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

2021-11-17 05:09缪婉玲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0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缪婉玲

摘要:语文课程是小学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语文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新课改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完成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激活学生思维;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0-192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思维,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在新时代的教育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当前的小学生思维创设过程中,要不断形成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逻辑能力,为新时代小学生语文课程的发展和语文能力的提升助力。

一、优化课堂提问,发散学生思维

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教学艺术的展示。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很好地把握提问环节,就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发散小学生的思维,帮助小学生深层次地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教学效果。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提问,既要满足不同水平小学生的需求,又要优化课堂学习氛围,让小学生爱上语文课。要想收获课堂提问的最佳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就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察言观色,了解小学生的疑惑,及时提出有效问题,让小学生能够真正地进行思考和分析。特别是对重难点知识的讲解,语文教师要把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思维,走出重难点教学的困境,消除小学生对语文的畏难情绪。小学语文教师要尽量选取学生听课兴趣最浓的时候提问,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无须教师引导就能发散思维,主动进行探索。另外,课堂提问要因材施教,因人施问,根据每个小学生的个性、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和接受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每个小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教学,获得展示才华的空间,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还要鼓励小学生在课堂上要敢于提问,帮助小学生树立提问的勇气和信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鼓励小学生敢问、善问、会问,引导小学生和教师互问,同时还要教给小学生提问的思路和方法,使小学生由被动提问变为主动提问,使小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

二、强化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流畅性指导

小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理解能力低下,个人思路存在不合理的问题,限制了学生进一步的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想要提高学生思维流畅性,就要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真实感受以后完成对事物的认知,才能形成独特的思维活动。教师在培养学生观察力以及感受力的同时,需要充分利用插图以及情節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这种方式完成文章情节的分析。根据不同观察对象的不同特点,完成创造性的想象。教师要保证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真实的情景,对小兴安岭的景色进行讲解。让学生在美丽的景色与图片内容的影响下,想象自己身处小兴安岭中,感受景色的优美,思维能力的流畅性也能在想象中得到大大的提高。

三、促进交流合作,提升思维能力

开发合作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创造活力。在新时代的教育方式中,合作交流的教育形式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互动式教育模式,能不断地吸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为新时代学生的交流合作带来更多的帮助。因此,教师一定要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开展交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例如,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合作表演的形式,增添语文课堂魅力,因为对学生来说,安徒生童话已经不是很陌生了,对其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多少有一些了解,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编剧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提升自身的凝聚力,并且通过合作的方式展示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新时代学生的发展和能力提升带来更多的帮助。学生通过合作表演不仅悟透了童话故事的主线,同时,也能在合作的氛围中激发参与课堂的活力,学生通过参与语文课程越来越喜欢语文,思维活力也得到了重要的体现。

四、注重强化语文知识和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因为不太了解或者没有观察过,很难进行有效思考。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语文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将两者有效地融合,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内容展开深入思考,激发学生思维。比如在《黄果树听瀑》这一课教学中,从文章内容来说,就是教师让学生听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文字用语进行深入思考,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先询问有没有学生去过黄果树瀑布,让学生谈一下自己的观赏感想,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展开思考,激发学生思维。

结束语

小学语文课程能激活学生思维,创造活力,凸显语文课堂教育氛围,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激活思维活力,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活力创建提供更多的帮助。由此看来,教师要不断地丰富自身的教育形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为新时代语文课程的发展和语文学习能力提升带来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完代才让.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J].试题与研究,2021(09):189-190.

[2]张海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思维[J].新课程研究,2021(08):107-108.

[3]王海东.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J].当代家庭教育,2021(04):117-118.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