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正念与情绪的关系研究

2021-11-17 12:42曹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2期
关键词:正念情绪情感

曹佳

[摘           要]  现如今,素质教育的全面应用和实施,使得在教育过程中成效和结果并不作为唯一的考量标准,受教育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情绪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主要从正念教育出发,就其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与情绪的关系及二者结合实施对于教育的帮助作出分析和讨论,为幼儿情绪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关    键   词]  正念;情绪;幼儿教育

[中圖分类号]  B842.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2-0120-02

一、引言

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幼儿的情绪备受重视,对于教育者的要求也逐步从教学任务的开展和教学成效的体现转为对幼儿情绪、心理健康的指导。虽然就幼儿所处的年龄和阶段来说,其学习压力还不大,但是不能就此忽视了他们所存在的情绪问题。经过相关调查,不少幼儿对于接受教育往往呈现负面态度,无法提高积极性,甚至在一些家长送幼儿去幼儿园时,幼儿会用哭闹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抵触。由此可见,当前所存在的教育方式还有所缺失,因而正念教育的介入就十分必要。

二、正念

从正念的概念来看,就是一种注重个人主观心理体验、时刻保持唤醒感官积极性觉知的状态。“正念”这个概念被称为心理学,起源于东方文化传统。特别是在佛教中,“正念”一词是从巴利语“sati”翻译过来的,包含“觉知”和“注意”的意思。佛教中确实有很多关于正念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正念最初是佛教僧侣的一种重要的冥想技巧。公元前6世纪,佛陀在《经》中阐述了念力,《四经》进行了念力的教导。大约公元前300年,正念开始在斯里兰卡、缅甸和其他地方流传。直到今天,整个正念的练习在缅甸仍然存在。1940年以来,在政府的支持下,缅甸的玛哈什等佛教长老开始大规模普及正念。1956年以后,这种教学在欧洲和美国广泛传播。1970年,缅甸的吴八清、葛银卡在西方组织并开展了更系统的正念教学。当时,正念被称为内观(巴利一词)。它从最早的巴利文本的萨提,转变为现代的内观,再转变为美国本土化和实体化的心理学念力。1979年,美国麻省压力治疗学院的Kabat-zinn博士使用正念技术来帮助病人控制疼痛和压力。20世纪80年代,他对正念疗法和慢性疼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正念训练因此正式作为正念认知疗法引入心理治疗领域,并成为第三波当代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元素。

简言之,人在做某一件事情时能不将目标限定于成就和结果,只是单纯地维持在实施的过程中,这就是正念的有效实施。有效的正念运用,可以解决人们很多关于心理建树过程中的弊端和盲点,剔除那些负面、影响自身觉知的因素。正念的运作过程是一个相对静止且具有持续性的状态,并不是盲目性的突发思维觉知,继而瞬时地散去。实施个体在进行无意识的正念状态或者是有意识的正念训练时,往往都会保持开放、发散的态度接纳。

三、情绪

情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心理现象,情感会伴随人的一生。孩子的情感比较简单,没有顾忌,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是最原始的一种自然的表达。成年人的情感比较复杂,受到家庭、工作等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词典》对“情感”的解释是指人类情感的心理表现,如情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情感的表达伴随着个人观点和生活经历的转换(倪文杰、张维沟、季晓军,1994)。中国古代有“七情六欲”说,“情”就是情感的表达,认为“情绪”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反映了人们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应。而西方理论认为,情绪更为复杂,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不同的变化。典型的定义说:“情感是一个复杂的推导,对刺激做出反应,包括认知评估、主观的变化、自主神经冲动、冲动行为等,旨在影响刺激导致这组复杂的反应。”

四、正念与情绪的关系

正念源自佛教文化,是指有意识、具有关注度地进行所需完成的任务和阶段,是一种较为系统的教育心理应用方式。就正念的教育应用概述来说,其核心体现无非就是一种专注度和满足感的提升。而就情绪的概念进行深入解释,情绪不只体现在一个人对于所感知事物的喜、怒、哀、伤,更是一种心理能力的体现。幼儿情绪的有效表达体现着知觉、评估度的准确整合性。从正念与情绪的关系做出阐述:有效的正念教育对于幼儿的情绪起到积极性的引导作用。经过实证调查可以发现,在幼儿接受教育的初期,他们对于情绪的感知是具备一定行为能力的,只不过因为语言开发没有进行完全,所以没有合适的措辞和表述方式进行体现。简单来说,当幼儿对他所喜欢的事物表现出极高的兴趣,而此时以他现有的能力无法个体单独满足,他就会用哭闹的形式来表示自己情绪的不满。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幼儿十分想要摆在柜子上的玩具车,但柜子的高度是他现有高度所不能满足的,而父母对此并不想施加帮助,他就会十分生气,甚至利用外物来宣泄情绪。

五、正念教育应用于幼儿情绪引导的具体措施

(一)正念教育应用于幼儿情绪引导的方向

纵观现今对于幼儿情绪的相关调查数据可知:以一天在园内的时间为准,多数幼儿75%的时间是呈积极、健康的情绪状态。但是就少部分幼儿的情绪和剩余25%的时间进行综合分析,现存的教育方式还是过于任务化,不能及时根据幼儿所反应的情绪做出比对和调整。因此,正念教育应用于幼儿情绪的引导刻不容缓,这不仅是幼儿对于生活、学习的感官认知学习,更是一种积极心态的建设。

(二)正念教育应用于幼儿情绪引导的方式

受全面素质教育大环境所影响,多数幼儿园和幼儿教育机构已经对幼儿情绪提高了重视。在正念教育介入对于幼儿情绪的引导方式上,主要体现在心理课程的开发、与主线教学任务的有效结合等。在园内进行幼儿主线教学的任务时,很多幼儿往往表现出抗拒或者是畏惧老师不得不做的情绪。正念教育的引导就能够从幼儿自身产生此情绪的原因进行分析解决。比如在小班幼儿的教育中,主线教学任务里就有幼儿进行小跳蛙、加油操等一些动作类训练的舞蹈。这个阶段的幼儿普遍好动,并且个体发展程度和接受教育的程度参差不齐。在教师的演示教学过程中,经常就会出现一些幼儿不能跟随教师教学,自发地伴随音乐做出一些自己喜欢的动作,或者是协调性较差的幼儿就会表现出厌烦、抗拒的情绪,自己跑到角落观看、进行自己喜欢的绘画等等。这时,如果教师对这些幼儿作出督促和统一规范,幼儿就会对此更加反感,在下次进行此类任务之前,就会在潜意识中觉得自己做不到。

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对于正念教育的应用就可以体现在进行此类任务之前做好统一的心理指导和铺垫,让接受新鲜事物较慢的幼儿有一个心理接受和劝服自己的时间。在此基础上,将一些引导类课程和活动作为课程导入环节实施。比如,在学习小跳蛙舞蹈之前,教师可以做一个正念练习,放一些轻缓类的纯音乐给幼儿过渡,让幼儿找到自己舒适的坐姿,感受音乐带给情绪的变化,不必受规范和局限。将音乐多种形式呈现,切换到小跳蛙音乐的时候,教师可以做出引导,首先阐述听到这首歌曲呱呱呱的副歌部分,就想到了池塘里的小青蛙,好想跟着小青蛙一起跳起来,幼儿也能够随着教师的情绪一起活跃起来。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幼儿对于课程前后转变无法适应的问题,还使幼儿调动了对这节课学习的情绪。

(三)正念教育应用于幼儿情绪引导的课程研发

在幼儿情绪引导的课程研发中,研发者发现幼儿这个群体具有极特殊的思维认知和管理水平。现如今,正念教育的介入还不算普遍,多数针对群体都是已经具备独立思想的成年人。如何将成年人正念课程研发和训练结果进行分析、调整为适宜幼儿群体的教育,是目前摆在首位的问题。对于幼儿此类课程的研发关键在于活动中情绪的体验感。让幼儿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注重自身的情绪体验,能够自发地进入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对于学习知识和行为开始前的期盼感和学习成效反馈所带来的满足感。

就上述正念教育对于情绪方式中的小跳蛙案例分析能够发现,多数幼儿在心理暗示要同小跳蛙一起跳舞时是具备积极情绪的,而后对于不断的练习和学习,幼儿个体能够自行跟隨音乐去跳小跳蛙,甚至学习能力较强的幼儿已经可以边跳边唱。教师通过一些舞台的展示,或者是课后任务的布置,让幼儿展示给同学、老师和父母看。这个过程所带给幼儿的积极情绪是无法言说的。除此之外,正念教育的课程研发应当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作出具体的划分,形成一种适宜不同年龄群体且形式丰富多样的课程方案,为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提高作出系统化的指导。

参考文献:

[1]王岩,辛婷婷,刘兴华,等.正念训练的去自动化效应:Stroop和前瞻记忆任务证据[J].心理学报,2012(44).

[2]郑春鱼.正念训练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效果[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

[3]彭少伟.正念冥想对初中生识记英语单词工作记忆的影响[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3.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正念情绪情感
早餐
正念训练对老年抑郁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影响
大学生特质正念对自尊的影响:身体自尊的中介作用
情感
正念,焦虑时代的一剂解药
台上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