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服务体系的适切性及构建策略研究*

2021-11-17 11:45车宝晶
图书馆学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智库图书馆

车宝晶

(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10034)

1 引言

智库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如火如荼,我国的智库建设也呈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智库数量达507个,位列世界第三位,其中有8家智库进入全球顶级智库百强行列。2014年教育部出台《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开启了高校智库研究与发展的新篇章。

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服务在充分考虑学校性质、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将高校所在地的特色、发展规划等综合因素纳入服务范畴,其特色是强调高校的社会性,推动知识服务、决策能力、技术发展、学术研究等各方面的进步。其核心是生产智力产品,为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对于建设新型智库服务体系,高校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及数据资源优势,同时也能拓展图书馆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模式,为社会发展和学校建设提供信息支撑和决策支持,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但这也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校馆应不断探索,构建助推“双一流”建设的新型智库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精准、个性的决策支持、态势分析、数据推送等服务。

2 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服务体系的发展态势

笔者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通过访问国内42所“一流大学”图书馆官方网站统计得知,其中有14家图书馆建立了机构知识库,8家开展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14家开展了知识产权服务,22家开展了情报分析决策咨询服务。从广义上说以上都属于智库服务的范畴。可见,近五年来开展智库服务的高校图书馆日渐增多,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的研究支持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情报研究所、同济大学图书馆的情报分析与研究部等。除提供基本的情报服务外,还通过文献计量和情报分析方法为高校的管理部门、院系及校外机构提供决策支持、战略研究及科研评估等智库服务[1]。

目前,一些高校图书馆在原有参考咨询、科技查新等学科服务基础上增加了对学科、科研及政策分析评价的决策咨询服务和竞争情报服务等内容,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这些只是传统情报服务的延伸,尚不完全具备新型智库服务的要素,可称之为智库型服务的雏形,谈不上完整的服务体系[2]。还有一些高校馆立足自身优势,对馆藏资源进行整合与挖掘,建立了基于特色馆藏资源的数字化知识服务平台,如武汉大学图书馆、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不仅有利于资源的保存,还能促进馆藏资源的利用、传播与共享,可称之为新型智库服务。也有一些高校图书馆根据学校发展方向和目标,通过数据库、信息平台获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以报告、报表等事实数据的形式提供针对性、精准性的信息收集、推送及数据跟踪服务。例如,浙江大学图书馆的《浙江大学与国内外一流大学比较分析报告》《浙江大学与亚洲一流大学比较分析报告》,查找本校的优势与不足,为学校制订规划和决策提供数据参考,实现由信息资源收藏机构向知识产品输出机构转变,也属于新型智库服务。新型智库服务已逐渐展开,但对于如何形成体系,还需高校馆进一步探索,进而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3]。

3 高校图书馆构建新型智库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高校图书馆用户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高层次人才,新型智库服务能基本满足他们的特定需要,同时也契合《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为社会服务”的阐述。所以从在内部发展需求和外部环境两方面考虑,高校馆构建新型智库服务体系具有必要性。

3.1 新型智库服务体系能以主动服务增加用户黏性

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服务树立的是主动参与理念,对重点用户进行持续关注。目前,大部分高校馆将智库服务定位为对学校的辅助工作,多是承接委托的方式,没有主动收集情报和选择研究主题的要求,缺少主动参与意识和激励机制。因此,馆员多是被动地研究分析委托的课题,很少主动思索提供何种类型的服务更能被接受。对此,图书馆应鼓励馆员主动选择对决策支持和情报服务的研究,并为其提供条件和制度保障,加强对其智库成果的支持和推广。图书馆应利用专业方法为学校管理者和科研人员主动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的《核心期刊要目》,最开始只是用于图书馆订购和收集期刊,逐步发展为很多机构进行科研评价的参考和标准。当然,智库服务的前提除机制保障外,还需要了解和跟踪服务对象的工作流程和关注重点,确定并建立与重点用户的沟通机制,确保服务的精准度和持久性。

3.2 新型智库服务体系能以深层服务支撑决策与科研

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核心是为学校管理层、科研部门和学术团队等提供决策咨询和科研支撑等深层次服务。图书馆要从知识服务和空间服务等层面建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立体化智库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文献资源、情报专业人员和空间资源的优势。

在知识服务层面,将知识咨询、前沿信息整合、个性化资源推送等智库服务与新媒体、大数据技术等融合在一起,推动服务由提供传统文献向输出知识产品方向转型升级。面向管理层的决策咨询服务,通过研究高等教育发展政策要点、国内外高校建设的先进经验,对本校学科、人才优势与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形成咨询报告,以供参考。面向科研部门和高层次人才要提供学科分析和嵌入过程的服务,为其学术活动提供支撑。在空间服务层面,要将智库服务理念融入空间再造,打造支持教学、科研、学习和创新的研讨空间、创客空间、学术研究室等新型智库空间,通过空间功能重组实现创新知识的聚合与共享,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4]。

4 高校图书馆构建新型智库服务体系的适切性原则

高校图书馆要结合地域特色、学校目标及自身优势,构建适应时代形势、社会发展和学校需求的新型智库服务体系。

4.1 支撑教学科研

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直接反映着学校的办学实力。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服务应持续关注本校教学水平和科研竞争力动态,不断积累、整理本校及高层次学校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数据,构建动态数据库,为教学科研发展提供参考。例如,北京大学改革了学科管理办法,图书馆通过与校学科办、科研部、社科部等沟通,确定了以学部为服务单元完成《学部发展分析报告》,为促进学部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发展策略提供支持。2016年初,教育部科技司委托北京大学调查中国大陆地区在SCI索引库的论文发表情况,图书馆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完成了《中国大陆地区科研论文发表分析报告》。报告以SCI收录论文为基础数据,从科研论文的发表数量和影响力的整体趋势、学科发文状况及与美国对应学科的比较、顶级期刊的发文状况与国际高校的对比等方面进行分析,获得了良好的评价。接着,图书馆又承接了教育发文及影响力状况分析报告[5]。可见,高校图书馆只有开展基于学校发展、支持教学科研的新型智库服务,才能充分发挥服务效用,提高自身影响力。

4.2 支持创新实践

“双创”时代,融入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创新实践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促进服务转型的重要途径。新型智库服务也应面向大学生创客群体,为其创新创业提供决策咨询、特色资源推送等。智库馆员队伍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与分析等专业能力以及丰富的信息处理经验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敏锐地搜集、捕捉、接收创新创业信息,并对其做出适当的处理、分析和评价。智库馆员可以向创客用户提供文献检索、专利信息检索与咨询、竞争情报分析、科技查新、知识产权咨询等专业化服务。同时,智库平台可建立大学生就业档案和创业信息模块,推送创业创新数据与资讯,支持创新实践,促进学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4.3 深化智力服务

新型智库服务体系需以客观数据为基础,但不应过度依赖数据。馆员常常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缺少在数据中发现问题和给出对策的深层次分析。新型智库服务应是在分析客观数据后给出合理的预测、结论和建议。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积极参与本校海洋研究院的学科建设,提供信息支撑和情报分析,并建立了海洋学科门户。除提供基础的资料外,还通过文献计量方法研究海洋学科的整体情况,揭示国际和国内海洋学科发展布局和趋势,深入分析北京大学的海洋分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潜力,制定了《海洋学科布局和分析报告》,为其建设提供参考建议,获得肯定并纳入该院的发展规划。可见,用户对智库服务的要求是透过数据的建言献策或预测分析等深层的智力服务。

4.4 强化开放共享

智库作为思想和智慧的提供者,其丰富的成果和经验应当通过信息化手段在智库间公开和共享,建立智库资源整合平台,以便智库成员可以了解到彼此的成果和经验,确保其管理和科研工作相关经验能够被充分学习和汲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服务体系需强调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与政府部门及社会机构实现资源互通、数据共享,建立权威信息库、数据库。通过“一张网”的模式来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同步和互补,促进协同发展,提高图书馆的智库服务能力。另外,高校图书馆智库平台需将其他智库的相关成果以及党政部门和政策研究机构公布的信息和权威统计数据等最新信息纳入自身平台中,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供给渠道,为智库服务精准化、科学化提供坚实支撑,让智库用户获取各层面、多类型的信息,进而提升研究的效率和决策的质量[6]。

4.5 打造服务品牌

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服务体系应聚焦学校发展战略与核心,开展自主性研究,积极将智库成果向政府、企业和科研团队推广,同时通过微博、微信等途径对热点事件进行分析、评论,引导网络舆情,掌握“话语权”,从而获得社会认可,提高影响力,创建具有引导社会舆论和话语权的特色品牌。例如,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参与发布的《研究前沿》,其成果为《人民日报》、新华网、科学网等媒体广泛报道,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该报告已经连续发布五年,随着研究方法的成熟与改进,其在国家科研规划方面的参考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上海交大图书馆与中国海洋装备工程科技战略发展研究院共建基础信息室,定期发布《海洋装备简讯》,为智库海洋装备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提供专业的情报分析和信息导航,支撑课题研究,建设智库数据平台。此外,高校图书馆智库也要积极地“走出去”,加强与国外知名智库的交流与沟通,通过聘请知名学者进行学术讲座、举办学术沙龙、共同参与项目等方式,扩大国际影响力,打造智库品牌。

5 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

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服务体系不是服务的简单拼凑,而是馆员、用户、资源、技术、服务等的有机结合。智库馆员要以智库用户需求为中心,打造集大数据技术、特色资源为基础的动态智库服务平台,通过知识咨询、决策参与等方式,提供精准化的智库成果,同时建立成果评价反馈机制,使智库服务持续长久。

图1 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服务体系

5.1 加强特色资源建设,实现服务升级

资源是新型智库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尤其特色资源更是服务优劣的重要影响因素。高校具有学科门类多、人才层次高、学科特色明显的特点,基于此图书馆通过建设特色资源库来提供智库服务就优势明显。高校馆必须立足本地区、本校,深入挖掘特色资源,建设特色资源库。根据地域特色、学校学科发展优势,建设专家研究成果库、优秀博硕士论文库、精品课程库、专题资讯库等,将这些资源与已购买的数据库结合进行顶层规划,统筹整合进智库资源服务平台,并抓取用户使用偏好及阅读特征,进行精准推送服务,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学校领导决策及学科建设提供资源保障。同时,也可收集整理本校的教学课件、教学日志、学者著作、学术报告、课题研究成果、毕业论文等原生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纳入智库资源平台,方便师生利用,也便于社会用户参考借鉴,实现智库服务的社会功能。以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为例,其建设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哈尔滨商业大学学者文库》《哈尔滨商业大学科技成果》等机构知识库,通过该知识库,能让全社会了解本校科研成果、学者及其研究领域等,为智库服务提供文献资源保障[7]。许多高校馆根据自身地理位置以及馆藏的特色文献进行专题数据库建设,如黑龙江大学受到俄罗斯文化的影响,俄语是该校的优势学科,因而黑龙江大学图书馆一直注重俄文文献的收藏与整理并建立俄文文献库。

5.2 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造动态智库服务平台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资源呈现出大容量、多类型的特点,将数据资源中所蕴含的本质信息揭示出来,使数据成为管理与决策的依据,这是新型智库服务的功能。新型智库服务体系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运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给予支持。大数据技术具有超强分析能力,以全量样本突破小样本的限制,为决策咨询、学科发展趋势、学术动向、科研绩效评估等领域提供了基础技术支撑,能更好地展示数据的深层价值。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从海量信息中发现和挖掘更多隐含的有价值信息,为新型智库服务提供技术支持。高校图书馆智库馆员要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精准的智库服务。利用大数据挖掘分析智库用户的信息需求,确定其实际需求,密切关注其课题研究及项目进展,对其研究学科的前沿信息、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进行整合并进行长期跟踪,建立动态智库服务平台。以河北工程大学为例,该校拥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针对该项目,图书馆组织有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背景的资深馆员担任智库馆员,建立起畅通的信息“需求”与“保障”渠道,帮助智库用户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为其决策提供文献信息支撑服务[8]。

大数据技术还能对服务成果的效用进行精准预测,全方位评估智库服务的贡献度。通过模拟智库成果的实施过程,对影响机理进行演绎,实时动态监测和预警分析,对服务成果传播、影响等进行跟踪,预测实施效果,防范风险,产出更多成效显著的智库精品。可见,大数据技术使智库服务的手段发生了深刻变革,能全方面驱动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的转型升级。

5.3 优化知识服务,提升智库服务质量

知识服务是新型智库服务体系中的核心业务,是提升智库服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受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知识服务功能必须进行创新,要向参与决策咨询、分析战略规划、开展对策性研究、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等转型。其所提供的产品应针对用户需求,具有时效性和个性化,才能发挥智库服务的作用[9]。

知识资源是建设智库服务平台的基础。高校图书馆要建立适合新型智库服务体系的一体化知识服务平台,让知识资源有效集成,提高智库服务质量。因此,高校馆应充分调研智库用户的知识需求,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建设各类型的信息系统和专题数据库,如用户咨询数据系统、知识服务信息系统、机构知识库及行业知识库等。同时知识服务平台要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开发并集成各种子系统,进行知识的采集、存储、检索及分析,以可视化界面提供一站式服务,为用户提供精准个性化知识服务,即利用学科知识图谱得到知识关联、学科热点、发展趋势,为用户提供自助式知识导航。另外,在知识图谱上进行查找、推理、学习等知识计算,进行知识创新应用,为用户提供智能化、智慧化的智库服务[10]。

5.4 建立效果评价机制,确保高效服务

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服务研究成果的质量、利用率及产生的效益反映智库服务的价值,决定智库服务的持久性与影响力。评价体系逐步成为智库服务发展的风向标和助推器。高校馆需制定科学的智库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质量创新和实际贡献度为评价导向的成果产出机制。高校图书馆应对智库服务成果的采纳、转载、引用以及媒体报道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如决策建议获得采用和批示的次数、分析报告被引用的次数、用户对成果的评价等,特别要加强监测智库服务成果对本校重大决策的影响导向,真正促进智库服务成果落地,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和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联合发布“中国智库索引(CTTI)”智库数据管理与评价系统、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库综合评价AMI研究报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编写的《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和《中国智库透明度报告》等,为高校馆构建智库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新的参考维度及数据支持。同时对智库服务进行评价还要考虑智库服务的研究议题和成果是否聚焦学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聚焦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现实关切,这样才能使成果有的放矢。

6 结语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新型智库已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智力输出机构。高校图书馆要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围绕“新型智库”和“双一流”建设的战略部署,探索二者的契合点,构建适合自身的新型智库服务体系,融入到社会和学校的改革发展中。高校图书馆只有从情报服务过渡到智库服务,才能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保持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智库图书馆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民居智库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中政智库“五朵云”
中政智库“五朵云”
图书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大特征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