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泽 项甜甜
【内容提要】本文以野生亚洲象迁徙事件为例,深入分析此事件广受国际媒体关注和好评的动因,为我国的对外传播提供经验方法。本文认为,首先野生亚洲象迁徙事件本质上是一个环保类题材的新闻报道,而环保议题的处理不仅是西方政治议题的重要内容,也是西方社会衡量其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标准之一;环保类话题自身所带有的人文关怀能够跨越文化差异的阻碍,即是最直观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素材,在对外传播中具有显著的穿透性。其次,在此次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媒体在遵守基本新闻传播规律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有机的报道流程和新型的报道方式。同时,在野生亚洲象迁徙事件的报道中体现了较强的民族特性,云南当地民众与野生亚洲象的相处细节是最打动人心的地方,由此构建出的新闻作品是有温度、有灵魂的,找到民族自身独特性进行传播,是同国际社会最好的沟通方式。
【关键词】野生亚洲象迁徙 对外传播 讲好中国故事
我国在对外传播方面长期以来存在着投入巨大,但是获得的正向效果比较有限的问题,这说明我们在对外传播方面仍然需要细致地研究对外传播的规律。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往往表现为对外传播缺乏题材意识,忽略了真正能够获取国际社会关注的核心议题。政治和经济话题往往是对外传播的传统议题,然而涉及人类共同利益的环保类和公益类话题媒体也应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且成为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另外,对外传播缺乏亲民意识,过于宏大的框架和复杂的话语形式成为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一大阻碍,亲切可爱的语言符号更能够引起受众的注意。同时,对外传播缺乏民族独特性。由于各国之间存在着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等问题,对外传播往往会寻找与其他民族看似相似的传播内容,而将具有民族独特性的内容置于边缘地带,这也是在对外传播理解上的误区。越是具有民族特定的文化内容越是能够吸引其他民族的目光,不同的风土人情反而能够折射出相同的思想和情怀,这样的传播内容才更具魅力。
而2021年春夏之交,关于云南野生亚洲象向北迁徙的新闻报道,却意外收获了众多国际媒体的争相报道,并对我国政府采取妥善处置措施和长期以来的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努力给予了肯定。这次“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成功对外传播,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总结其规律,以资后续更加科学地做好对外传播工作。
一、环保议题是国际性的重要话题,在对外传播中具有显著的穿透性
环保议题不是边缘性题材,而是国际社会中重要的公共话题,同时也是西方国家重要的政治题材,是国际媒体最关注的内容之一。在环保领域发生的新闻事件,无论从其西方的政治传统,还是环保题材的公共属性来看,都是最好的报道选题。
近年来,我国环保方面的新闻事件显然已经成为国际媒体最关注的内容之一,受到国际社会和国际媒体赞誉的例子并不鲜见,如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库布其沙漠经过治理从“不毛之地”变成一片“绿色屏障”,原本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达到99%的毛乌素沙漠的成功治理,以及我国对雾霾治理所取得的成就等,这些事件和议题都得到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而且报道内容和倾向都非常积极。这都充分说明,环保题材并不是边缘性题材,国际报道中并非只有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硬新闻。而此次野生亚洲象迁徙事件仍然在此报道框架之内,是最为典型的环保事件,大象的遷徙以及在此过程中与人类社会的互动都彰显着重要的环保理念。
此外,环保问题的处理也是衡量一国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标准之一。西方环保主义与政治议题联系紧密,环保议题就是政治议题的重要内容,有环保问题与政治相勾连的传统。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环保主义经社会热议后进一步演化成环保运动,这个阶段的环保运动还隶属于一种“体制外环保运动”。随着时间变化,环保运动中的倡导者成为各国议会成员,环保主义者的倡导行为便演化为带有政治意涵的“体制内环保运动”,由此形成了“环保政治”,也成为西方社会衡量一个政府治理程度好坏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的野生亚洲象迁移事件本质上也是环保问题,基于云南政府有效的保护措施和人们对于大象的好奇,使这次事件成为一个成功的野生动物保护案例,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
同时,环保题材本身所带有的人文关怀使其能够跨越文化差异的阻碍,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探讨的话题。与其他类型的题材相比,环保题材还能够摒弃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为人类的共同发展而凝聚力量,因此其跨文化传播的渗透力也极强。环保题材的这一特点,使其比政治新闻和经济新闻更加容易在西方社会传播真实的中国,触达率更高。 政治新闻和经济新闻由于其固有的表达国家利益的属性和框架,各国新闻都难以摆脱其国家立场,因此跨文化传播就困难重重。而环保题材是最直观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素材,具有独特优势。
二、科学把握新闻报道的规律仍是对外传播的重要要素
新闻在传播中兼具了其政治属性和一般性的属性及规律,而一般性的属性和规律不论在对外传播还是在对内报道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尊重这些基本规律,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首先,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题材、科学地传播仍然是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基础条件。不管是外宣工作还是国内的新闻报道,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仍然是十分必要的。此次野生亚洲象迁徙事件的报道,题材方面具有较强的新闻价值,报道方面比较有科学性。一方面,在此次事件中国内媒体秉持新闻的客观性原则,以事实为依据,结合数据自然真实地叙述野生亚洲象在迁徙过程中造成的损失以及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没有主题先行。另一方面,在保证真实客观的基础上,媒体报道采用了“亲切、可爱”的话语修辞方式,将象群拟人化,生动再现了野生亚洲象在迁徙过程中的各种形态,拉近新闻报道对象与受众之间的关系,突出新闻事件的趣味性和反常规性,满足受众需求,使得新闻具有了超强的穿透力。
其次,持续流畅的新闻报道组织是获得高关注度的重要因素。优秀的新闻报道和优质的传播内容需要建立在完整有机的新闻报道组织上。一方面,在此次野生亚洲象迁徙事件中,媒体并不是进行了短暂性的报道,而是进行了连续和跟踪报道。从纵向的时间向度看,媒体是随着时间变化记录象群迁徙变化过程的。从横向的报道角度看,媒体不仅报道了象群的迁徙路线,还对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政府采取的相应措施、村民如何与迁徙中的象群共处等各种详细问题。这种细致的连续跟踪报道也契合了新闻真实的过程性,能够呈现出较为完整的新闻图景。另一方面,此次事件显现出媒体与政府之间的有机合作,政府采取的相应措施、掌握的关于象群的一手信息及时传递给了媒体,并由媒体实时更新给受众,报道组织流畅,恰到好处。
最后,新型的传播形态也是新闻报道获得受众青睐的关键要素。社交媒体时代,具有个性化和互动性的传播形态更加符合受众的阅读习惯。短视频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此次事件中短视频能够快速帮助受众了解事件始末,动态呈现野生亚洲象迁徙过程中的样子,利于提高其传播效果。在此次事件中,较为受欢迎的是关于野生亚洲象的图片,采用了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文字叙述客观内容,图片真实再现了象群的憨态可掬。另外,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自媒体也应发挥相应的作用,利用自身优势打造生动的传播内容。基于新型的传播形态,对外传播还应注重媒体的深度融合,聚合传播渠道,以媒体共振的方式提高对外传播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在对外传播中建立属于我国的传播平台。平台的作用在于让社会各个主体都参与到对外传播的行列中来,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一份子,进一步扩大对外传播内容生产阵容,结合生动有趣的传播形态增强对外传播的创新性和互动性。
三、找到自身独特性进行传播,是同国际社会最好的沟通方式
在以往的对外传播中,我们往往可以寻求与西方社会看似相通的东西以寻求良好的传播效果,但是实践证明,越是民族的也越是国际的,只有传播真正独特的内容才能吸引国际社会的关注,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首先,要树立文化自信,传播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以往我们为了求同存异,刻意报道我们认为西方感兴趣的内容,如刻意强调现代化的内容。而从近些年在国外流行的中国元素来看,往往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案例获得了更好的传播效果。如李子柒自媒体内容的流行、《一剪梅》歌曲的流行,以及更早的《红高粱》《卧虎藏龙》等电影的流行,都体现出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在此次云南野生亚洲象迁徙的报道中,媒体呈现出最本真的云南风土人情,云南群众本色出境,帮助野生亚洲象顺利完成迁徙,满满的“土味”,达到了最好的传播效果。这不仅体现了云南当地淳朴的民风,也说明了云南政府对当地群众进行了科学有效动员,一起加入到保护动物的行列中,在强调民族特色的同时向国际社会展示了我国政府的治理能力。具有民族独特性的传播内容虽然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这种文化多样性是具有生命力的,它能够激起国际受众的兴趣,同时也能让他人在文化差异性中感受到人性中的共同之处,在思想情感上产生共鸣。
其次,要坚持平等对话,传播具有民族温度的内容。异质性的呈现是最本真、最自然的传播方式,基于本民族特色的對外传播是一种文化自信,也是更好体现平等对话的方式。平等对话是国际传播中的重要原则,要求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以平等的姿态与他国进行传播交流活动,尊重各国文化多样性,不故弄玄虚将传播内容复杂化以体现所谓的“高深”。语言差异仍是对外传播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需要提供便于他国理解的语言表达方式,避免因为语言障碍带来理解问题。另外,在坚持平等对话的同时,还要讲求传播具有民族温度的内容。具体而言,传播的内容应体现一定的精神情怀,例如在此次事件中,不管是政府对于动物的关怀,还是云南当地群众对于野生亚洲象的宽容引导,都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合理的关切,是一个有情怀、有温度的新闻事件,而不是生硬的泛泛而谈。这些因素都生动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趣味、温情与爱心的亚洲象冲出家园北上探险之旅的“童话故事”,自然也成为了最好的新闻故事。
【本文为中宣部课题“情绪传播与沟通动力模型”(项目编号:31132000022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云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项甜甜,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