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英,王 喜,杨雯雯,郑秀霞
(仙居县人民医院儿科·浙江 台州 317300)
功能性便秘(FC)是指非器质性因素引起的慢性便秘,表现为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次数减少等。儿童便秘中的90%~95%属功能性便秘[1],占儿科门诊的3%~5%[2],长期随访结果表明,有25%的患儿便秘症状会持续至成年[3]。病因及病理生理学机制未完全阐明,与胃肠动力学、内脏感觉、免疫及肠黏膜屏障异常及感染、精神心理社会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西药治疗效果欠佳,且易形成依赖。中医治疗具有方法多样、辨证用药、整体调节、疗效佳、复发率低等诸多优势[4],是多数患儿的选择,依从性良好。中医证型分布调查显示燥热便秘在儿童FC中最为多见[5]。笔者自拟润燥通便汤于2019年1月—2020年6月治疗儿童FC 100 例,并与西药乳果糖联合益生菌治疗进行效果对比,随访1 个月并统计复发率;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仙居县人民医院儿科接诊的功能性便秘患儿2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西药组100 例,中药润燥通便汤组100 例。中药组男性患儿51例,女性患儿49例;年龄分布:1~3岁56例,4~6 岁30例,7~14岁14例;便秘病程1~24 个月,平均(8.4±1.2)月;排便周期1~7 d,平均(4.0±1.2)d。西药组男性患儿52例,女性患儿48例;年龄分布:1~3岁54例,4~6岁31例,7~14岁15例;便秘病程2~24个月,平均(8.8±1.4)月;排便周期2~7 d,平均(4.3±1.4)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
1.2 纳入标准 1)均符合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6];2)中医辨证为燥热内结型[7];3)年龄1~14 岁;4)患儿及家长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合并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的患儿;2)继发性便秘患儿;3)患有先天消化系统疾病的患儿;4)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患儿;5)近1 个月服用过促胃动力药物的患儿;6)对治疗药物过敏的患儿。
2.1 治疗方法 西药组给予患儿乳果糖口服溶液(北京韩美药品,国药准字H20065730),1~6 岁每天5 mL,7~14 岁每天10 mL,日2 次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北京韩美药品,国药准字S20020037),2 岁以下每日1 g,2 岁以上每日2 g,分2 次40 ℃以下温水送服;连续用药4 周。中药组在上述用药基础上给予自拟润燥通便汤,厚朴、莱菔子、枳实、桃仁、苦杏仁、苏子、火麻仁、玄参、麦冬、芦根、鸡内金、山楂、甘草,上药据患儿体质量取3~10 g,上药日1 剂水煎取汁50~150 mL,分2 次口服,连续用药4 周。嘱患儿家长帮助患儿改善生活方式,进行如厕训练,合理调配饮食,增加锻炼等。
2.2 疗效标准 痊愈:2d内排便1次,排便通畅、大便质软,其他症状消失,停药1个月内未复发;好转:3 d内排便1次,排便通畅,大便较润,其他症状减轻,1个月内未复发;无效:便秘症状没有减轻或加重
2.3 观察指标 1)便秘评分:治疗前后对排便疼痛、排便费力、排便时间、粪便性状4项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 分。2)复发情况:停药后随访1 个月,记录复发例数,计算复发率。
2.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分析数据,χ2检验处理计数资料,t检验处理计量资料;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例(%)]
3.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比较分)
3.3 两组患儿停药1个月复发率比较 停药后1个月随访,西药组复发21 例,复发率为21.0%;中药组复发4 例,复发率为4.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
功能性便秘为小儿排便障碍的常见原因,约占儿童便秘的90%以上,属儿科常见病。其原因与饮食结构及进食量不当、如厕习惯不良、遗传因素、运动量不足等有关,年龄较大儿童心理压力也是其影响因素。乳果糖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应用可平衡肠道菌群,促进肠道蠕动,恢复的排便规律,两者相互协同发挥调节作用[8]。中医认为该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胃肠燥热,早在《素问·举痛论》有云:“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诸病源候论》亦言“将适失宜,犯温过度,散势不宣,热气积在肠胃,故大便秘难也”。有关功能性便秘患儿证候分研究提示燥热便秘最为多见,占56.25%[9]。治疗应清热润燥、行气通腑。润燥通便汤方中厚朴、莱菔子下气宽中、消积导滞、除满消胀;枳实破气消积、行气导滞;桃仁、火麻仁润燥滑肠;杏仁、苏子润肠通便,宣畅肺气,使肺气化精,滋灌大肠,肠滑便易;玄参、麦冬清热生津、滋阴润燥;芦根清泻胃热、生津止渴;鸡内金、山楂消食健胃化积;甘草缓急止痛,性微寒可清热,并调和药性。临床应用结果可见该方能够提高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促进便秘症状的改善,减少复发;且安全无副作用,适于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