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华
(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浙江 杭州 311700)
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常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CHD),由粥样斑块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痉挛,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所致[1]。该病多发于老年患者,常在劳累、情绪波动、过饱饮食、受凉、急性循环衰竭等情况下诱发[2]。西医常给予抗心绞痛和抗心肌缺血、预防心肌梗死药物及手术等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3],但是长期服药也伴随不良反应的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等。中医药在治疗CHD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已广泛应用在冠心病SAP的防治。本文统计分析了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运用自拟益气化瘀通脉方辅助治疗的185例老年冠心病SAP患者,总结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诊治的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5 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3 例)和观察组(92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60 例,女性33 例;年龄63~85 岁,平均(71.5±6.4)岁;病程1~7 年,平均(3.1±1.4)年;心功能(NYHA)分级,Ⅰ 级19 例,Ⅱ 级46 例,Ⅲ 级28 例;合并高血压41 例,合并心律失常24 例,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11 例,合并糖尿病17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58 例,女性34 例;年龄62~84 岁,平均(70.8±6.3)岁;病程1~8 年,平均(3.5±1.3)年;心功能(NYHA)分级,Ⅰ 级17 例,Ⅱ 级49 例,Ⅲ级26 例;合并高血压者35 例,合并心律失常者19 例,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者14 例,合并糖尿病者24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不显著(P>0.05)。
1.2 纳入标准 1)遵照《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4]诊断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2)参照《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5]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证者;3)60 岁≤年龄≤85 岁;4)患者及家属对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2)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者;3)合并有严重心力衰竭者;4)急性心肌梗死者;5)既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旁路手术者;6)合并有消化、神经精神、免疫、内分泌等系统严重疾患者。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并进行健康宣教,嘱患者避免已知的诱因刺激、适度体力活动、保持心情放松、注意饮食等。对照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并参考《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4]在发作期给予硝酸酯类药物舌下含服等治疗,稳定期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观察组另行给予自拟益气化瘀通脉方治疗,具体药物为:黄芪 20 g,党参 15 g,白术 15 g,当归 10 g,桃仁 15 g,川芎 10 g,水蛭 6 g,生地黄 12 g,丹参 20 g,阿胶10 g(烊化冲服),大枣 6 枚,炙甘草 9 g,每日1 剂,上药水煎取300 mL,分早晚150 mL温服,连续治疗1 个月。
2.2 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评定。
2.3 观察指标
2.3.1 气虚血瘀证症状积分 治疗前后对胸痛胸闷、气短乏力、身倦懒言、心悸自汗等症状按从无到重分为0~III级,分别对应0~6分。
2.3.2 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评分(VAS评分法)。
2.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
3.3 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疼痛程度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比较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心理压力加大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女性老年人群中其发病率高达10%~12%、男性高达12 %~14 %[7]。该病发病率高、易被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因素诱发而反复发作,积极有效的治疗可预防其进展。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属于“胸痹”“心痛”等范畴,总因患者劳倦内伤、年老或长期患有慢性疾病,消耗机体正气,正气虚则心气不足,无以推动血液在心脉内运行,血液积于心脉久则成为瘀血,阻滞心脉,形成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另则心气不足,无以化生血液使心脉失去濡养,形成不荣则痛的病理变化。其病机关键为气虚血瘀[8],治益益气活血、通脉止痛,兼以滋养心血。应用自拟益气化瘀通脉方辅助西药治疗,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当归、桃仁、川芎、水蛭活血化瘀、破瘀通脉、行气止痛;生地黄、阿胶滋阴养血;丹参活血通脉、凉血祛瘀;大枣补中益气;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可使气血补、瘀血除、心脉通。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益气化瘀通脉方辅助西药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胸痛胸闷、气短乏力、身倦懒言、心悸自汗等气虚血瘀证评分均降低(P<0.05);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均减少或减轻;观察组症状和心绞痛改善更明显(P<0.05);可见,自拟益气化瘀通脉方辅助治疗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有助于减轻症状,提高疗效;其有关作用机制尚待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