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不想上学

2021-11-16 15:23裴瑞君
中学生博览 2021年22期
关键词:咨询室上学家长

裴瑞君

优秀学生拒绝上学

初二(8)班班主任郝老师打来电话,说少波的家长想见我。我约了家长下午4点来咨询室。下午3:50我来到咨询室,家长已提前等在门外。我还没进屋,少波妈妈就激动地说:“裴老师,你快打电话说说少波吧,他怎么也不来上学了!你当过他的班主任,他一直说喜欢你,你说话肯定有用。”

我让少波妈妈别激动,慢慢说,她一直语速很快地述说:“裴老师你不知道,少波上了初中,我说他什么,他都不听了。我让他早起床,他就在被窝儿里不出来:我让他放学早点回家,他就晚回家;我不让他看电视,他就玩电脑。总之,我说让他去东,他就向西。今天,我让他上学来,他不来学校,班主任给他打电话他也不来上课,而且告诉我,他不上学了。他一直喜欢你,你说说他吧。”

我听出了这位家长教育孩子有问题,我答应她试试看,让她先回去了。她刚走,我就给少波打了电话,电话是少波接的,一听是我的声音,他就说:“老师,是我妈找你的吧?老师你别劝了,我不去上学了,否则她们会逼死我的。”我笑着说:“在她们逼死你之前,你来老师这里坐坐吧,要不你被逼死了,老师想你就再也见不着了。我想你也不会这样悄悄地死去吧,你受了那么多委屈,来老师这里申申冤情呀……”

我们约了第二天见面。原来的阳光少年脸色苍白,神情阴郁,看到我还有些羞涩。

我请他坐下,对他说:“老师给你‘申冤,说说你的委屈吧!”

少波说:“老师,你知道吗?我妈和我姐都要把我逼疯了。我上小学时,妈妈也说我,但没有现在厉害。从升入初中,我妈天天让我学习,什么也不让我干。我放学回家,累了一天,刚打开电视,妈妈就说写完作业了吗?看什么电视,都初中了。开始,她们说我,我就不看,进屋躺会儿。但是我发现,她们天天见了我就看我一件事——学习。只要我没看书她们就说我不用功,我跟她们说我写完作业了,老师讲的知识都学会了。她们又有话说,那就做一些卷子,练熟了,预习一下明天的知识。”

“可怜的少波,她们天天盯着你,感觉是不舒服。”我说。

少波笑着告诉我:“我现在长大了,我不听她们的话,和她们顶着干,她们也拿我没辙。她们不让我看电视,我就开电脑;我姐把网线拔了,我就进屋听音乐。只要她们说学习,我就不学,让她们着急。”

“这样影响你的学习吗?”

“这一阶段,就没好好听课,许多知识点没掌握。”

“昨天没来上学,能告诉老师发生什么事了吗?”

“前天我姐和我妈把我的屋子里所有东西都搬走了,只留下一张床和一张书桌。我不是囚犯,她们也太过分了。她们不是让我学习吗?那我干脆就再也不去上学!看她们拿我没办法的样子,我心里真高兴。”

看到少波为了“自由”,耗费这么大的精力,甚至赌上自己的一生,我不由得为他感到心痛。可怜的少波,将要成为望子成龙教育下的牺牲品。

我理解少波的痛苦,就他的做法我们进行了讨论分析,我让他回顾自己和家人的斗争,看看最终谁胜利了。他说从表面看,他战胜了妈妈和姐姐,但是他的学习成绩这一阶段也下降不少,如果这样下去自己就跟不上课了。我们又分析了家人这样做的原因,少波理解了家人的苦心,但是她们的做法他受不了了。我问他如果妈妈和姐姐的做法有改变,他是否能回到学校安心学习。他犹豫了一下,说:“行。”

我约见了少波的妈妈和姐姐,与她们谈了少波为什么变成这样,她们也认识到自己教育方法的不当。我建议让姐姐找个工作,别把目光盯在弟弟身上,教育弟弟不是她的责任,她应该有自己的人生;告诉妈妈要理解少波,尊重少波,少波已经长大了,自己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任。

我把少波和妈妈约到咨询室,让他们各自说说自己心中的期望,讨论每个人做到什么程度对方能接受。明确两人在今后各自做些什么,双方都找到了能做到的契合点,把需要做的一条一条写出,让双方确认签字。

少波终于回到了学校。

掩卷沉思

逆反是个体遭受挫折引起强烈不满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仇视、对抗、不相容的消极情绪状态。有逆反倾向的中学生并不少见,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学生用对抗的方式来对待他人和周围的环境呢?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

学生自身原因:学生已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他们已意识到自己是一個独立的个体,于是在思想上就不愿再依赖他人,产生了一种追求思想独立,人格独立的心理需求。当他们突然发现自己长久以来遵循的规则、规范都是成年人制定的,而他们只有执行的义务,没有更改或反抗的权利时,便觉得难以接受。他们心中那些反传统规则、突破束缚的冲动越来越强烈,这种情绪在心理积蓄到一定程度,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渠道与家长、老师沟通或者自我宣泄时,就会在某一时刻因某一件事最终爆发,演变成逆反的行动,转化为与家长或老师的直接对抗。

家庭因素: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大于其他人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特殊意义。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很长,约占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父母对子女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有的父母对孩子给予的心理和物质的照顾过多,尤其是对孩子教育上的要求过多,超过了孩子所能耐受的程度,对孩子来说往往是一种被强加的、不正常的无形的压力,容易引起他们无谓的“烦恼”,也抑制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易产生逆反心理。

其次,家长提出要求的方式也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临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摆出封建家长式的威风,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不给孩子任何自主的空间。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对父母就会产生反感、抵触,而且以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再次,父母不和也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父母长期的分歧、敌对、争吵不休、紧张冲突,会使子女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矛盾、多疑、心神不宁或神经质,甚至导致心理变态以及反社会行为。

有时学校教师言行不一、不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及对学生不公平的待遇也会让学生反感,令学生对教师宣传的思想、信息产生逆反心理,有时一个班的学生都会对某个教师产生逆反。

案例中的少波,主要是母亲的教养方式让他产生逆反。少波母亲,平时给予孩子过多的关注,过多的照顾,对孩子关怀备至,因此在学习成绩上也相应地对孩子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她希望少波勤勉好学,力求上进;希望孩子能光耀门楣;把自己过去未曾实现的理想化作对孩子的期望,一定要上大学,或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所以每天两眼就盯着少波的学习,让少波不停地学习,只要少波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她就开始唠叨,上纲上线讲道理,怕自己监督不够,还把自己上完大学的女儿拉回家与自己一起管理少波。对少波来说,这种关照和要求已超出他所能容忍的底线。已经变为一种被强加的难以承受的压力。这种无形的压力不仅让少波生出许多烦恼,同时也抑制了他独立性与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而当他意识到这种压力是“阻碍”他们成长的绊脚石时,就产生了逆反心理。

编辑/苗嘉琳

猜你喜欢
咨询室上学家长
家长错了
上学啦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心理咨询室配套产品一览表
学校心理咨询室切莫成为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