才能指导学生掌握中文。小学生对小说或语文课总是产生了浓厚兴趣,因此创造语文学习情境是开办兴趣班的其中一种方法。因为年龄的局限,他们很难理解课文的主要思想,而且,由于他们没有生活经历和视觉,也因为一些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是奇怪的,从而很难在心中产生深刻印象,也因此没有完整的形象的事物。面對这种问题,老师应该通过多媒体等生动形式,来表现向学生所讲解的内容。

例如,在学习《春笋》的这一课中,一些学生对“竹笋”有模糊的认识。这样,老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介绍一些竹笋的照片和动画,接着再通过讲解文的内容,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二方面认识竹笋的基本概念,进而让学生展开情感阅读。多重感官的融合,将让学习者的语感得以更快更好地提高。

3.2强化读的训练,以多读促语感

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学生自己的听说读写活动。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把宝贵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书,加强阅读训练,多读书,多语感。

3.2.1增加读的机会

小学语文的主要内容一般来说简单、浅显,一般学生都能通过读书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与思想。教师应把"阅读第一"的教育思想,深入教学的各个环节。讲座与训练都应围绕着"阅读"进行。确保每个人都在课堂上读书,从而提高了个人读书的时间。如先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即使学生也带着疑问默读、轻读、精读课文从而指导学生掌握基本词汇与句型。

3.2.2丰富读的方式

多读绝不是一个小和尚念经式的、机械的、漫无目的的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我们必须注意丰富的阅读方式,这样才能训练有素。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引导,不断改变训练方法,运用默读、引读、随读、自由阅读等方法。通过阅读、角色阅读、小组背诵、角色背诵、音乐背诵、背诵等方法,防止学生过度阅读。二是精心设计,引导学生阅读什么,怎样阅读,应该有一个计划,让学生每次阅读都有所收获。背诵时要注意语调、速度、节奏和节奏,在背诵时唤起语感,在默读时要求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通过阅读两读三注来解释、分析和理解课文。在复述过程中,学生应结合自己的语言,使语言的表达更加自然和完美,在记忆中体验语感; 背诵,我们应注意把基础理解为背诵,背诵文章的动力。魅力,在“熟悉”中巩固语感。

3.3写作训练于实践中体会语感表达

语感的养成往往是潜移默化的甚至是在不知不觉中的,所以怎样测试学生语感养成的成效呢?写作无疑是一个十分有效的办法。另一方面,借助写作实践,学习者能够在书写过程中对词汇的知识储备作出积极合理的逻辑设置,同时老师也能够加强和培养学习者对语言和文字结构的控制以及内容的输出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了解到语言对学生学习与生存的切实帮助与重要性,进而形成了学生读书与作文之间的正反馈回路,进而逐步地提高学生语感的养成,同时老师可在平时课堂中定期组织读书与作文的活动,引导学生透过读书走进生活,以词语为载体书写个人情感,而后再由老师做出统一的批评,并及时地对学生的语感加以检测,从而调整了课堂内容的结构,从评论与反馈上给老师与学生以正面的支持,让学生在作文实践中感到愉悦,并体会语感所代表的深刻含义。

3.4插上想象的翅膀,丰富学生的语感

要培养语感,必须把朗读与想象结合起来,即培养学生运用形象思维方法朗读。例如在三年级教《燕子》这一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去想象、去阅读、去理解,并且努力发展他们的语感。《燕子》这一课文主要描写了春燕活泼生动的外表,特别是在春天和画面的其他部分,写出了“为春天增添了许多活力”,充分表现了可爱的燕子。其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让学生深入理解,充分体会飞行中燕子的各种姿态,用叙述性的语气读,节奏轻快。“斜着身子”,强调燕子的飞行姿势的轻快灵活;“一转眼”,“掠过”,强调燕子飞行的快速;“唧唧叫着”,强调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放慢速度,用活泼有趣的语气读,“有的.有的.”呼应性重音,一幅众多的燕子闹春图顿时凸现。

这一系列的指导,让学生体验到燕子的活泼、聪明等等,也应该说这段文字处理充满了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是具体而生动的。语言是无穷无尽的,这也为读者带来了再创作和再想象的空间,不然课文中有些词句将会让人费解,或者无法理解。人为什么能够了解这段话的含义,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语言情感,因为想象和联想在人类语感中发挥了功能,而想象和联想又能够将人类的语言感知推向一种崭新的境地。

3.5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任何一种能力的习得都必须持续不断的进行,学生敏锐的语感就需要进行持久的语言实践。所以,教师也应在课程中进行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比如讲故事、阅读比赛等。一个值得一提的办法就是表演教科书戏剧,教师或者学生都可以将课文变为一种小话剧,由学生演出。如此,不但演员会体验到剧中角色的内心世界,并正确掌握该剧的基本情节,同时也会带动观众深入思考、理解课文剧本。

3.6通过背诵积淀学生的语感

古人在读书的过程中,特别讲究诵读,这些作者都有很高的文化素養,因此也背诵了大量的古典文学著作。从小学语文学习的普遍规律来说,学生假如不会背诵,那么语文学习的基础便是空中楼阁。胸中缺乏点墨,又没有充分的语言积淀,对学生的语感形成谈不上。依据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由于小学生的记忆力特别好,在这段黄金时期尽量多地记住难忘的历史片段,不仅是未来读书的基石,而且是充实儿童精神世界的最好策略。我们看到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题材比较广阔,文学性强和美感,至于按照课文要求的方式诵读,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直到郎朗诵读。开展各类多姿多彩的读书活动,并组织了各类诵读大赛,以引导中小学生喜欢读书,并将阅读变成学生的生活习惯,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与精神,并培育学生语感。

3.7联系生活,诱发语感

要培养语感,光靠阅读和猜测是不够的。我们也必须用我们的生活经验去感受它。只有通过引导学生去接触自己的人生积累。把自己置身于课文中描述的情境中。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这样的感受才是真实的。如小学语文二年级有一课是《清澈的湖水》,课文句子是“哟,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学生朗读这句话时都能体会到小鱼很多,却没有读出当时小洁惊喜的语气。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过去已经形成的生活体验:你平时惊喜时,又会怎样说呢?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掌握语境更为清楚。

3.8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教育是有助于初中生建立语文意识的有效途径。所谓的情感教育是教师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加入了一定的情感因素,从而在"情感教育"的教育原则下实施教育。语文核心素养教育强调在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这也要注重情感教育的学生,作为一个侧面。小学语文教育中最关键的一部分,便是调动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情感兴趣。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差异就是,人有许多情感,而动物却没有。所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老师应该把情感教育纳入课程的各个方面。

3.9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培训

一般来说,有语感水平较高的老师可以更高效地教授学习者语感。但是,从学生核心素质的视角出发,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着新旧教育观点的交替。小学语文老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语文教育意识,也需要全面培养自身的学科素质,以顺应时代潮流。首先,教师应在科学教育理念的引导下进行语感教育,并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培养语感能力,以适应新时期小学语感教学的目的。

结束语

语感是在长期的实践和训练中逐渐形成的。它是对文章所创造的形象的一种独特的感知和情感体验,属于高层次的语言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语文素质意识占有很大比重。简而言之,语言的意义是相对的,不可言喻的,难以捕捉和表达的,但绝不是不可知的奥秘。通过纪律,学习的方法,后天的刻苦训练,才能完全掌握。

参考文献

[1]陈允娟.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路径[J].山西教育(教学),2021(09):19-20.

[2]暴贺君.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9):3-4.

[3]戴惠湘.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J].试题与研究,2021(21):95-96.

[4]权想才.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J].当代家庭教育,2021(21):147-148.

[5]江亿洪.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策略分析[J].智力,2021(20):81-82.

基金项目:滁州城市职业学院2020年度省级质量工程线下课程(2020kfkc357)

猜你喜欢
培养研究小学语文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