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有所不为的“狷者”

2021-11-17 14:44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44期
关键词:李泽厚历程纲要

11月3日,美国科罗拉多时间早晨7时,著名哲学家李泽厚逝世,享年91周歲。在学术上,他有丰硕的研究成果,曾被青年人尊为“精神导师”;在生活中,有个性也谦虚豁达,“我没有那么多故事,一生简单平凡”。

极具影响力的哲学家

李泽厚,湖南长沙人,生于1930年,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成果颇丰,是少有的具有原创性思想的学者。

他成名甚早,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著有《美的历程》《批判哲学的批判》《论语今读》《哲学纲要》等。

其中,《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创作的文艺理论著作,至今在豆瓣评分高达9.2分,作为一本广义的中国美学史纲要,李泽厚在书里从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一直讲到明清工艺,宏观地描述了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发生、形成和流变的历程,为中国美学史勾画了一个整体轮廓。

值得一提的是,1981年出版的《美的历程》,十余万字薄薄一册,却一时“洛阳纸贵”。“(上世纪)80年代的每个学生宿舍里,总能翻检出我的《美的历程》。”他曾如此说道,不掩自豪。

的确,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中,李泽厚凭借一批美学、哲学著作,影响了不少人,被青年人尊为“精神导师”,在知识界极具影响力。

据报道,他的一位前同事曾回忆,那时要是李泽厚在哲学所上班,办公室就挤满了全国各地的拜访者,和他一个办公室的同事都挤不进去。

“我没有那么多故事”

在学术领域,李泽厚是一位哲学大家。平时,他“率性而为”,但又十分谦虚低调,“我没有那么多故事,一生简单平凡”,“书就是人,人就是书”。

“有人说我性格孤僻,骄傲,不爱与人交往,不懂人情世故。”李泽厚不掩饰这些评价。

他将这种性格里的特征归结于A型血的外显:性急、失败和挫折感强,不善与人交往,以自我为中心等。

他曾说过,自己有四个“静悄悄”,包括静悄悄地写:一生从没报过什么计划、项目、课题,出书或发表文章之前从不对人说;还有“静悄悄地读”,“我有一群静悄悄的认真的读者,这是我最高兴的”。

他曾如此谈论自己的作品,“我的书既没宣传,也没炒作,书评也极少,批判倒是多,但仍有人静悄悄地读,这非常之好。我非常得意。”

另外两个,则是“静悄悄地活”“静悄悄地死”。在《中国哲学如何登场?——李泽厚2011年谈话录》中,他提到,近十年,自己的“三不”(不讲演,不开会,不上电视)基本上执行了。

“我说过,对弟、妹,病重也不报,报病重有什么意思?牵累别人挂念,干吗?静悄悄地健康地活好,然后静悄悄地迅速地死掉。”对待生死,他的态度极为豁达。

他认为,自己的一生谈不上“中庸之道”,也不算是进取的“狂者”,最多不过是“有所不为”的“狷者”罢了,“好些人以为我‘很狂,其实错了”。

他曾在课堂上说,“去掉岁数,我比你们没有更多优势。我读过的书忘记了,你们读过的书我还没有读。”同时表示:“最喜欢看到学生反驳老师。”

(据中新社11.3讯)

猜你喜欢
李泽厚历程纲要
《〈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近日出版
中国的历程
邮票上的70年光辉历程(集邮)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一步一个脚印 迈向网络强国
李泽厚老师升级太快?
李泽厚 思想者归来
中国南极科考30年历程
刍议纲要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运动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