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继斌
【摘要】加强学生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英语教学中的美育可以通过日常教学语言组织、阅读教学素材选择、英语写作词句选择等多种方式开展。文章主要探讨了英语教学中融合实施美育的积极意义和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英语教学;美育;融合实施;资源开发;实践措施
美育能够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塑造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美育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美学创造,是实现学生心灵美、行为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思想、意志与性格的有效方式。将美育与学科教育融合实施,不仅有利于全面落实美育,提高学生素养,塑造完美的人格,而且有利于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让学生在学科教学中体验美,感受美,积极投入到相关学科的学习中,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英语教学中融合实施美育的积极意义
(一)美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判断能力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学生要学好英语,需要通过阅读大量的文本来掌握英语基本词汇、语法结构、思维习惯、遣词造句、行文习惯等内容。在阅读和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文本中思想认识和文化信息的影响。因此,学习英语的过程既是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习得文化的过程,这是积极的,也是在教学中需要加以重视和引导的。但是,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所见到的英语阅读素材,不大可能全部认真审定,有些阅读材料为了显得更加native,则直接从国外网站下载引用,这就导致有些文章内容可能存在潜在的错误思想观念或不良文化的引导。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便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美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够有效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吸收积极的思想内容和文化信息,又能够自觉抵制偏颇观点和错误的价值观念。
(二)英语教学融合美育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记住大量的陌生词汇,学习陌生的句式,掌握大量的语法规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一过程是枯燥无味的。因此,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便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在众多的措施中,在教学过程中融合美育,让学生从精神层面感受到美,使其心灵得到陶冶,并因此而热爱英语学习,是英语教学增强吸引力,实现高效教学的有效措施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加利用这一措施,增强英语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实现高效教学。
比如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二第四单元Wildlife protection安排的课文讲述了一个具有环境保护思想的女孩在飞毯的带领下去了三个地方,分别看到了青藏高原的藏羚羊、津巴布韦的大象和热带雨林的猴子及它们所处的环境。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环保意识。如果教师单纯翻译课文,让学生单纯理解文本内容,虽然能达到引导学生形成环保意识的目的,但是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情節安排和说教性较强的文本内容并没有较大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结合我国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对于藏羚羊的生存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了解我国“三北”防护林建设和防沙治沙等环境保护成就以及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生态发展目标,让学生从一篇单纯的环境保护文章的学习上升到热爱祖国,为建设美丽祖国而努力奋斗的思想意识,既深化了教学,又有效引导了学生的美学体验,让学生从心灵上得到启发,增强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高中英语教学融合实施美育的具体措施
(一)教学中过程中运用具有美育功能的课堂用语
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用语,包括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活动的教学用语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词汇和句式给学生提供的例句。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活动的教学用语,如“Open your book!”“Try your best to finish the exercise”等只能实现教学引导功能,无法实现美育功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讲解新学的或者重要的短语时,使用的例句完全可以实现这一功能,比如“so...that...”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句式。在讲解或者训练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举例:“ I love my country so much that I stand still to salute every time I hear the melody of the national song played.”再比如,定语从句是高中重点学习的语法内容,教师可以如此举例:“He who loves his country and his people will never feel tired at his work.”“Everybody who works hard and care about others should be respected.”
这些例句兼具引导学生认识英语语言结构和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中既可以掌握英语的语言结构和语法知识,也能受到美育教育,在学习英语的同时逐渐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实现美好的生活而奋发向上,努力提高自己。将美育融合到课堂教学中,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美育作用,是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
(二)选择并充分挖掘具有美育价值的英语阅读材料
英语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不管是掌握词汇、句式、语法知识还是提高读写技能和翻译能力,主要依靠英语阅读教学和英语课阅读活动。无论是英语课堂阅读教学还是英语课外阅读活动,仅仅依靠课本提供的阅读材料是不够的,需要为学生补充大量的阅读材料。这就需要教师做好英语阅读素材的开发,选择并为学生提供具有美育价值的英语阅读材料供学生在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活动中使用。教师应该多向学生提供那些能够体现人类美好情感,发扬真善美的文本。英语高考真题阅读材料中就有很多这样的素材,比如2021年英语新高考Ⅰ卷有一篇阅读文本内容与母亲节有关,学生在阅读中可以感恩母亲的付出;全国Ⅰ卷有一篇阅读主要讲述了人们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的同时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做到能源的循环利用;还有一篇是有关西安古城的说明文,主要介绍了西安古城墙的历史文化,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文化并做好相关的保护工作。2018年全国Ⅰ卷有一篇文章通过一位大学生与陌生人之间的故事,给我们示范了如何与人相处,讲述了健康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这些文章都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美育和思想引导作用。
除了向学生提供这些充满着正能量、能够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文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做好美育内容的挖掘,引导学生思考和挖掘文章的精神内涵。如2018年北京卷C篇阅读主要关注环境污染的问题,文中提到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一种能够分解塑料垃圾这种白色污染的酶,这种酶可以从一些蠕虫的胃里找到,如果加以利用,可以有效解決白色污染问题。这是一篇普通的说明文,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可以见到大量这类文章。如果教师仅仅将这篇文章翻译给学生,学生会因为枯燥的翻译活动和生词记忆而失去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讲解中让学生思考“How can they found this?”“Have you ever seen any pollution in your daily life? What should we do?”那么学生就能够更深入地思考文本内容,分析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为人类服务的大爱思想,反思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做到了环境保护,甚至思考如何改变一些常见但难以处理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文章的精神内涵和美学闪光点对学生进行启发与引导,不仅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思考文本内容,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能够对学生进行美育,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并立志创造美,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塑造更好的自己。
(三)通过英语书面表达教学对学生开展美育
英语书面表达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集中反映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英语技能水平。学生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对于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全面发展听说读写技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是高考的重要考查内容,因此,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应受到额外重视。学生在书面表达中选择具有美育意义的写作方向,在选词造句中尽可能地使用具有美育意义的词句,能够有效激发写作兴趣,提高用英语讲故事的能力,实现英语写作技能和审美能力的共同发展。
比如2020年全国Ⅰ卷要求学生写自己尊敬的人。看到这个题目,学生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是那些做出重要贡献的人,但是学生对这样的人并不熟悉,因此很难用英语实现有效表达。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人,如父母、老师、同学。学生对这些人熟悉,有具体的事例可以写。而且通过写这些身边的人和事,学生可以学会欣赏和尊敬身边的人,从身边的人的身上发现闪光点。这样就能更好地完成书面表达,也有效引导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总之,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具有交流信息的工具性功能,也具有交流情感和思想的人文性功能。将英语教学与美育相融合,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也是塑造学生品格,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有效措施。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通过实践,不断积累将英语教学和美育融合实施的教学经验,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赵晓燕.美育教育与高中英语教学结合的有效途径[J].基础教育论坛,2021(19):93-94.
姜晓平.高中英语新教材中的美育教学初探[J].新世纪智能,2021(98):45-48.
杨国强.基于核心素养下农村高中英语教学美育渗透[J].校园英语,2021(25):201-202.
冯琴.美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英语画刊(高中版),2021(06):124-125.
李书梅.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美育渗透策略探究[J].中学生英语,2021(0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