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俞募配穴针刺法治疗寒湿型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30 例

2021-11-16 08:26戴荣水罗彩云
福建中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腰背痛肌群复发率

林 洁,戴荣水,程 暘,罗彩云,林 玲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有60%~80%的成年人罹患过腰背痛,而其中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约占90%[1]。CNLBP发病率高且病情易反复,降低本病复发率是治疗的关键。 目前临床治疗CNLBP 的手段多种多样,现代医学治疗以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为主,但常伴有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 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已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CNLBP 在中医学中属“腰痛”范畴,寒湿型腰背痛是临床常见证型之一,当以温阳祛湿为治法。 俞募配穴是临床常用的针刺配穴方法,具有调节一身阴阳的作用。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从脾肾论治,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运用“俞募配穴”法治疗寒湿型CNLBP,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减少复发率,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急/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诊疗专家共识》[2]制定:病程持续12 周以上,原因不明的,除脊柱特异性疾病以及神经根性疼痛以外原因所引起的肋缘以下、臀横纹以上及两侧腋中线之间区域内的疼痛与不适,可伴或不伴大腿牵涉痛。

1.1.2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辨为腰痛寒湿证。 ①主要症状:腰腿冷痛重着,形寒肢冷,受寒及阴雨加重,得温痛减;②次要症状:静卧痛不减,转侧不利,痛处拒按,伴或不伴下肢活动受限,日轻夜重;③舌脉:舌淡,苔白或腻,脉沉紧、弦紧或濡缓。 具备主要症状2 项及1 项及以上的次要症状,大致符合舌脉象即可诊断。

1.2 纳入标准 ①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激素类等药物者,需停用1 周后纳入治疗;②年龄18~60 岁;③可配合进行量表评估者;④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有严重心血管疾病、造血系统及肝肾损害患者;②有精神系统疾病、认知障碍以及其他无法配合治疗患者;③妊娠期妇女以及因经期引起疼痛者。

1.4 剔除、脱落标准 ①治疗过程中依从性差,不能按时完成治疗者;②治疗期间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无法继续治疗者;③治疗期间接受其他影响本研究结果的疗法者;④因个人原因退出本研究者;⑤随访期间因各种原因失访的患者。

1.5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1 月—2021 年4 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针灸科、推拿科的寒湿型CNLBP 门诊患者61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 例,治疗组31 例,其中治疗组1 例患者因回访时无法联系而脱离。 2 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 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2 组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例数30 30男女16 17 14 13年龄/岁45.36±6.82 42.83±8.41病程/月29.55±18.13 30.57±15.98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 予以常规针刺治疗。 ①取穴: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学》[4](第10 版)治疗腰痛寒湿证取穴,主穴:阿是穴、肾俞(双侧)、大肠俞(双侧)、委中(双侧)、腰阳关。 ②操作: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穴位,行常规消毒,以上腧穴均直刺12.5~30.0 mm,平补平泻,留针30 min,期间每10 min 行针1 次。 ③治疗频次:每日治疗1 次,1 周治疗5 次,共治疗2 周。

2.1.2 治疗组 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加上脾肾俞募配穴针刺法治疗。 ①取穴:在常规针刺取穴基础上加上京门(双)、脾俞(双)、章门(双)。 ②操作: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穴位,行常规消毒,京门斜刺12.5~25.0 mm,脾俞向内斜刺12.5~20.0 mm,章门斜刺12.5~20.0 mm,平补平泻,留针30 min,留针期间每10 min 行针1 次。 ③治疗频次:每日治疗1 次,1 周治疗5 次,共治疗2 周。

2.2 观察指标

2.2.1 腰部疼痛程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评定。 将一个长10 cm 的标尺分为10 等份,并依次对应不同等级的疼痛,0 表示没有疼痛,10 表示无法忍受的剧痛,由受试者指出代表其疼痛的相应分值。

2.2.2 腰部功能障碍 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腰痛评定量表[6],从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生活受限度以及膀胱功能4 个方面进行评估,总分29 分,分数越低表明功能障碍越明显。

以上评估均在治疗前、治疗1 周、治疗2 周后进行,评价指标均由同一个医师完成。

2.2.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制定。 治愈:腰腿部无自觉疼痛,体检无压痛,腰部俯仰转侧灵活,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显效:原有症状基本消失,腰腿偶有轻微不适,不影响日常活动;有效:原有疼痛部分消失,轻度活动有不适感存在,休息后可缓解;无效:原有症状、体征无改善。

2.2.4 腰痛复发率 在治疗结束后30 d 回访患者腰痛复发情况,并计算其复发率。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属正态分布的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3 治疗结果

3.1 2 组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疗效比较

3.2 2 组治疗前后VAS、JOA 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治疗前后VAS、JOA 评分比较 分

3.3 2 组腰背痛复发率比较 见表4。

表4 2 组腰背痛复发率比较

4 讨 论

CNLBP 是以腰背部疼痛或不适为主症的一类病症,目前以保守治疗为主[2]。 本研究结果表明:虽两种针刺方法短期临床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但相较常规针刺而言,加用脾肾俞募配穴法可明显降低寒湿型CNLBP 的VAS 评分,提高JOA 评分,且在远期复发率方面亦优于对照组,说明俞募配穴针刺法能更好地改善CNLBP 患者的疼痛与腰椎功能,并能更好地维持疗效,减少病情反复。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腰椎周围核心肌群稳定性下降是导致腰背痛发生及反复发作的机制之一,即腰椎前方的腹横肌、腹直肌、腹内、外斜肌等腹部肌群,腰椎后方的竖脊肌、多裂肌、腰方肌等背部肌群,以及盆底肌和髋关节周围的臀大肌、臀中肌等[7]。 但目前在临床治疗中,重点治疗腰椎后方的背部肌群[8],忽视了腰椎前方的腹部肌群,这也许就是针灸疗效难以维持、病情易反复的原因之一[9]。故应腰椎前后方肌群同治,这种治疗思路与“从阳引阴”“从阴引阳”的理念不谋而合,而俞募配穴法恰恰是这一治疗理念的体现。

寒湿型CNLBP 是寒邪与湿邪共同留滞腰部经脉所致,常规针刺治疗中,虽取肾俞与腰阳关温经散寒,但祛湿之力稍逊。 而湿性黏滞,是其病势缠绵、病情易反复的关键。 本研究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加用了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脾之背俞穴脾俞,脾俞、肾俞相互配伍,使得水湿得以温化,邪有去处,疼痛自消;且脾主四肢肌肉,脾气健运,则腰部肌肉强健,腰椎稳定性增加。 此外,脾肾的募穴为章门、京门,其下为腹内斜肌与腹外斜肌,为稳定腰椎的腹部核心肌群之一,通过针刺此二穴,可激活腰椎的核心肌群,增强腰椎的稳定。 故俞募配穴针刺法可同时激活寒湿型CNLBP 患者腰背部及腹部的核心肌群,从而减少疼痛症状,改善腰椎活动功能,从而降低其复发率。 但本研究仅从临床研究上证实俞募配穴法的有效性,但其机制不明,期待通过进一步实验研究明确其疗效机制。

猜你喜欢
腰背痛肌群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查不出原因的腰背痛,都是腰肌劳损吗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老年人腰背痛的防治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初产妇产后腰背痛现状及其风险因素分析*
体操运动员正、背链肌群功能失衡的认知问题及改进举措
三级跳远亚洲纪录保持者李延熙小肌群力量训练的负荷变化特征
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理论剖析武术套路中的跳跃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