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作为2021年的现象级文化综艺,《典籍里的中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内容呈现、形态创新、价值引导三个方面,解析该节目在创作中的突破与创新,即扎根典籍,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创新节目形态,打造沉浸式体验;价值引导,传承文化、弘扬中国精神。
【关键词】文化类节目 内容 形态 价值 创新表达
近年来,央视逐渐找准了文化类节目的正确打开方式:《中国诗词大会》以“文化+益智”的方式带领观众领略诗词之美;《朗读者》以“文化+访谈+朗读”的方式,通过讲述人的深情朗读,唤起人们阅读的热情;《经典咏流传》则“和诗以歌”,用流行音乐传唱经典诗词,挖掘诗词的深层内涵;《故事里的中国》采用“文化+影视+戏剧+访谈”的形式,荧屏再现经典影视作品。这些文化类节目不仅让观众眼前一亮,而且体现了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的责任与担当,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有着重大意义。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2021年,《典籍里的中国》作为一档全新节目亮相央视,聚焦优秀中华典籍,采用“文化+戏剧+访谈+时空对话”的全新节目形式打开典籍,对话先贤,让厚重的典籍“活”起来,实现文化性、艺术性与娱乐性的平衡。本文从内容呈现、形态创新、价值引导三个方面,解析《典籍里的中国》在文化类节目创作中的突破与创新。
一、扎根典籍,满足文化需求
1.扎根原典,挖掘典籍内核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的传承离不开华夏子孙的共同努力。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是重中之重,这些经典的无形内核是中国精神,有形载体就是中华典籍。①
《典籍里的中国》将《尚书》《天工开物》《史记》《本草纲目》《论语》等经典搬上荧屏。如第一期《尚书》讲述了护书人、传书人伏生倾尽一生读《书》、护《书》、傳《书》的感人故事,传递“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在第三期《史记》中,司马迁忍辱负重,编写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典籍里的中国》从中华优秀典籍出发,扎根原典,探讨古代重要的思想方法与执政理念,挖掘典籍中的精神内核,满足当代人的文化刚需。
2.文化访谈,解读典籍精髓
作为一档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承担着传播文化、解读文化内涵的重要职责。通过访谈,解读典籍精髓,激发观众对典籍的兴趣,拉近观众与典籍的距离,这是典籍传播的关键一环。
每期节目在开场戏剧之后,主持人与学者们展开约10分钟的文化访谈,介绍典籍的基本情况、思想及背后故事等。如第一期《尚书》中,学者们从“孔子删述六经”这一文化史上的大事谈起,介绍《尚书》的编排与主要内容,并从书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生思想拓展到历朝历代的治国理念。随后,通过《伏生授经图》的解读引出伏生,进行戏剧演绎。最后,学者们对当期典籍主题进行诠释,观众的思绪也从沉浸式戏剧观影中慢慢抽离出来。节目以文化访谈做结尾,旨在升华主题,引发观众对中华文化的思考。该节目意在让更多人走进典籍,故文化访谈内容不宜过深,应当以普及性为主,寓教于乐。
3.戏剧演绎,讲述典籍故事
近年来,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我国媒体传播的重要手段。中国故事“由谁讲、讲什么、如何讲”成为学界业界探讨的关键议题。以经典文化资源为叙事动机,搭建历史剧场再现历史场景和氛围,通过真人现场戏剧演绎,实现历史与当下对话,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和情绪共振,②是当前文化类节目普遍采用的表达方式。
在《典籍里的中国》中,节目找准了典籍背后的关键人物,如《天工开物》与宋应星,《本草纲目》与李时珍等,并由老戏骨将人物故事予以戏剧呈现。在《本草纲目》中,由演员王劲松饰演青年、中年、老年李时珍,讲述李时珍不畏艰难,坚定从医信念,立志修本草;以纲目分本草,耗费26年编撰《本草纲目》;千里求序,《本草纲目》终于在他老年时期得以刊刻。节目通过讲述人物的悲欢离合来凸显典籍在传播中的艰辛,传达典籍精神,让人们不仅为李时珍的医者仁心和无私奉献所感动,更为他的不畏艰难和锲而不舍所鼓舞。
二、创新节目形态,打造沉浸式体验
1.多维舞台,打造观影沉浸体验
节目通过多维舞台交叉演绎,将戏剧表演与古今对话融为一体,打造沉浸式观影体验。节目舞台分为四个区域:一号舞台是主舞台,用于演绎宏大场面,推动重要剧情发展;二号舞台用于展现古今读书人的对话;三号舞台有上、下两层,用于演绎支线剧情;三个舞台用甬道连通,不仅是时空穿越的通道,也是表演区域。这种设置打破了舞台单一空间的局限,可实现多空间、多线索展开叙事,加快叙事节奏,丰富故事信息量。
如第二期《天工开物》,二号舞台中的老年宋应星回到家乡,为乡邻教文化、传技术。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在一旁解说,与宋展开跨时空对话,畅谈典籍、交流科技,并观望一号和三号舞台的戏剧演绎。其中,重点演绎了《乃服》和《佳兵》的创作过程。接着,撒贝宁带着老年宋应星穿越甬道来到现代,目睹三百多年后的科技与“乃粒”(即袁隆平的“超级稻”),全剧以古代宋应星和现代袁隆平跨越时空的握手结束。在戏剧演绎中,不同舞台交叉呈现不同场景,共同串起宋应星跌宕起伏的人生。
2.多重场域,打造互动沉浸体验
根据场域理论,节目可分为文学场、电视场、新媒体场等不同场域,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共同推动节目叙事向更加生动立体的方向发展:文学场提供典籍经典著作,是节目的根基;电视场为文学的戏剧呈现提供舞台,是节目的表达介质;新媒体场则为宣传造势,是节目的拓展与延伸。三个场域相互碰撞,为观众打造互动沉浸体验。
其中,电视场的表现方式有谈话场和戏剧场。谈话场设定在封闭空间里,由文化学者对典籍的创作背景、精神内涵及后世影响展开讨论。谈话场在节目中是相对独立的,但却是重要的观影补充。戏剧场由后台空间的典读会、彩排现场及舞台空间的戏剧演绎组成。新媒体场通过微博、抖音、央视频等平台,将节目中的精彩片段和幕后花絮加工剪辑并传播,进一步引发观众的互动、碰撞与共鸣。
3.古今对话,实现精准共振
在《典籍里的中国》中,最大的亮点是跨时空对话,有演员与华夏先贤的对话、古现代读书人的对话、古代先贤与现代人的对话。通过时空穿越、古今对话,营造特殊沉浸式体验,实现精准共振。
首先,演员与华夏先贤的对话,是生动还原历史的前提。在典读会上,演员谈论读典感受,解读典籍语录,其对角色的深度揣摩过程,是与华夏先贤展开的一场心灵对话。其次,古现代读书人的对话,是整场戏剧成功的关键。现代读书人撒贝宁承担了古今“翻译”的重要职责,是连接观众和典籍的重要桥梁。如他将《本草纲目》中的“玉蜀黍可炸炒食之,炒拆白花,如炒拆糯谷之状”翻译为今天的爆米花,浅显易懂,幽默十足。最后,古代先贤与现代人的对话,体现了典籍的传承与延续。如《尚书》的伏生与现代儿童在图书馆的对话,《天工开物》的宋应星与袁隆平的跨时空握手,给观众营造了沉浸式体验。
三、价值引导,传承文化弘扬精神
1.仪式化表达,唤起观众情感认同
戴扬和卡茨将媒介事件划分为竞赛、征服和加冕三类,其中“征服”所创造的仪式感主要源于英雄人物与英雄事件的神话建构。③在节目中,伏生、宋应星、司马迁等人身上都蕴含着“英雄人物”特质,他们的所作所为便是“英雄事件”。节目通过戏剧演绎,将观众带入由“英雄形象”建构的符号空间,试图“征服”观众,唤起观众的情感认同。
首先,是流程上的仪式感。現代读书人撒贝宁在每一场开篇都会说“我是来自某某年后的读书人”,奠定了古今对话的基调;戏剧正式演绎前,主演(现代人)照镜子看其古代扮相;节目尾声,撒贝宁带典籍主角走过甬道、穿越时空来到现代,目睹典籍在现代的保护与流传;最后,典籍主角穿越甬道回到古代,撒贝宁与之相互作揖,落幕。其次,是言语上的仪式感。典读会上,由主演品读典籍名句,阐述理解,带领观众朗读典籍。戏剧演绎过程中,演员反复诵读名句,加深印象。节目通过在关键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重复性的仪式化构建,营造仪式感,让观众对典籍中的英雄人物肃然起敬,对英雄事件记忆深刻,进而唤起观众的情感认同。
2.彰显中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的目标,是文化类综艺节目高品质发展的行动力与方向。④节目通过将典籍进行故事化呈现,从源头探究典籍的起源、发展与传承,探索中华文明,彰显中国精神,激发观众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第三期《史记》中,节目组确立了家国一体、大一统的思想基调,以司马迁为核心,让他带领现代读书人与《史记》中的先贤豪杰会面。通过这一独特方式,将司马迁的曲折一生呈现于荧屏,让观众跨时空感受到他的坚韧与隐忍,最终成就《史记》。观影时,司马迁的大一统历史观和家国情怀深深注入了人们的血液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们的价值观念。
典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典籍中体现的中国精神在节目中被进一步发扬光大,更坚定了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正因为此,这档节目收获了现象级传播,成为现象级文化综艺。
四、结语
《典籍里的中国》从内容呈现、形态创新、价值引导三个方面实现了文化类节目的创新表达。内容呈现方面,扎根原典,挖掘典籍中的精神内核,通过访谈解读典籍精髓,并通过戏剧演绎讲述典籍故事;形态创新方面,打造多维舞台和多重场域,营造沉浸式观影互动体验,并尝试跨越时空、古今对话的新型方式,实现古代先贤与现代人的精准共振;价值引导方面,通过英雄人物和英雄事件的确立来建构仪式感,唤起人们的情感认同,进而彰显中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典籍里的中国》是央视探索传统典籍当代传播的一次有益尝试,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厚重的典籍“活”起来,不仅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更体现了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的责任与担当。
【本文是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19年度校级科研孵化预研项目“主流媒体的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编号:YY2019W01)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慎海雄.我们为什么要策划《典籍里的中国》[J].求是,2021(03).
②王韵,薛羽佳,辛笑颖.剧式表达:文化类综艺节目叙事的空间转向[J].中国电视,2020(12).
③张卓,赵红勋.仪式建构·故事表达·文化阐释——中央电视台《朗读者》的成功之道[J].中国电视,2017(08).
④杨乘虎.关于文化类综艺节目高品质发展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视,2019(07).
作者简介:何加晋,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讲师
编辑: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