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

2021-11-16 23:08孙红艳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兴趣小学数学

孙红艳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对知识的探索中。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研究和探讨了在兴趣驱动视角下如何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兴趣;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一、设计兴趣导学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就要应用兴趣的导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于数学新课程内容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就课程的具体内容设计导学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对课堂的实际思考与参与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初步学习几何形状时,教师可以应用七巧板展开导学的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形状,选择学生作品中有特点的七巧板拼图进行展示,并且适当夸奖学生,使得学生能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强与教师的互动,强化学习的兴趣。

二、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运用多元化手段进行授课

(一)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中进行听讲

经过教学的引导环节,会进入到课本的正式学习阶段。教师在这一阶段,需要结合多媒体技术,创设课堂教学的情境,使得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并非仅仅产生听课的行为,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情境中。

(二)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普遍具有一定的向师性,小学阶段的学生表现得最为明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種较为亲密的师生关系。在笔者的实践中,在课堂以及课下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进行了关注,拉近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进行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以及课堂秩序的保持都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也有许多学生由于对教师的喜爱,爱屋及乌,对教师所教授的课程也产生了特殊的好感,在课堂以及课下,始终保持着较强的学习兴趣,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成果。

(三)利用小组交流学习方式,强化学生的学习交流兴趣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时,会接收到许多新的知识信息以及思维方式,学生要将这些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学生会普遍地产生一种交流的渴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模式,为学生的交流创造一个平台。在小组的组建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组员之间学习水平的均衡。由于小学生的能力有限,有些学生表现出擅长语言,也有些学生擅长思考,教师需要将其组合,增强小组的整体实力。

(四)借助微课模式,转变教学方式

微课集声音、图文、动画等为一体,增强了视觉效果,更能有效牵引知识。微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更具体细致,教学时间较短,一般在5-8分钟之间,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学生的学习难题。

总而言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引领中,教师需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进行思考。教学实践表明,兴趣的驱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参与的积极性,引起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行为,需要加强研究与实践,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胡甜甜)

参考文献:

[1]杨伯军. 兴趣驱动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20(03):127-128+137.

[2]易立瑛.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分析[J]. 亚太教育,2015(24):9.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兴趣小学数学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