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电影中集体记忆 与国族认同构建研究

2021-11-17 07:07赵悦帆惠东坡
新闻论坛 2021年5期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集体记忆建党百年

赵悦帆 惠东坡

【内容提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举办了优秀电影、电视剧展播活动。以影像引导观众回顾党的伟大征程,梳理建党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本文以此次展播的主旋律电影为样本,对影像中集体记忆的时空架构、国族身份的认同与情感归属进行分析。探析新时代背景下,主旋律电影构建集体记忆与国族认同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  建党百年  集体记忆  国族认同  影视剧展播

“主旋律电影”这一概念正式提出于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故事创作会上,其作为生动的党课形式,凝聚价值共识的文化载体,承担着增强人民国族认同感的重要功能。随着大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主旋律电影作为一种有选择性的主观建构,①在叙事主题、叙事策略、叙事角度等方面不断创新,以新颖的题材、丰富的人物形象和观众的现实情感来承载中国精神,以润物细无声的传播特点和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激发着受众强烈的在场观感与时代感。CCTV建党百年优秀展播影片的题材主要集中于重大历史事件、英雄人物、革命精神等,通常以道德规范为基础、理想信念为核心、爱国教育为目的,秉持着回归历史真实、激发时代共情的创作原则,对集体记忆的建构、国族认同的增强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主旋律电影中集体记忆的构建方式

莫里斯·哈布瓦赫在《论集体记忆》中指出,现代社会中人们所共享、传承以及共建的事物即集体记忆。主旋律电影中,时间、空间、人物是追溯百年党史必不可少的要素,是解读历史事件至关重要的时空节点。叙事脉络清晰的电影无一不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时间记忆模型。地点作为事件发生的场景,是优于其他固化形式的特征物,物体则包括了所有者的情感、經验以及特殊意义等。主角及其所属团体是受众建立身份认同和积极模仿的榜样。

(一)时间记忆的构建方式

“意义、重要性、值得回忆性等关键要素,往往存在于一次性时间中,尤其是动态过程中,如骤变、变迁、发展和成长”。主旋律电影中的“一次性时间”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历经转折时的剧变。这种记忆对“只有具有重要意义的过去才会被回忆,而只有被回忆的过去才具有重要意义”的内涵具有强化作用。②

通过周期性的影片展播,回忆百年征程中的历时性时间,循环往复获得时代位移,使之与当下频繁互动而常忆常新。如《革命者》讲述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太行山上》聚焦八路军开辟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程,《武汉日夜》将疫情初始的严峻紧迫搬上银幕等。这里的“时间”超越了其本身的维度属性,被赋予了情感和特殊意义,对国家记忆这张大拼图进行了空缺的填补与加固,使其具备了鲜活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在历经重大考验时的时间节点成为记忆热点,是增强爱国精神、凝聚国民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党史教育愈受重视,国族认同感就愈加强烈,如此形成良性循环,才能让观众持续产生爱国热情。

(二)空间记忆的构建方式

时空是记忆的重要常量之一,具体的时空要素极易触发记忆节点,唤醒由记忆构建的时空框架。③空间,作为地点和物体的集合体,虽然没有内在记忆,但通过空间会把回忆固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是集体记忆得以固定和证实并延续下去的重要枢纽。地点具有鲜明的地理空间属性意义,与集体记忆形成依托关系。譬如,一些地点记忆与历史事件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井冈山》的三湾村、《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孔繁森》的西藏阿里、《惊天动地》的汶川县等,在这里,“地点”作为一个不容置疑的见证,如同存放回忆与成就的档案馆。

物体作为记忆的一种存在方式,反映着人们所处的时代。影片中的道具包括服装、交通工具、生活用品等各式各样的表现物。从细微的遗迹、质朴的见证物到威严且尊贵的物品,无所不包,这些象征物可以使观众回忆起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空间感知体验。《长征》中老兵翻越雪山时穿的单薄衣裤与草鞋、《南昌起义》中战士们系的红领带与右臂绑的白毛巾……这些物件在影像中被赋予了“潜在荣誉”,成为唤醒集体记忆与传承民族精神的时空符号。

(三)叙事主体记忆的构建方式

时间与空间的记忆重现与再认识对爱国精神弘扬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但影片中的主角及其所属的团体是时空记忆的基础。他们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历史事件的被动见证者,也是历史事件意义的主动引导者,充当着过去的见证人与未来的传承者。通过可视化手段真实、全面地呈现主角们的心理状态或心路历程,展现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及其所历经的磨难,让观众看到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向往与认同、对革命事业的付出、对美好生活的希冀,才更容易引发共情和认同,从而引导并带动一批新的力量。在讲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影片中,主角们探寻革命道路的历程可以使观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未来发展的认识更丰满,学界、媒体也会不断关注、研究和报道主旋律影片中的革命者、民族英雄。此外,各种角色的演员选用对整部作品也有着巨大影响,使榜样在无形中形成,也使得电影成为某一历史记忆的触发源。《建军大业》《1921》中的人物原型大多不超过40岁,为尊重历史和真实还原历史,导演大胆选用青年演员,并标明每一位角色当时的年龄。这为年轻的演员出演具有青春气质、展现青年风采的影片确立了标准和依据,也拉近了观众与历史事件的心理距离,实现了不同时代青年之间的心灵互通,激发了青年朋友对共产主义事业的热情。

二、主旋律电影中国族认同的建构路径

身份认同是个体历史建构的动态过程,它涵盖着每个个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④这种认同感来源于群体成员的共有特征,包括文化、历史、信仰等。民族认同心理是以国民所接受的国家教育为基础,结合个体后期的情感归属所构建的。影视剧作为历史教育的途径之一,通过对集体记忆的重组和完善,为公众在多元文化中进行身份识别提供坐标,构建其对国家统一性和连贯性的认知,促进个人价值追求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一)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建构政治认同

主旋律电影最宝贵的特征是以真实事件为创作源,对历史事件、国家领袖、革命英雄等进行理性客观记录,呈现给观众清晰的历史概念和历史信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艺术性改编,使其作为现在对过去的重塑,成为虚构与反思融汇的交接点,从而实现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

在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通过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史与悲壮记忆来讲述国家或民族的曲折历史与先辈的杰出贡献,彰显革命精神的崇高感,是构建国族认同的通用方式。《1921》采用现实主义手法, 注重表现历史细节, 强调真实性和艺术性的交融。尤其重视原始文献资料的艺术呈现,在影片中穿插丰富的史料,包括情报资料、信件、会议纪要等,用以佐证历史观点的真实性。观众通过荧幕重温重大历史事件,可以深切地体会到革命先烈们开创伟大事业的艰辛。CCTV建党百年优秀展播影片通过回望伟大祖国在艰难处境中的拼搏历程,重温每一个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家国历史,使人民的集体记忆与政治共同体相结合,从而走向政治认同。

(二)以贴近现实的人物建构身份认同

从《99万次拥抱》中的老兵夫妇到《小城警察多》中的一线民警,从《火光·绽放》中的女知青到《塘河保卫战》中的女镇长。建党100周年展播影片也随着观众的审美变化调整叙事方式,叙事切口越来越精巧。影片将国家命运投射到个体生活,以生活化的场景、大众化的角色、鲜明的个性取代了传统的标杆化、脸谱化叙事。通过还原平凡个体参与历史事件的过程,在个体记忆和国家命运间架起了一座情感桥梁,让普通人也能触摸到时代脉搏,使影片的政治属性也因情感包装实现了柔性传递。

《焦裕禄》以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焦裕禄的故事为主线,聚焦并讴歌了宏大历史背景下普通人为国为家不卑不亢、勇敢奋进的刚强与坚忍。焦裕禄代表的是千千万万名在自然灾害面前仍巍然屹立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基层干部。他与王进喜、马毛姐、草原英雄小姐妹等许多先进人物和模范集体一样,在各自平凡的生活与工作中发光发热,创造了非凡功绩。虽然他们没有站在历史舞台中央,但他们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紧密相连。与宏大叙事相比,普通人的抉择与坚守提供了不同于精英的视角,因其更贴近现实,所以也更容易获得身份认同。

(三)以集体记忆激发公众情感共鸣

莫里斯·哈布瓦赫对记忆的外部维度做出了明确阐述:风俗、仪式、交往、语言积淀在时空、行为、身体和器物当中的具体形象。记忆的外部维度需要借助人和物进行保存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对“仪式感”有着天然的追求,在特殊的时间节点,公众期待有仪式感的活动。主旋律影片作为重大时间节点的“献礼”正迎合了观众对“仪式感”的期待。如“建国”类作品作为我国建党、建军、建国的纪念影片,以精良的制作对中国社会从封建落后转向现代强盛、中国人民从近代的屈辱走向如今的自立自强做出了详实的现实主义描摹,也进行了浪漫的理想抒发。

展播影片聚焦事关中国命运的大事件、大历史,重现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与政治形势,将不同的故事穿插在各种具有时间标示意义的历史事件中,再一次激活了观众对那段历史的共同记忆。就其表象来看是描述战争、革命建设、社会变革的恢弘景象和英雄人物的影像, 但就其本质来看,共同的记忆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还是旧语境、旧观念加持新语境与新思维,为时代精神画像塑形,向时代之问做出的回答。在观影过程中,观众的思考和判断加深了对集体记忆的理解,重塑了大国的文化自信,对人民群众的集体记忆具有强根固基的作用。

三、新时代集体记忆与国族认同的重塑与强化

CCTV建党百年优秀展播影片记录和颂扬了风云激荡时代伟大的中国精神,其传递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充分发挥了影像的教育功能。电影展播重在汇聚力量,通过特定主题统领不同类型的影片或同一部影片在特定环境下的重映、重播,使即便是多次观看的受众也能结合特定时期、特定主题获得不同的情感共鸣,为观众提供精神归属和情感皈依。

通过“主旋律+商业化”的模式创作代际共享的新主流电影,是新时代集体记忆与国族认同的重塑与强化的手段之一。很多展播影片蕴含着为了崇高理想奋斗终生的精神内核,其既是主流意识形态的表征,也是文化消费的商品。当今,主旋律电影的叙事节奏、故事情节、人物情感成为商业逻辑下的艺术元素,释放出中国电影无穷的潜力,受到了全年龄段的关注,尤其是获得了当代青年观众的青睐。《1921》作为新主流电影,不同于说教味浓、教化功能明显、人物塑造扁平的传统影片。其开篇以蒙太奇画面辅以画外音解说对国内外的宏大历史背景进行了阐述。《大决战:辽沈战役》《血战湘江》《建军大业》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遵循商业电影的逻辑,生动且客观地讲述了“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影片将爱国主义充分融于千万名战士抛头颅、洒热血的战争场面中,高度浓缩地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建党历程,使集体式的爱国主义与英雄先烈们的生命价值紧密结合,激发了国民集体身份认同意识与民族崛起的社会心理诉求。另外,影片大量起用具有票房号召力的青年演员,如李易峰、刘昊然、张艺兴等。“青春化、偶像化”策略既给了观众新鲜的体验,又为影片的热度提升和“破圈”作出了巨大贡献。

很多展播的主旋律电影还非常善于通过新媒体传播等手段强化集体记忆与国族认同建构的效果。目前,部分观众对影片中历史事件的认知仅停留在“观看”阶段,而尚未真正形成集体记忆。革命英雄人物作为具有特殊意义的精神符号,是主旋律影片中历久弥新的保鲜剂。借鉴新媒体对历史符号的有效运用以及对重大事件集体记忆的建构方式,依托现代视听技术的精良制作和社交平台的高效传播,为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培育融入了更多、更强和更有效的力量。

在建党百年之际,电影频道融媒体中心创新展播方式,开展了“看电影、学党史”活动,拉开了网民与历史跨时空对话的帷幕。展播平台从电视到网络再到融媒体,多渠道分发为传播效果提供了保障。新浪微博是近年来公众使用率较高的社交平台,电影频道融媒体中心在微博推送的话题#看电影学党史#,话题讨论量350万,浏览量高达9.4亿。把多部影片中的历史故事、英雄风采制作成竖屏短视频并配以解说,以易于观看与传播的形式渗透到公众的思想和生活中,使主旋律电影中的集体记忆与新媒体的强大传播力相结合,从而提升了国家认同建构的效力。

四、总结

集体记忆与国族认同在一定时期是延续的,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存在,而是因时建构、曲折演化的过程。它既是对过去真实合理的建构,也是对未来创造性的设想。“伟大的日子唤起伟大的记忆。对某些时刻而言,光辉的记忆理所当然。”⑤作为中国崛起与民族复兴的影像书写,CCTV建党百年优秀展播影片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伟大”与“光辉”,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生动鲜活地诠释了伟大的建党精神和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像记录,实现了历史记忆、身份认同与爱国情感的建构、互动和赓续。

【本文系2020年度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中国影视剧周边传播能力建设研究”(项目编号:GD2048)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李宗彦.主旋律电影:民族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的建构[J].理论与创作,2007(04):102-104.

② [德]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73页.

③ [德]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与变迁[M].潘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346.

④ [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與族裔散居.文化研究读本[M].罗钢,刘象愚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16.

⑤ [法]皮埃尔·诺拉.记忆之场:法国国民意识的文化社会史[M].黄艳红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106.

作者简介:赵悦帆,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新闻与传播系2020级硕士研究生;惠东坡(通讯作者),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全球修辞学会-视听传播学会常务副会长

编辑:徐峰

猜你喜欢
主旋律电影集体记忆建党百年
从党史学习中感悟化危为机的智慧
“建党百年”主题优秀网络文学作品线上免费开放
面临新时代跨越百年 新征程思考创新党建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社会价值观的历史演进
主旋律电影中的精神内涵及当代启示
主旋律电影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仪式的文化解读
“网红”微博广告研究
本·阿弗莱克主旋律电影的独特呈现
主旋律电影在国民教育中对民族精神的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