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模式探究

2021-11-15 09:09王珍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7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初中信息技术

王珍

【摘要】在学校的教育中,德育是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来说,也必须要重视德育教育的关键性作用。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中,往往比较侧重学生技能方面的培养,即知道学生掌握信息操作的方法,在衡量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标准中仅看重技术掌握熟练程度这一指标。初中时期是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属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关键性策略。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德育内容;渗透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初中这个阶段学生在心理跟生理上都有一定发展变化,这个时期学生的德育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以后,新课标对学生素质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学生在人生价值观、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看待事物情感等方面。初中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1]。那么,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德育教育,成为了目前教师们进行探究的主要任务。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1、对信息技术学科不重视

初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从课程分配方面,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所占课程,一周只有一到两节课,跟数理化这样的主课课程分配无法相比,首先学校对这门课程就不太重视,把它当作一门副科来对待。其实,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属于一门新型的技术类的课程。在初中阶段来讲,不像其他主课一样受到学校以及家长们的重视,甚至有时候还会出现课堂被占用的情况,导致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无法保证。由于学校方的态度让学生在对待这门课程的态度上也受了很大影响,对学科没有充分认识,把这门课程当作一门放松的课程。

2、学校教学模式单一

在实践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讲课本知识,学生记课堂笔记是传统教学模式。很多计算机老师并没有根据计算机教学的实际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过于枯燥乏味难以适应,很难激发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效率低下。教师常说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不感兴趣,不好管理,但实际上用对了方法依旧可以使得学生对信息技术感兴趣,依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计算机水平。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实施策略

1、理论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重在实操的课程,是一门应用学科,只有边用边学,能力提升才快。而计算机的教学目标也主要强调的是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实际上的教学中,却很少有老师会将重点放于实操部分,只是片面的讲解某个学习问题,没有实际操作的配合,学生也听得云里雾里。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效率低下,质量不高,并且会使得学生产生反叛心理,不愿意学习。老师不妨采用多实践的教学方式,在通过学生实际操作中发现每个学生的问题,详细记录,再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讲解复盘。就像我们在教学习《在python中用turtle模块画图》这章节内容时,需要掌握在Python中引入模块的方法;了解turtle语句如何编写;知道基础turtle语句的作用;能用turtle语句画一些简单的图形;体验python中turtle语句的图形绘制魅力。只凭教师的讲解,讲得再清楚学生在操作时还是比较模糊的,但是在讲解完基础知识时,让学生动手操作一遍,这样学生就会很清楚的知道如何使用turtle语句画图了,并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主动去解决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在教师的帮助下看到自己的成长,也有利于树立敬爱师长的观念。在这样的学习方法下,学生所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巩固、熟练的操作,最大的收获是与教师的有效沟通,是尊敬师长品格的培养。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之上,老师也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好习惯的培养,关注每一个细节,从细节渗透德育,从而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在计算机课中,实操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实操过程中会接触到电脑以及其他一些学校公共设备,但是学生对于公共设备的保护心不强,这就要求老师进行正向的引导。记得我们在学习《计算机数据安全》相关内容时,会涉及到很多的计算机病毒以及它的危害性,老师要在讲解知识的同时,也加之讲解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如何不让计算机中毒,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老师还应培养学生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学校的机房大多是几个班级轮流使用的,当然对于不同专业不同方向的学生来说需要用到不同的软件或者素材,电脑上也会存留一些其他学生的成果,但不乏有一些学生会恶作剧搞破坏。这时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完成一些课堂作业,之后让学生保存在电脑上,当学生创作出自己的作业时,体会到创作不易。当学生对完成作业有成就感之后,老师再通过沟通交流,告诉学生每一份作业都来之不易,让学生珍惜自己作业的同时,也保护其他同学的作业。这样,长之以往有利于学生培养爱护他人作品的意识。

3、课堂引入德育内容作为教学素材

课堂内容是以教材为基础的,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用德育方面作为教学素材,在学科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来说,首先他们要足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德育切入点。在我国计算机发展的历程中,涌現的一批科学家、研究人员或者爱国人士企业家,研究初期,是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经过不懈奋斗谱写了我国计算机发展的新篇章。结合这些,老师可以讲一下课外知识,如在计算机史上的一些人物的先进示例,通过观看视频讲解故事等方法,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爱国热情。

总之,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德育教育方面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以后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作为初中教师,我们应当理性看待学科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关系,结合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参考文献:

[1]纪慧芹. 核心素养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新校园. 2021(06)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初中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