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价值与主流市场:建党百年系列主旋律电影现象分析

2021-11-17 07:07孟建张梓豪
新闻论坛 2021年5期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建党百年

孟建 张梓豪

【内容提要】建党百年之际,一批反映中国共产党早年创立历程以及当代党员楷模的影片集中上映,从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到基层党员们勇战疫情的面貌,形成了建党百年独有的“七一档”。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考量,建党百年系列主旋律电影在坚持宏大视角和历史观的同时,加入更多年轻化、市场化的元素,在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和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又赋予了其市场活力,实现了我国主旋律电影富有的“群众性与思想性的双重兼顾”“史诗表现和微观叙事的平衡”“艺术经典与时代活力的统一”特点,最终实现了主流价值与主流市场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建党百年 主旋律电影 主流价值 主流市场

文化研究学派的先驱理查德·霍加特在《识字的用途:工人阶级生活面貌》一书中,对忠实于读者情感、忠实于生活细节并能真切反映工人階级喜怒哀乐的文化进行了追溯和缅怀,并批判了那些缺乏大众生活经验的、过度商业化的文化。①由此可见,优秀的文化不应该是那些高高在上、让人仰视的文化,也非宣扬消费主义和低级趣味让人“掏空腰包”的文化,而是那些可以让人民大众真正融入其中,并能够从中获得生活启发、精神激励的大众文化。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一批反映中国共产党早年创立历程以及当代党员楷模的影片集中上映,从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到基层党员们勇战疫情的面貌,形成了建党百年独有的“七一档”,也深刻诠释了何谓“好的文化”,何谓真正的“群众艺术”。

回顾2021年的主旋律大片,尽管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整个电影行业带来一定冲击,但建党百年系列主旋律电影的观影人数并未下降,甚至出现了逆势增长。根据灯塔研究院的研究报告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1年9月,2021年暑期档上映的三部主旋律电影《中国医生》《1921》《革命者》累计贡献超20亿,占整体票房的29%。②建党百年期间涌现出的一批主旋律大片,为系统观察和总结近年来中国主旋律影片的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其中的共性规律、经验启示也值得总结。概括而言,建党百年系列电影呈现出了鲜明的三个特点:群众性与思想性的兼顾、宏大主题和微观叙事的平衡、经典魅力与时代活力的统一,从而实现了中国电影行业主流价值与主流市场的协调发展。

一、思想性与观赏性的兼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先进的文化产品,应当既体现先进性,又能体现群众性;既不‘趋利媚俗,又不远离市场、忽视市场。” ③近些年来,中国的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模式不断走向成熟,既在借鉴现代工业化商业大片的运作模式,又摆脱了过度追求粉丝效应的“全明星和全明星导演”路径。让主旋律融入日常生活、融入商业叙事的过程,使主旋律影片兼具了思想性、观赏性和群众性,达到了引领主流意识形态与创造经济效益的兼顾。2021年,致敬建党百年的主旋律大片,充分遵循影视文化作品的市场规律,兼顾文化作品的市场导向和价值导向,将影视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故事性与社会民众的需求结合起来,使得民众既能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又能满足日常文化的娱乐需求。这也证明了主旋律电影不必过度依赖偶像和明星的流量光环,回归主旋律电影的初心,实现意识形态属性和文化市场属性的兼顾。影视作品是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也是重要的经济及产业力量,优秀的文化作品不但要具备一定的票房市场,更要承载一定的价值观念。因此,评判一部作品的好坏,通俗的讲就是“既要有意思又要有意义”、做到“既不趋利媚俗,又不远离市场”,能够以剧情和演技吸引观众,做到了“有意思”的表现,但作品不能仅仅停留在“有意思”的层面,还要在文化传承、社会教化、价值凝聚等方面发挥作用。

“有意思”和“有意义”的统一,即是对“主流价值”和“主流市场”的兼顾,这种做法既避免了过度强调市场属性而让主旋律“背书”,又要避免为凸显主旋律引领而使主流大片“缺乏个性”。通常而言,较之于含有震撼场面、英雄情结、催泪剧情等市场元素的商业大片,以严肃性和思想性著称、体现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主旋律电影在大众文化市场中被观影的概率往往普遍较低。然而,在建党百年历史节点上创制的主旋律影片《1921》《中国医生》《扫黑·决战》《革命者》等电影因投合特定时期的社会心理、满足集体情感诉求而备受观众青睐,获得口碑和票房的双赢。《中国医生》以13.26亿元人民币的票房荣登建党百年主旋律系列电影的票房榜首,《1921》《扫黑·决战》《革命者》《守岛人》也分别获得了5.03亿元、4.05亿元、1.36亿元、1.35亿元人民币的票房佳绩。究其原因,建党百年系列主旋律电影在坚持宏大视角和历史观的同时,加入更多年轻化、市场化的元素,在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和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又赋予了其市场活力,实现了主旋律影片中的思想性与群众性的统一。

如,主旋律大片《1921》的制作过程中,电影制作团队充分整合了电影制作优质工作人员、史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演技精湛、德艺双馨的年轻表演艺术家等各方资源,实现了“制作+演员+内容”的优势资源叠加;从传播策略的角度而言,电影采用“用明星吸引观影群体→用演技保障票房口碑→用史实烘托肃穆氛围→用精神完成文化传承”的注意力转化路径。这也是近些年来,主旋律大片在制作和传播方面所沉淀出的宝贵经验,与过去的拼盘演出和“全明星阵容”相比,这种路径的变化折射出了博弈过程中力量对比的变化,也显示出了主旋律电影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与市场娱乐属性二者之间并无矛盾和冲突。在完成主旋律电影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同时,也能实现电影的消费娱乐属性和文化产业价值。不仅如此,建党百年系列主旋律电影也实现了由“谁红谁演”到“谁演谁红”的转化,对消费主义话语从倚重到独立,甚至大有反向输出的趋势,实现了新型主流电源由“主流价值+主流市场”引领市场新格局的有利局面。

二、史诗表现和微观叙事的平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④这为新时代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也说明了在刻画宏大主题的优秀文化作品时,也不能高高在上以仰视的姿态进行宣教,而是要让文艺作品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我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主旋律电影作为资政育人的主要媒介,在坚持宏大主流叙事逻辑刻画英雄人物的珍贵历史进行正面教育宣传的同时,也应深入群众关注平凡人之细微的日常生活,以平凡人之视角、以平凡人之感触、以平凡人之温度讲述平凡人的伟大故事。

宏大主题和微观叙事的平衡,既是对主旋律电影讲好中国故事、传递爱国精神、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障,又是优秀文艺作品不脱离现实世界、远离群众日常生活的前提。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仅要回望历史,做到对革命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精准还原,更要做到立足当下,直面当今社会中的群众所想、群众所思的前沿问题、现实问题,将鲜活的时代精神融入其中,借助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在建党百年这一历史节点上创作的疫情记忆影片《中国医生》、致敬扫黑英雄的影片《扫黑·决战》、反映当下热点乡村振兴题材的影片《战旗飘飘》、歌颂“守岛人”精神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守岛人》,都积极描写波澜壮阔的时代语境下,党和国家领导人民解决问题、迎接挑战、干事创业、取得成绩的现实境遇。在故事陈述过程中,“社会热点问题+平凡百姓生活+主流价值观+现代技术手段+现代工业体系”的巧妙组合,是通用策略,借普通人物、身边人物的事例、事迹,再现党领导民众迎战艰难挑战、创造美好生活的不凡经历。尽管影片中都是以中国人民小人物的视角进行讲述,但其背后引发我们思考的是中国社会的大问题、所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的大精神。这种创作视角的转变,也摆脱了主旋律电影叙事的单调格局,实现了主旋律电影“宏大主题+微观叙事”的平衡。

如,根据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国医生》,将宏大主题与微观叙事进行了有机结合,以主流文化融渗整合大众文化,把严肃的政治话语转化为多元化的生活话语,实施刚柔相济的意识形态传播策略。《中国医生》以武汉医务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成员为人物原型,全景式记录了中国医务工作者进行抗疫斗争、守护国人生命安全的感人故事。影片真实地还原了武汉抗疫时期的场景,在电影中,“抗疫精神”成为了《中国医生》的灵魂,将反映中国医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无畏逆行和勇气担当等精神风貌的主流价值观,通过电影镜头像观影群体进行传达,由此实现了中国现实素材、主旋律传达电影艺术审美的结合。英国学者戴维·英格利斯认为,“日常生活的特点就在于普通人的‘普通文化,是人们在自己的普通生活空间和社会实践中得到教育、美化并赋予意义的各种生活方式” 。⑤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导向作用既是社会性问题也是生活化问题,而不是一个纯粹的观念性问题,媒介、公众对价值观的接受、解读与认同是富有情境意义的生活实践,只有植根于社会生活的土壤,主流价值的阐释力和导向作用才能充分释放出活力。通过对于新冠肺炎疫情抗擊战中普通医生、普通人民、快递小哥等人物形象生活化、日常化的刻画,《中国医生》强化了公众对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力量、家国情怀、奉献精神的认同感,展现了全体中国人民在抗疫斗争中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的精神和力量,唤醒了中国人民抗击新冠疫情的集体记忆,加强了观影群体对于影片内容的情感共鸣。

三、艺术经典与时代活力的统一

主旋律电影除却大众传播产品的文化属性和消费属性之外,它还具有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国家形象、凝聚社会共识、塑造身份认同的功能,在铭记历史、讴歌时代、思考现实、探索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旋律电影以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素材,阐释了党的领导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征程中涌现出的各类优秀人物和典型事迹,用影像和声音再现了革命者与建设者的英雄品格、道德品质和家国情怀。现实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历史之境的珍贵借鉴。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在建党百年的四月档期中,上映了《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地雷战》《小兵张嘎》《南昌起义》等90年代的中国经典影片;而五一档中,上映了《最可爱的人》《钱学森》《董存瑞》《杨善洲》《离开雷锋的日子》5部重映老片。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资源,这批红色经典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成为被封存的历史。其原作仍在被不断观看、欣赏,并成为当下文艺创作的一种资源,被反复改编、重拍,为当下中国社会注入非凡的经典魅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家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⑥ 这意味着,“好的文化”、优秀的“群众艺术”,离不开经典魅力与时代活力的统一。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既要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也要讲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不过要引起注意的是,尽管对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说明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与当代生活紧密结合创造出优秀的作品。但在传统文化的转化过程中,应当牢记始终坚守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维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防止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被改为通俗市场中的庸俗文化。

建党百年期间所涌现出的《中国医生》《1921》《扫黑·决战》《守岛人》《革命者》等一批经典影视文化作品的背后是近年来中国影视行业不断探索、正向积累的必然结果。它契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深度结合的内在规律,也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进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正向成果,兼具了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和新的发展环境与时代语境,利用新兴科技手段赋能实现了经典魅力与时代活力的统一。如建党百年暑期档上映的电影《革命者》,电影中用壮烈史诗般的质感,展现了李大钊先生播撒革命信仰,传递革命火炬,带领全社会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仁人志士,奋起反抗,进行革命的热血历程。在艺术表现方面,影片并没有把他们塑造成为概念化的革命者,而是把他们还原为一个个富有生活情趣的、活生生的人。这样青春化和浪漫主义叙事不仅增强了革命精神的现实感召力,更是符合了当今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时代特征,引发了不同年龄阶段观影群体的一致好评。可见,在过去的数年中的,我们已经探索出一条集经典魅力与时代活力为一体的主旋律大片发展之路,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富有阐释力的价值理念都是深嵌其中的精神内核,而反映历代革命先烈初心使命的红色文化也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瑰宝得以在新的时代环境下,以新的技术载体、新的艺术形式、新的叙事策略形成了“精神传承+现代技术+工业体系”的组合,既尊重了影视文化的基本规律,又契合了现今社会主流观众的观影心理,能够引发全年龄段观众群体的共鸣的同时,还成为后疫情时代中国电影推动全球电影市场复苏的一大积极力量。

在市场经济和国家政策的引领下,我国电影市场已经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战争片、动画片、体育片、爱情片、喜剧片、奇幻片、纪录片等多类型竞相发展,多元化类型片市场格局日渐成熟,主旋律电影更是作为其中独树一帜的典型创造了“主流价值+主流市场”的统一,也为今后中国电影市场格局提供了坚强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文化产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市场属性,但意识形态属性是本质属性。一定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守正创新,确保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⑦经过近年来的积极探索,中国的主旋律影片重视商业元素但不依赖商业驱动、重视价值引导但不拘泥于宏大叙事、尊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不墨守成规的制作经验和思路模式已经成熟,它预示着中国的电影完全可以通过平衡价值导向和市场导向,充分释放主旋律大片“主流价值+主流导向”的崭新魅力,凸显主旋律电影在文化传承、社会教化、价值凝聚等方面的初心和使命。

注释

① [英]理查德·霍加特.识字的用途:工人阶级生活面貌[M],李冠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399-340.

② 承上启下静候新生:2021年暑期档中国电影市场洞察[R]. 灯塔研究院, 2021.8.

③ 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9

④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76.

⑤ [英]戴维·英格利斯.文化与日常生活[M],张秋月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132-133.

⑥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

⑦ 坚守人民情怀,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习近平在湖南考察并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纪实[N]. 人民日报, 2020.9(1).

作者简介:孟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梓豪,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编辑:徐峰

猜你喜欢
主旋律电影建党百年
从百年华诞走向现代化远景目标
中国共产党发展高等教育的百年历程、成就与展望
从党史学习中感悟化危为机的智慧
“建党百年”主题优秀网络文学作品线上免费开放
面临新时代跨越百年 新征程思考创新党建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社会价值观的历史演进
浅析近十年来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发展态势
主旋律电影中的精神内涵及当代启示
主旋律电影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本·阿弗莱克主旋律电影的独特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