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中的传承性思考

2021-11-16 11:37王茜
大观 2021年9期
关键词:民族器乐高校教学

王茜

摘 要:民族器乐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民族乐器骨笛。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高校教学中民族器乐逐渐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风格,而且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校民族器乐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环境基础上应进行创新式的传承,提高学生专业技术,分析民族器乐的发展现状,研究在文化传承方面融入的具体措施,为中国民族器乐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高校教学;民族器乐;乐器传承

现代高校的教学模式在不断地进行着革新与变化,不能仅依靠单纯的知识和技能教学,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专业知识构成和具体学习情况开展教授工作。就民族器乐来说,要传授的内容更多的是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承要素,然后掌握具体的操作手法,学会专业的乐器演奏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素养。但是自从将民族器乐纳入高校教育工作中,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对该方面的传承。全面掌握相关的文化和专业技能,加强对其科学性研究,对传承民族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民族器乐传承的重要性

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有吹奏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和拉弦乐器四类,包括古筝、二胡、笛子、箫等,它们都展现了特色丰富的民族文化,是传统艺术的瑰丽和宝藏。而传承其中文化元素的优越部分,有利于实现民族的复兴,可以将其与现代器乐文化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器乐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其音乐力量和文化价值。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有效的传承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并且具有强大的艺术内涵。传统的民族器乐面临着现代艺术的冲击,其中包含的文化元素越来越多样化。为了促进民族器乐文化的发展,打破传统器乐的局限性,必须加强对其高效的传承工作,将其融入现有的高校教育活动中,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这是实现文化发展和传承的重要条件[1]。

二、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不适宜

在民族器乐教学工作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后,各个高校已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教授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相关文化传承方面的缺失。由于缺乏相应的教育经验,缺乏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这一专业在发展初期多采用西方国家的工作理论和实践经验,这方面的教学已逐步走向正规化和专业化。但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较大,而相关教师缺乏对民族文化内容的整合、理解,更加注重具体的弹奏方法和形式,使得大学生缺乏弹奏的实践性。

(二)教育模式和方法不够灵活

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人们接受的知识结构从原有的传统单一的民族文化,慢慢走向多样化、全面化的发展道路。这主要是因为受到各国文化的不断冲击,其中民族文化的优势和特色就显现出来。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的方式,严重阻碍和限制了学生对有关专业思想的融合。部分教师没有将现代文化要素融入其中,因而不具备时代的传承性。此外,很多高校的相关教学设施和设备方面不足,課程教学仍然以课本知识为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枯燥乏味,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而其工作的开展只能停留于表面[2]。

三、将民族器乐融入高校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有关教材内容的整改

由于现代的器乐内容较多,且传播的范围较广,其相匹配的有关教材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中,但是在现实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大多还是以演奏手法和专业技能为主。其中就传统民族器乐的发展和现代文化的流传以及具体的文化内涵仅仅简单提及,没有展开详细的描述,而现代的一些音乐,包括小合奏、摇滚等占比较小。一套好的教材对于相关教师来说,不仅可以掌握更多相关的内容、专业知识以及理论修养,还可以运用这些来开展实际的教学工作,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因此在教材整改方面,可以适当增加现代音乐内容,并且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共同协奏的方法和优势进行有效的讲解,为创造新一代的音乐体裁和形式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二)具体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改变

第一,将有关教学内容与专业演奏相结合。西方音乐教育的主要乐器是钢琴、小提琴等,对传统的民族器乐来说影响很大,体现在其演奏手法上面。西方的乐器实际操作方法比较简单,而传统的民族乐器不但包含着多种形式的指法,还有相关的背景文化以及内涵,其文化艺术性较强。为了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统一,可以在开展教学时,将其专业知识和演奏技法合在一起讲解,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比如针对吹奏类的乐器教学,可以介绍其主要的类型如笛子、箫等,然后结合各个乐器不同的演奏技巧和方法,分析这类乐器的相同之处,有利于学生的融会贯通,提高教学质量[3]。

第二,采用比较容易理解的教学语言。在专业知识的领域,由于学生刚接触到相关知识,使用专业性强的语言会使学生很难理解其真正含义。我国的传统民族器乐相关知识通常晦涩难懂,所以可以采用通俗易懂的日常语言进行教学。

第三,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可根据书本和教师讲解的专业知识,依据自身的特长和兴趣,将有关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演奏过程中,不但可以提高演奏水平,还能全面地掌握具体的器乐知识,提升综合器乐素养。

第四,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变革。相关专业教师可将不同地区和不同城市间的文化差异以及具体乐器特点,融入对应的乐器知识的讲解、分析和研究中,使学生掌握其具体的文化内涵和演奏特点,还可以将有关的民间音乐纳入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水平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演奏小组,结合现代音乐元素进行小组合奏。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加强对其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自发学习,为了提高自身的演奏技能不断练习和研究,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保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趣味性,比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特定乐器演奏比赛,或者开展有关器乐文化的辩论赛,探讨西方音乐和传统民族音乐各自的优势。

四、民族器乐传承的主要表现

(一)传统乐器的改进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出现了五花八门的乐器体系,且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一些艺术家和传承者通过不断改革和研究,在传统的乐器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比如对琵琶的十二韵律改造、管乐的加键、古琴和古筝的音量调整等,在传统的箜篌演奏方面尤其突出。

(二)相关乐器曲目的继承

在传统的乐器演奏中,有著名的二胡曲目《二泉映月》《寒鸦戏水》,琵琶曲《十面埋伏》等。在曲目上的传承主要表现在对其韵律、演奏乐器、声调等方面的创新和改进,并且将现代化音乐元素融入其中,具有很强的时代色彩。

(三)管弦合奏

管弦合奏主要是将传统的民族乐器与现代演奏工具结合起来。每个乐器都会产生不同的音色和反应,依据其各自的优势将不同的乐器结合起来演奏,达到丰富的表现效果。管弦合奏的方法能够发挥乐器自身优势,还能提高演奏者的演奏水平,创造不同的组合方式,表达不同的感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4]。

(四)少数民族乐器的发展和传承

我国的民族文化极具地域性色彩,由于各民族文化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在乐器的演奏方法和运用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比如南方的一些民族大多采用竹子和金属材料的乐器,其发出的聲音都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方面,可以不断对乐器进行改造,或者与其他民族文化相结合,创造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乐器演奏方式。

总之,中国具有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经过历史河流的洗礼,逐渐演变形成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乐器和音乐文化。在具体的高校教学工作中,对相关文化的传承教育尤为重要,可以在音乐专业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进,通过分析现在具体的发展状况,研究其传承的主要表现形式,结合教学工作的开展,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具有高素养和文化内涵的人才,实现民族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邱玥.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中的传承性思考[J].艺术家,2019(11):108-109.

[2]杨军.对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几点思考[J].音乐时空,2019(6):80-81.

[3]杨森.民族特色乐器在高校中的传承及运用[J].北方音乐,2020(4):117-118.

[4]熊旭.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1):106-111.

作者单位:兰州文理学院

猜你喜欢
民族器乐高校教学
试论当代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的旋律创作
探讨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民族器乐教学
从教育的本质意义浅谈微课的作用地位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MOOCs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作曲技术理论在民族乐器及钢琴伴奏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安代音乐的器乐化创作
民族器乐作品的创作问题探析
简析民族器乐的历史进程及音乐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