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课改下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有效性

2021-11-17 05:09郑周杰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0期
关键词:新课改下教学有效性

郑周杰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促使教育领域发生了巨大改变,加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能够始终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关注学生的学情,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点,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的调整。只有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才能有效体现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下;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0-167

引言

随着社会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推进,新课程背景已然出现,对高中体育教学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致使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无法再满足高中体育教育要求,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更加高效地革新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有效性呢?不免要對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方法是如何限制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展开分析。也就是说,高中体育教师应先分析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不足展开分析,再加强对全新教育方法的研究。

一、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体育教学未制订合理的训练方案

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有赖于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在教学开展前,体育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设计针对性训练方案,逐步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培养运动意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体育教师没有提前设计训练方案,或者没有根据学生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方案,以致教学不成系统,难以取得理想效果。还有部分教师没有为不同的学生设计差异化训练方案,而以统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导致一些学生跟不上,另一些学生则觉得教学进度过慢。

(二)高中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他们,身体在成长,知识在增加,思维和智力在发展,而且对许多新事物充满好奇。然而,由于高考压力过大,不少高中生争分夺秒地学习文化课,往往忽视了身体运动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有些甚至在体育课上学习文化课知识。体育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身心、缓解学习疲劳,因此,高中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应给予体育课程更多的关注,要引导学生做到体育学习与文化学习并重,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新课改下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及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一是研究所带班级具体学情,结合教材教学要求,制定出学期教学计划并执行,当然在必要的情况下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避免漫无目标随心所欲地进行教学;二是除了完成教材规定教学内容外,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身体素质等组建体育小组,如篮球组、羽毛球组、跑步组等,并给予一定的运动建议,或者可组织小规模的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三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适当的户外运动项目,如越野赛等,既能提升学生的耐力和意志力,也能陶冶学生对自然及生活的热爱之情;四是与学校相关处室协商交流,举办各种运动比赛,如春秋季运动会等,掀起运动的热潮,也提升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

(二)信息技术辅助,呈现体育动作和技能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融合,能帮助教师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多媒体课件特有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利用多媒体将体育运动项目中的一些难度较大的、抽象的动作技巧呈现出来,给体育课堂带来生机和活力,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促使学生准确掌握体育技术。比如,以乒乓球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呈现乒乓球的战术,引导学生参与乒乓球竞赛活动中,和学生一起观看专业技术人员的乒乓球比赛活动。为了引导学生意识到该运动的乐趣,加深学生对我国乒乓球运动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课下利用视频剪辑、图片编辑等形式,直观地给学生呈现相关内容,让学生在观看赛事的过程中了解此类竞技活动的本质。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拓宽学生的视野,通过讲述乒乓球的战术和技巧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三)重视学生协作,提倡合作学习

在大多数时候,体育并非是一项独立的个人运动,而是需要以团队协作为支持。因此,高中阶段的体育课堂教学,也需要融合协作理念,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当高中生在合作状态下探究知识、参与运动时,课堂氛围在无形中会变得更加活跃,他们对课程活动的参与度也会更高,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此外,高中生虽然已经参与了一段时间的体育运动,但依旧会存在“无法完全掌握运动技巧、无法准确理解课程知识”的问题,这或多或少地会使他们在自主学习活动中产生一些困惑,从而影响其接下来的课堂知识探究状态、运动参与积极性。而合作模式的构建,可以促进生生对“知识是什么”、“运动技巧是什么”的交流,使出现自主困惑的高中生在交流中逐步走出困境,使其在思维碰撞中对“如何理解知识”、“如何参与运动”产生更多灵感,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有效性。尤其是在合作中实现互帮互助,学生还能对“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形成更好的理解,进一步调整自身体育意识和运动理念。

结束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是道德、智力、体育相结合,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应得到充分重视。学校方面应加强体育课程建设,教师方面要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转变体育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体育课堂教学,学生则要从繁重的文化课学习中抽出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魄,放松身心,为更好地学习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大庆.提高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6):99+101.

[2]黄嘉诚.新课改下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04):90.

[3]陈芳红.新课改下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方法探讨[J].学周刊,2019(18):149.

猜你喜欢
新课改下教学有效性
更新教育思想 创新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生物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倡导教学方法多样化 防止教学模式形式化
如何创新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新课改下初中作文教学的转变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五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