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
“阿姆吉拉”这个名字,叶如陵听了三十多年。在藏语里,“阿姆吉”意为医生,“拉”是表示尊称的敬语。
援藏31年,叶如陵走过西藏40多个县,为西藏最大的医院填补了脑外科的空白,促成了一批又一批医生进藏支援,两次放弃调出西藏的机会。退休后,他回到北京,拒绝了多家医院的高薪聘请,在社区中为居民义诊,一做又是20年。
如今,叶如陵已经81岁了,却从没想过“退休”,他说:“只想做一辈子志愿者。”
人物解读
角度一:奉献精神。
1970年1月2日,中国医学科学院的23名医护人员,应周恩来总理“最高学府也要支援边疆”的嘱托踏上了进藏之路。叶如陵和新婚3个月的妻子张玉凤也在其中。
叶如陵和妻子被分配到了距拉萨近千公里的昌都类乌齐县马查拉煤矿工作。每天采矿时,叶如陵要跟着煤矿工人一起上到海拔5240米的矿区为他们看病。工人们总是从矿井下捡拾一块好煤装在衣服口袋里,下山途中放在叶如陵家门口,以此报答他。
在煤矿工作三年后,叶如陵本有机会调回北京,西藏卫生厅的领导找他谈话,想让他留下来。“当时像我们这样的医生,北京太多,而西藏太少,他们需要我们。”
1973年,叶如陵夫妻被调回拉萨,分配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这个当时西藏最大的医院,在叶如陵看来,也只能达到县医院的水平。病患中,青藏公路通车后增多的车祸脑外伤患者占了很大部分,但由于没有神经外科医生,其他学科的医生不敢给伤者做手术,只能保守治疗,脑外伤死亡率很高。1975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院长推荐叶如陵前往上海瑞金医院进修一年。从上海瑞金医院进修结束的时候,叶如陵有机会留在上海,但他又一次拒绝了,“如果学成没有回藏,我这一辈子心里都过不去。”
叶如陵回到西藏人民医院,创建了神经外科。
人物解读
角度二:医者仁心。
1984年,叶如陵成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副院长。那时候,与他同批进藏支援的医生只剩他和张玉凤二人。叶如陵做了一个决定:回北京寻求医疗援助。“我告诉中国医学科学院,别的我不要,只希望能有人才一起援藏支援我。”在他的努力下,中国医学科学院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签订了10年的对口支援协议,结束后又进行了续签。
1998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成为西藏唯一一个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带有高原特色,拥有医疗、保健、预防、教学等功能。叶如陵先后被西藏民族学院医疗系和西藏大学医学专科学校聘为兼职教授,“我的学生满西藏,这让我很骄傲。”
2000年10月,60岁的叶如陵退休了。离开的时候,西藏与他来时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西藏自治区卫健委消息,截至2019年,西藏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1.1岁,比和平解放初期(即1951年)統计的35.5岁,翻了一番。
退休后的叶如陵回到北京,多家医院听闻后向他抛来橄榄枝,他一一婉拒了。2001年冬天,他出门锻炼时候遇到一个老人跟他说:“我听说你是医生,在这里等你两天了。”叶如陵给他看了诊,告诉他高血压要服药控制,从那之后他开始义务为社区居民看病。2007年,朝阳区红十字会准备在西坝河西里社区设置一个志愿服务点位,叶如陵就此成立了“红十字博爱小屋”。
在社区志愿服务20年,叶如陵没有拿过社区一分钱,他说:“作为一个八十多岁的人,别人还需要你,是一种很幸福的感觉。”
适用主题:爱国情怀;热爱与奉献;医者仁心;为人民服务;只留清气满乾坤……
学生运用示例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援藏31年的叶如陵不畏艰辛,坚守西藏;樊锦诗不断创新,造福敦煌;张桂梅深扎贫困地区,无私奉献;钟南山为民服务,不求回报。他们的丰功伟绩,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他们用行动证明着“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他们的爱国情怀,坚定信念,无私奉献,让我们终生受益。他们更是用亲身经历教会我们何为“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教导我们坚守奉献终会成功。这样的人民英雄,我们应用最崇高的敬意来铭记学习。——浙江省缙云中学 应典倍(指导教师:黄晓露)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